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
书 名: 电子线路 计算机辅助设计
作 者:崔玉芹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11月
ISBN: 9787301137772
开本: 16开
定价: 45.00 元
内容简介
传统的 电子线路设计工作,需要有完备的元器件和仪器设备在实验室中反复调整测试才能完成。这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精力以及实验成本。随着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线路 系统设计工作进入了计算机辅助设计阶段, 电子设计CAD软件实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功能, 《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是基于 Cadence PSI)( OrCAD)功能的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讲解了利用(3adence公司提供的电子CAD软件进行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过程。全书包含PSpice 基本分析、PSpice高级分析、PSpice器件建模、
PCB设计( Layout)和综合应用实例等五个部分。
《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可以作为大学本科生电子线路设计课程的实验指导用书,同时也适用于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员使用。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创建电路及PSpice基本分析
第一章 概述
§1.1 OrCAD设计平台的结构
§1.2 PSpiceA/D的基本功能
§1.3 仿真文件
1.3.1 Capture生成的文件
1.3.2 PSpice生成的文件
§1.4 PSpice文件存放的目录结构
§1.5 器件及器件库简述
第二章 Capture
§2.1 (]apture的结构
§2.2 Capture的环境配置
2.2.1 Preferences
2.2.2 DesignTemplate
2.2.3 Design.Properties
2.2.4 SchematicPageProperties
§2.3 绘制 电路图
2.3.1 建立Projeet
2.3.2 电路图层次和页面的操作
2.3.3 单层电路
2.3.4 分层电路
§2.4 器件配置
2.4.1 直接配置器件参数
2.4.2 器件属性编辑器
§2.5 设置激励源
2.5.1 激励源简介
2.5.2 使用激励源符号设置激励源
2.5.3 复合激励源
2.5.4 编辑激励源
第三章 模拟电路的常规分析
§3.1 分析总类
§3.2 DC分析
3.2.1 DCSweep
3.2.2 BiasPoint
§3.3 AC扫描
3.3.1 AC扫描分析
3.3.2 噪声分析
§3.4 参数分析
3.4.1 全局变量
3.4.2 温度分析
3.4.3 模型参数
3.4.4
电压源和 电流源
§3.5 瞬态分析
3.5.1 Tran分析用到的激励源
3.5.2 瞬态响应
第四章 Pspice与Probe视窗的功能与管理
§4.1 概述
§4.2 电路中的测试符
§4.3 进入Probe
4.3.1 Probe窗口
4.3.2 基本设置
4.3.3 Probe的命令
4.3.4 工具栏
§4.4 Probe的约定、波形显示、 运算符及函数
4.4.1 数字及单位
4.4.2 显示波形
4.4.3 运算符及函数
4.4.4 宏
§4.5 波形的观察与测量
4.5.1 测量
4.5.2 测量表达式
4.5.3 PSpiee提供的测量函数
4.5.4 波形信息及显示方式
4.5.5
傅立叶变换
§4.6 自定义测量函数
4.6.1 创建自定义的测量函数
4.6.2 编辑测量函数
§4.7 与Probe运行相关的文件
4.7.1 输入 数据文件
4.7.2 cmcl文件
4.7.3 prb文件
4.7.4 Probe波形的复制
第五章 数字仿真
§5.1 概述
§5.2 数字激励
5.2.1 概述
5.2.2 用DigStimn定义激励源
5.2.3 创建 时钟信号
5.2.4 用Stimulus编辑器定义总线激励源
5.2.5 STIMn类器件定义激励源
5.2.6 FILESTIMn类信号
§5.3 数字仿真
5.3.1 绘制电路图与设置仿真参数
5.3.2 数模混合仿真
§5.4 数字仿真的 最坏情况分析
5.4.1 基本概念
5.4.2 逻辑分析步骤及其故障分析
第六章 仿真相关问题
§6.1 监测运行模式
§6.2 输出文件
§6.3 设定偏置条件
§6.4 PSpice中的任选项设置
6.4.1 Analog Simulation
6.4.2 Out put File
§6.5 收敛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思路
6.5.1 关于收敛问题
6.5.2 直流偏置点的收敛
6.5.3 DC扫描收敛
6.5.4 瞬态收敛
第二部分 PSpice高级分析
第七章 高级分析准备
§7.1 基本介绍
§7.2 数据库
