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地理属于社会经济科学范畴,是介于国际贸易学与经济地理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在涉外商务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国际贸易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当使学生建立国际贸易空间(地域)的概念和意识,在了解不同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特点、差异及全球格局的基础上,理解地理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掌握国际贸易交通运输方式的相关知识,了解中国对外贸易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概况,理解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经贸关系。
内容包括两个方面:①以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生产力布局和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通过对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自然资源、经济结构和技术水平、主要工农业部门的生产和分布特点的分析,研究国际贸易商品流通的区域结构和区域间差异;②以国际贸易中重要的原材料及加工产品的产销联系为对象,研究如粮食、主要经济作物、石油、煤炭、重要矿产及尖端技术、高加工度商品的生产、运输、贸易和消费形成的空间流动。由于运输是国际贸易的媒介,对世界航线、港口、商船、铁路干线、航空运输的研究也是国际贸易地理研究的组成部分之一。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工业加工区、自由边境区、过境区和保税仓库区等各种形式的经济特区是促进国际贸易的特殊形式,研究其作用、产生的条件、类型及布局,亦为国际贸易地理的重要内容。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一、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区域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明一国出口商品的去向和进口商品的来源,从而反映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区域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一国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通常受经济互补性、国际分工的形式与贸易政策的影响。
二、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亦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International Trade by Region),用以表明世界各洲、各国或各个区域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计算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既可以计算各国的进、出口额在世界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也可以计算各国的进出口总额在国际贸易总额(世界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
由于对外贸易是一国与别国之间发生的商品交换,因此,把对外贸易按商品分类和按国家分类结合起来分析研究,即把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的研究结合起来,可以查明一国出口中不同类别商品的去向和进口中不同类别商品的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书名: 国际贸易地理
作者:黄森才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10月
ISBN:9787811353631
开本:16开
定价:19.80 元
国际贸易地理
《国际贸易地理》讲述了国际贸易地理属于社会经济科学范畴,是介于国际贸易学与经济地理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在涉外商务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国际贸易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当使学生建立国际贸易空间(地域)的概念和意识,在了解不同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特点、差异及全球格局的基础上,理解地理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掌握国际贸易交通运输方式的相关知识,了解中国对外贸易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概况,理解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经贸关系。本教材在编写中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以能力为本位,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本教材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和学生职业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2)教材结构合理、重点突出,较好地体现了“实用性、时代性、发展性”特点。本教材以介绍国际贸易交通运输相关知识为主要内容,充分反映了国际贸易实践的最新动态和发展方向。(3)版面生动活泼,趣味性强。(4)按照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各章均配套设计了适量“知识拓展”和“技能训练”内容,附录部分设计了“填图操作题”内容,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强化技能训练。
本教材注意加强学科的基础理论,突出世界主要经济贸易区的经贸特点,并尽可能采用较新的资料,对了解世界商品生产规律和商品市场变化以及推动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它不仅是全国经贸院校经贸专业的规定教材,也可供经贸职工大中专学校及经贸系统各类岗位培训作为教学参考书籍。
绪论
总论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复习题
第二章 世界居民、国家类型和国际关联
第一节 世界居民
第二节 国家类型和国际关联
复习题
第三章 世界贸易市场的分布
