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梭菌性肠炎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初生仔猪肠毒血症。以腹泻(血痢)、肠坏死、病程短、病死率高为特点。C型产气荚膜梭菌为革兰氏阳性、有荚膜、运动的厌氧大杆菌,在中央或近端形成卵圆形芽胞。主要产生α和β等外毒素,引起肠毒血症和坏死性肠炎。[1]
该病由于C型产气荚膜梭菌及其芽胞在人畜肠道、粪便、土壤等广泛存在。新生仔猪通过污染的母猪乳头、地面或垫草等吃入本菌芽胞而感染。该病多发于1~3日龄仔猪,1周龄以上的仔猪发病很少。同一猪群内各窝仔猪的发病率不同,最高可达100%,病死率20%~70%。该病一旦传入一个猪群,病原就会长期存在,如果预防措施不力,该病可连年在产仔季节发生,造成严重危害。[1]
最急性型:仔猪初生当天就可出现出血性腹泻(血痢),后躯沾满带血稀粪。精神不振,走路摇晃,迅速进入濒死状态。部分仔猪无血痢而衰竭死亡。
急性型:病程一般可维持2天左右,拉带血的红褐色水样稀粪,其中含有灰色坏死组织碎片,病猪迅速脱水、消瘦,最终衰竭死亡。
亚急性型:发病仔猪一般在初生后5~7天死亡。病猪开始精神、食欲尚好,持续性的非出血性腹泻,粪便开始为黄软便,后变为清水样,并含有坏死组织碎片,似米粥样。随病程发展,病猪逐渐消瘦、脱水死亡。
慢性型:病程一至数周,呈间歇性或持续性腹泻。粪便为灰黄色粘液状,肛门周围、尾巴及后躯被稀便污染,干燥后形成粪痴或干粪球附着于后躯或尾巴上。病猪精神尚好,但生长停滞,最终死亡或形成僵猪。[1]
剖开腹腔,有多量樱桃红色积液,病变主要发生于空肠,有时也可延至回肠,十二指肠一般无病变。
最急性型:空肠呈暗红色,与正常肠段界限分明,肠腔内充满暗红色液体,有时包括结肠在内的后部肠腔也有含血的液体 。肠粘膜及粘膜下层广泛出血,肠系膜淋巴结鲜红色。
急性型:出血不十分明显,但肠坏死严重,可见肠壁变厚,弹性消失,色泽变黄。肠粘膜呈黄色或灰色,肠腔内含有稍带血色的坏死组织碎片松散地附着于肠壁。
亚急性型:病变肠段粘膜坏死严重,可形成坏死性假膜,易于剥下。在坏死肠段的浆膜下层和肠系膜淋巴结中有数量不等的小气泡。
慢性型:肠管外观正常,但粘膜上有坏死性假膜牢固附着的坏死区。其他实质器官变性,并有出血点。[1]
该病发病急、病程短,一旦出现临诊症状,用抗菌药物治疗效果较差。在早期可用青、链霉素10万IU/kg体重口服疗效也可用“迪美唑”制成舔剂,按30mg/kg体重,口服,每日3次,连用3~5天为一疗程。对急性和亚急性病例有良好的治疗作用。[1]
免疫预防:该病流行的猪场,给母猪注射C型魏氏梭菌类毒素2 次,可产生足够的初乳抗体,保护仔猪免于发病。在怀孕中期进行一免(即第一次免疫),于产前2~3周进行二免(即第二次免疫)。以后在每次怀孕时于产前2~3周进行加强免疫。
药物预防:没有进行C型魏氏梭菌类毒素免疫注射的猪群,一旦仔猪发生本病,对所产的仔猪,可用青、链霉素进行预防。初生仔猪产后未哺乳前,用青、链霉素各10万IU/kg体重,灌服,能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1]
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