7.2.1 参数化器件
7.2.2 高级分析器件库的应用
第八章
灵敏度分析
§8.1 关于灵敏度分析
§8.2 建立电路
§8.3 设置参数化器件的误差参数
§8.4 运行仿真分析
§8.5 开始灵敏度分析
§8.6 分析结果说明
§8.7 处理分析结果
第九章 优化设计
§9.1 关于 优化设计
9.1.1 概述
9.1.2 器件参数
9.1.3 优化指标
9.1.4 目标
9.1.5 约束
9.1.6 运行优化
§9.2 优化过程
9.2.1
工作流程图
9.2.2 在
图形编辑器中设置电路
9.2.3 优化器的工作界面
9.2.4 优化模式及设置
9.2.5 导入及设置优化参数
§9.3 通过测量指标优化设计
9.3.1 导入及设置优化指标
9.3.2 运行优化分析
9.3.3 运行数据的显示与操作
§9.4 通过 曲线拟合优化设计
9.4.1 概述
9.4.2 导入及设置优化指标
9.4.3 建立参考文件
9.4.4 运行优化
§9.5 器件模型参数的优化分析
§9.6 优化器的 Log文件
§9.7 优化模式
第十章 MonteCarlo 统计分析
§10.1 概述
§10.2 MonteCarlo分析的工作过程
10.2.1 在绘图页面绘制电路
10.2.2 在高级分析中设置MonteCarlo
lO.2.3 MonteCarlo的运行及 数据分析
第十一章 Smoke极限分析
§11.1 Smoke的工作流程
§11.2 创建仿真电路
§11.3 运行Smoke分析
第三部分 PSpice器件建模
第十二章 建立和编辑器件模型
§12.1 概述
12.1.1 模型库及其配置
12.1.2 PSpice模型库中的信息
12.1.3 建立和编辑模型的方法
§12.2 用模型编辑器创建器件模型
12.2.1 基于器件特性曲线创建器件模型
12.2.2 创建基于模板的器件模型
12.2.3 基于模板创建器件的应用
12.2.4 编辑模型文本
12.2.5 在Capture的图形编辑页面编辑器件参数
§12.3 建立子电路网表指令
§12.4 为器件加进smoke参数
§12.5 编辑器件外形
第十三章 ABM器件
§13.1 ABM器件及其 库文件
§13.2 控制系统器件
13.2.1 控制系统器件概览
13.2.2 基本元件
13.2.3
限幅器
13.2.4
切比雪夫滤波器
13.2.5 查表器件
13.2.6 数学函数
§13.3 PSpice等效器件
13.3.1 概述
13.3.2 EVALUE和GVALUE器件
13.3.3 EMULT、GM[几T、ESUM和GSUM
13.3.4 查表(ETABLE和GTABLE)
13.3.5 频率响应表(EFREQ和GFREQ)
第四部分 PCB设计(Layout)
第十四章 PCB设计基础
§14.1 PCB的分类及构成
14.1.1 PCB设计概述
14.1.2 PCB设计的 基本原则
§14.2 PCB板设计软件LayoutPlus
14.2.1 LayoutPlus简介
14.2.2 LayoutPlus启动及管理界面
14.2.3 LayoutPlus设计过程
第十五章
PcB设计准备工作
§15.1 创建电路图及网表
15.1.1 创建电路图
15.1.2 建立网表
§15.2 编辑器件封装库
15.2.1 器件封装的编辑环境
15.2.2 编辑焊点
15.2.3 绘图及外框
§15.3 导入网表
15.3.1 启动LayoutPlus
15.3.2 导入网表
15.3.3 转换文件中的提示
15.3.4 进入PCB编辑窗口
§15.4 基本环境设置
15.4.1 系统环境设置
15.4.2 用户参数设置
15.4.3 颜色规则设置
15.4.4 自动备份设置
第十六章 布局布线
§16.1 手工布局
16.1.1 元器件基本操作
16.1.2 编辑元器件属性
16.1.3 元器件布局方式
§16.2 手工布线
16.2.1 安全距离和线宽
16.2.2 手工布线方式
16.2.3 手工布线的基本操作
16.2.4 手工布线其他操作
16.2.5 手工布线高级设置
§16.3 自动布局
16.3.1 自动布局基本操作
16.3.2 自动布局其他操作
16.3.3 自动布局高级设置
§16.4 自动布线
16.4.1 自动布线基本操作
16.4.2 自动布线其他操作
16.4.3 自动布线高级设置
第十七章 PCB设计的后期处理
§17.1 PCB板的后处理
17.1.1 障碍物基本操作
17.1.2 绘制板框和敷铜
17.1.3 字符编辑及器件重编号
17.1.4 装配孔及钻孔表
17.1.5 尺寸测量及标注
17.1.6 设计规则检查(DRC)
§17.2 文件的后处理
17.2.1 生成报表文件
17.2.2 PCB设计预览
17.2.3 文件输出和打印
第五部分 综合应用实例
第十八章 均衡器的设计及仿真
§18.1 概述
18.1.1 简介
18.1.2 均衡器的种类
§18.2 均衡器的设计思路
18.2.1 调谐电路
18.2.2 缓冲电路
18.2.3 放大与输出电路
§18.3 仿真与优化
18.3.1 缓冲电路
18.3.2 100Hz调谐及 放大电路
18.3.3 其他频率的调谐电路
§18.4 进阶测试
18.4.1 系统电路
18.4.2 优化输出信号
附录:声音频率对人体的影响
第十九章 电子 变调器
§19.1 引言
§19.2 设计原理
19.2.1 变调器的基本原理
19.2.2 电路原理
§19.3 电路设计
§19.4 电路仿真
第二十章 可编程 函数发生器
§20.1 概述
§20.2 各部分电路介绍
20.2.1 数字输入
20.2.2 三角波生成器
20.2.3 矩形波生成器
