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瓷业习俗

景德镇瓷业习俗

中文名 景德镇瓷业习俗
遗产编号 Ⅸ-2
目录导航

基本信息

文化遗产名称:景德镇瓷业习俗

所属地区: 江西 ·景德镇

遗产编号:Ⅸ-2

遗产类别:民俗

申报日期:2006

申报人/申报单位:景德镇市

遗产级别: 省

基本内容

生产习俗

景德镇制瓷业自宋代起就有了极为细致的分工,’利坯,釉坯之有其法,印花,画花,雕花之有其技,秩然规则,各不相紊.”明代,《天工开物》记载景德镇制瓷“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清代,据《景德镇陶录》叙述,景德镇仅制坯业就有淘泥.拉坯、印坯、镟坯、画坯、春灰、合釉,上釉等分工,各遭工序环环相扣,全为手工制作.此外,景德镇明代开始对各道工序进行分类组合,建立比较完备的行业生产体系戊管理机构,如原料业的“白土行”,燃料业的“窑柴行”,成型业的圆、琢两器作坊、烧窑业的“挛窑店”和“满窑店”,彩瓷业的“红店”和“洲店”,包装业的“茭草行”以及运输业的“船帮’等等.在各行各业中,景德镇都有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他们的技能多半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进行传承,但一般“传内不传外”、“传于不传女”.

行业帮会

行业帮会,简称“行帮”,是封建社会城市中的同业组织.景德镇行帮初创于明代,兴盛于清代,结束于建国前.其功能主要是限制恶性竞争,规定生产或经营范围,解决业主困难和保护同行利益.其办事场所和活动中心在“会馆”(或称“书院”、“公所”),截至1949年,全市共有’会馆’(’书院’,“公所”)27个.各行帮都有其共同信仰的神祇,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做会”活动(即祭神活动L如窑帮“童社所”每二十年都要举办一次迎奉本行师祖“风火仙师”童宾的“陶人盛典”.

景德镇行帮比较复杂,常交织着地城与行业的双重关系.从地城上分,有徽帮、都帮和杂帮;从行业上分,则有商帮、手工业主帮和苦力帮.在上述各种形式的大行帮旗下又林立着近百个各行各业的小帮派,如手工业主帮内的“陶庆窑”、“三窑九会”等,苦力帮内的?草鞋帮”、“五府十八帮‘等.

行业规约

行业规约,简称“行规”,是人们生产行为和社会行为的法律准则和道德和规范.具体表现为规定生产威经营范围、维护同行利益、限制同业竞争、保护传统习惯.景德镇行规既细致,又严格,有些行规有文字记载,有的则属于口头商定,约定俗成,它几乎渗透到瓷业生产或经营营理的各行各业中,如制坯业的“写车簿”和“知四肉”,制匣业的“吃新江”,烧窑业的“马吃砖”“开禁迎神”和妇女不得踏上窑弄一字跳,茭草业的“系白围裙’等等.对违反行规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处罚方式主要有批评训斥“吃泡茶”、“剁草鞋”、“打派头”或“踩窑”绳挞、械斗等.

行话俗语

景德镇制瓷业分工细致,因此,各行业中使用的行话俗语十分丰富.在瓷器的原料、颇料、墨型上就有近百种称谓,在坯房(手工作坊)、红店(画瓷器的作坊)、窑场,瓷行(销售店号)等行业中,有关工具、工序、技术,行规、计量单位以及人际关系的行话俗语更是数不胜数.

信仰崇拜

景德镇制瓷业的信仰崇拜十分突出,主要有以高岭瓷土神为代表的自然崇拜,以师主赵慨为代表的师祖崇拜和以童宾,熊知四、郑子木为代表的英雄崇拜.这三种形式各行帮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极具地方特色的祭祀活动即“做会”,如“暖窑神”,“开禁迎神”和“拜知四神”等.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唱戏,酬神和会餐.场面宏大,热闹非凡.特别是二十年一遇的“开禁迎神’活动,被称为景德镇历史上盛况空前的“陶人盛典”.

