消费者一般可通过看、闻、尝、听、问鉴别“口水油”。
看透明度,纯净的植物油呈透明状,“口水油”带颜色,并有沉淀物和杂质。
在手掌上滴一两滴油,双手合拢摩擦,发热时闻其气味,有异味和臭味的很可能是“口水油”。
用筷子取一滴油,口感带酸味或有焦苦味的油,说明已发酸腐败,可能是“口水油”。
取油层底部的油一两滴,涂在易燃的纸片上,燃烧不正常且发出“噼啪”爆炸声,表明油的含水量严重超标且质量有问题。
口水油口水油是在客人用完餐以后,剩余的这些油经过过滤,漂洗以后重新使用,这种油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包括细菌和病毒,如果客人之中有人患有传染病,这些传染病就会通过这些食物进行流行和传播,‘口水油’实际上是食用油经过高温后脂肪发生裂解,经过反复的高温,反复的裂解,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致癌物质,人吃了以后或者长期接触这些致癌物质,很可能导致一些癌症。”
口水油 在四川成都,火锅店随处可见。2011年夏天的一个傍晚,位于成都市人民公园附近的一家“重庆老堂客火锅店”,火锅店门口有不少人在等位。选择来老堂客就餐的食客主要以年轻人为主,其中还有不少小客人。在点菜单上我们看到仅锅底就有五种,清油红锅、清油鸳鸯、牛油红锅、牛油鸳鸯锅以及全白锅,价钱全部是15元一锅,在这里“清油红锅”通常是客人的首选。
在成都,重庆老堂客火锅店是一家拥有几十家连锁店的大型连锁餐饮企业,他们的业务不仅遍布成都,在其它省市也有加盟店。在他们公司,我们见到了负责招商加盟的李部长。对于回收使用“火锅油”的情况,他也是心知肚明。
事实上,他们的“最佳味道”就是回收利用、再回收再利用火锅油而来的;他们的“绿色健康、发挥到极致的饮食理念”,就是不浪费一滴哪怕是已经被吃过好多遍的火锅油;他们的“火锅底料袋装化”,装的却是顾客吃过、撇去残羹剩菜的回收油。
成都号称美食之都,成都的火锅全国闻名,可是,我们遗憾而愤怒地看到,这家重庆老堂客火锅店,将顾客吃过的火锅底料再次回收,经过简单的二次加工,再装进专用的大袋子,就成了“老油”,供给了下一拨顾客!接下来,沾着多人口水的所谓“老油”,再次被人食用,之后,又被回收利用。如此循环,如此往复,多少不知情的消费者,将这种名为老油实为潲水油或口水油的火锅料,送进了口中。
2017年4月26日,浙江温州市鹿城法院对在温州闹得沸沸扬扬的“大龙燚”火锅店、“万德府”火锅店、“匠心坊”火锅店涉口水油、地沟油案共计11名被告人,作出一审集中宣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