20.2.4 正弦波生成器
20.2.5
抛物线波生成器
20.2.6 AM调制信号生成器
20.2.7
功率放大器
§20.3 仿真结果及相关功能介绍
20.3.1 波形发生器
20.3.2 扫频信号的发生
20.3.3 调幅信号
§20.4 测量及优化过程
20.4.1 正弦信号的
失真度测量
20.4.2 输出信号频率的优化
第二十一章 超声波电子驱鼠器
§21.1 系统简介
§21.2 各部分电路原理及仿真结果和分析
21.2.1 控制信号产生模块的分析
21.2.2 压控振荡器
第二十二章 数码显示八路 抢答器
§22.1 功能及要求
§22.2 工作原理
§22.3 电路原理
22.3.1 输入电路
22.3.2
锁存器控制电路
22.3.3 数码显示电路
§22.4 电路仿真测试及结果验证
§22.5 PSpice仿真及结果分析
§22.6 消抖电路
参考文献
……
编辑推荐
王廷才,王崇文主编的《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Protel 2004)》共9章,第1章介绍了Protel 2004基础知识;第2章至第5章详细介绍了电路原理图设计系统,包括原理图设计、电气规则检查、集成元器件库的创建和管理、各种报表的生成和原理图的输出等;第6章介绍了电路仿真;第7章至第9章详细介绍了印制电路板设计系统,包括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基础、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制作方法和步骤、PCB图生成各种报表文件、PCB图的输出、PCB元器件封装库的创建与管理以及PCB图的设计规则检查等。
序言
Protel作为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之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经进入电路设计领域,期间历经多种版本的更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Protel软件以它完美的功能和方便的应用性赢得越来越多电路设计人员和各院校师生的青睐,是电子工程师进行电子设计的得力助手。本书根据电子、通信和机电一体化等专业核心能力的要求,整合校企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共建符合职业岗位要求,体现工作内容与流程,反映当前先进技术,突出能力(技能)培养,具有工学结合特色。本书包含Protel 99 SE和Protel DXP两种软件,突出实用性和适用性。按工作过程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设计各个教学部分。
本书以软件应用、原理图绘制、电路仿真及PCB布线技术为重点教学内容,从简单到复杂安排项目,读者按照工作任务步骤去做,就会看到最后设计完成的产品,使读者真正掌握电子CAD的设计技能。
本书共10个项目。项目1~项目3介绍Protel 99 SE原理图和层次图设计,主要内容有:电路原理图设计的方法、步骤、设计工具的使用和技巧,ERC测试和生成网络表等文件,原理图元件的制作和元器件库的建立,层次原理图的绘制。项目4~项目6介绍Protel 99 SE电路仿真设计,主要内容有:电路仿真的设置与运行。项目7~项目8介绍Protel 99 SE的印制电路板设计,主要内容有: PCB设计的方法、步骤、设计工具的使用和技巧,PCB元器件的自动布线和手动调整布线,PCB元器件的制作和元器件封装库的建立。项目9~项目10介绍Protel DXP 2004及其使用方法,主要内容有:在Protel DXP 2004平台上完成电路原理图、层次图设计和PCB设计。
我们将为使用本书的教师免费提供电子教案,需要者可以到化学工业出版社教学资源网站https:∥www.cipedu.com.cn免费下载使用。
本书由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裴玉玲主编,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的王静和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陈昕担任副主编。其中裴玉玲负责编写项目1~项目7,裴玉玲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24研究所的庞佑兵共同编写项目8,陈昕编写项目9,王静编写项目10。另外,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易谷、杨乐、连艳、黄蕙、黄伟、敖朝华和吴德操等老师也参加了本书的编写工作。全书由裴玉玲统稿。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化学工业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也参考了相关专著和资料,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难免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1年4月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