习俗表现形式

祭窑神:窑神童宾是瓷器制作行业崇拜神,又称“风火神”。它产生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盛行于清(公元1644——1911年)至民国时期(公元1912年—1949年),清代(公元1644—1911年)年希尧《重修风火神庙碑记》、唐英《火神童公传》都有记载。至今窑神童宾传说在景德镇广为流传。清代(公元1644—1911年)督陶官唐英为童宾神庙取名为“佑陶灵祠”,童宾亦成为景德镇陶瓷业的祖师神,年年祭祀,传承至今。每年农历四月十五,瓷业民众及广大市民都在景德镇市御窑遗址,隆重举行佑陶灵祠迎神祭祀活动。

吃“知四肉”:是纪念清代(公元1644—1911年)为瓷工争取福利的蒋知四而形成的一种行业饮食习俗,每年农历九月初八在成型坯房举行。表达对历史上罢工领袖的崇敬,抒发景德镇瓷业工人追求幸福生活的真挚情感。

烧太平窑:是在每年中秋之夜昌江沿岸景德镇瓷业工及儿童共同参与的象征性的烧窑活动。它是运用景德镇瓷工喜爱的烧窑形式,和中秋佳节赏月的室外活动相结合,形成景德镇最具特色的节日习俗。

地理环境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昌扛河畔,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是赣东北的门户,素有“昌江通衢” 之称,是全国首批4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以生产某一特产而著称的古老的手工业城市。

全境处于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形以中、低山和丘陵为主,平原兼备。茂密的拾 树、杉树、狼芨草及丰富的瓷石、高岭土、耐火泥,为景德镇制瓷业提供了充足的燃料和原料。昌江及其支流 南河,小南河、东河、西河、小北河等水系纵横交错,是维系景德镇制瓷业千年繁荣的生命线,也是景德镇瓷 业习俗形成、发展的重要自然条件。

分布区域

景德镇瓷业习俗的分布区域主要是景德镇城乡。1、城区以珠山御窑厂为中心,北起观音阁,江南雄镇”坊,经前街后街,至小港嘴,直抵甫河口。这种城镇格局自明代开始确定,一直延续到建国初期。该范围是景德镇瓷业民俗文化最集中、最重要的分布区域。

2、乡村主要分布在三处:其一,南河流域的湖田、银坑坞、三宝蓬、杨梅亭,黄泥头,塘下,盈田、湘湖等地;其二、小南河流域的柳家湾,宁村、丰旺、南市街、西漠、月山下、半路港等地;其三、东河流域的高岭、寿溪、瑶里、内瑶、绕南,长明,南泊等地。

历史渊源

景德镇瓷业习俗文化是景德镇制瓷历史的伴生物.考古调查资料显示,景德镇自五代小规模地生产瓷器,景德镇瓷业习俗也当始于五代.宋代,景德镇瓷业逐步发展到“村村窑火,户户陶蜒”的规模,《陶记》描绘的“利坯,釉坯之有其法,印花,画花,雕花之有其技,井然规则,各不相紊”,至此,景德镇瓷业习俗已具雏形.元代发明了“二元配方法”,创制出精美优雅的青花瓷,极大地促进了景德镇制瓷业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景德镇瓷业习俗.

入明以后,由于各代皇帝都非常重视景德镇制瓷业,加之海外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刺激了景德镇制瓷业的蓬勃发展.到明中晚期,几乎所有散落在乡村的小窑作坊都集中到城区,形成了众多的手工业工场,吸纳了大量的从业人员.“窑户与铺户当十之七八,土著十之二三”,有了资本主义萌芽.“五方杂处”,“十八省码头”的陶瓷大都会为景德镇瓷业民俗文化在清代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

清王朝袭明代旧制,在景德镇珠山设厂造瓷,并确立“官搭民烧”的管理制度,使“景德镇,……熙熙乎称盛观矣!”同乡会、行帮应运而生;各地会馆迅速发展;各种行规也日益增多;一些祭祀活动(俗称“做会”)盛行;产生了中秋节烧“太平窑’的习俗等等.至此,景德镇瓷业习俗文化体系已经形成.

民国时期,景德镇瓷业习俗文化的突出表现是客籍瓷商队伍的不断壮大及瓷行、瓷庄和瓷号的大量涌现.据《江西构筑沿革》所载,民国19年前有天津帮、广东帮、宁绍帮和关东帮等26个客帮.1954年的调查资料表明,建国前景德镇客帮瓷商已增加到33帮,几乎覆盖全国.各商帮都有自己的瓷行、瓷庄或瓷号。他们沟通了景穗镇与外地的联系,也操纵了景德镇瓷器的运销.这一时期因处在社会大变革中,新增加的瓷业习俗内涵丰富、生动,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

建国以后,随着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和瓷业机械化生产的不断发展,景德镇瓷业习俗开始淡化,现已濒临消亡。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