第一节 世界贸易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世界贸易市场的分布
复习题
第四章 世界自由经济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世界主要自由经济区的分布
复习题
第五章 国际贸易中的交通运输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国际铁路运输与大陆桥
第三节 国际大洋航线和主要海港
第四节 国际航空运输
复习题
分论
第一章 亚洲主要经济贸易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东亚地区
第三节 东南亚地区
第四节 南亚地区
第五节 西亚地区
复习题
第二章 欧洲主要经济贸易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西欧地区
第三节 东欧地区
复习题
第三章 非洲主要经济贸易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北非地区
第三节 西非地区
第四节 中非地区
第五节 东非地区
第六节 南非地区
复习题
第四章 北美洲主要经济贸易区
第一节 加拿大
第二节 美国
复习题
第五章 拉丁美洲主要经济贸易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墨西哥
第三节 巴西
第四节 阿根廷
复习题
第六章 大洋洲主要经济贸易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澳大利亚
第三节 新西兰
复习题
第七章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区
第一节 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二节 经济开放地带
第三节 主要对外贸易港口与海运航线
第四节 香港、澳门特区和台湾省的经济贸易
复习题
总复习题
于志达,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曾任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理事,《国际经贸研究》杂志副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贸易地理、国际经贸关系、外向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等。主编和参编的著作有《国际贸易地理概论》、《世界经贸地理》、《进出口动植物检疫与国际贸易》。先后在《国际贸易》、《世界经济与政治》、《南开经济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要论文有《外向型经济与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上海五国合作机制论析》、《中美动植物检疫争端》等。
插图: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本章学习目标:使学生在了解地理环境、国际贸易两个概念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世界政治经济地图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历史时代,前后大致有400年光景。一般说来,以伟大的地理大发现作为世界政治经济地图形成的里程碑,而以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完毕时为标志作为一幅完整的世界政治经济地图的形成。同时,国际贸易也随之而形成。
一、早期世界政治经济地理面貌与国际贸易的发生、发展
国际贸易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生产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在原始社会,没有商品交换,没有私有制,也没有阶级和国家,不存在对外贸易。人类第一次进行国际贸易的历史应追溯到氏族部落崩溃、奴隶社会兴起之初的年代,由于生产的进步出现了阶级和私有制,由于社会分工、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和商人阶层的出现,国家的形成,使人们由最初的物品交换发展成了集团之间的贸易,最终越出国界,发展成为国家问的贸易。
随着奴隶制诞生而伴生的国际贸易,主要商品是奴隶和奢侈品。争夺货源是战争,组织手段是掠夺。因而当时贸易中心的地理分布都是强大的奴隶制国家都市及其殖民地。在西方首先是腓尼基和迦太基,然后转移到古希腊和古罗马,贸易中心一直在地中海沿岸。在东方则是我国的殷周王朝。
古代腓尼基的疆域,大体上相当于现代的黎巴嫩而略大,由于其地处西亚和地中海的世界海陆要冲上,非常有利于发展商业和航海活动。公元前3000年出现了腓尼基的城市国家。腓尼基人是古代出色的商业民族,他们经营木材、酒、染料等,而且大量贩卖奴隶。
迦太基是公元前900年腓尼基在北非沿岸建立的殖民地(今突尼斯城附近),当时也成了地中海沿岸地区的贸易中心。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扩大陆路交通和贸易,古希腊在海陆两方面均有利,古罗马是欧洲扼守地中海的门户。因此,在当时着重于东方贸易的形势下,地中海南岸的迦太基显然不占优势,经济发展逐渐慢于古希腊和古罗马,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大大推进了交通运输的变化,东西方的贸易交往更加频繁。贸易中心则不断增加和移动,南欧是意大利的诸城市,北欧是“汉萨同盟”诸城市。威尼斯、热那亚、米兰、佛罗伦萨、马赛、伦敦、巴塞罗那、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等都由于地理优势而成为东西方货物集散地。
“国际贸易地理”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是地理学和国际贸易学理论体系中一门理论和实际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因此受到老师和学生的普遍重视。
本书第一版于2006年8月出版,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考虑到世界政治经济贸易格局的重大变化,世界各国经济贸易发展的新特点,为了更好地适应广大学生和社会读者的需要,我们根据发展变化了的情况,对原书作了重要的补充和修改。
在第二版的修订中对框架结构没有做大的变动,保留了原书的长处,修订的重点是补充和完善每一章的内容,及时将新的实践成果吸收进来,更新有关的数据资料。例如尽力改正第一版中错漏,包括作者疏忽、排印错误等;将数据(除历史数据外)更新到21世纪初,并尽量到2008年以后;在相关章节,尽量加入中国学术界近年来在诸如区位论、全球化与区域发展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对本书的学习和阅读,可能对影响国际贸易的地理因素、主要贸易国的经贸状况、国际贸易中大宗农、矿产品的贸易格局、国际贸易运输的特点、分布与格局等问题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理解。
在本书编写和再版过程中,得到了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除了原编者外,孟丽姣、王建国等人也协助做了大量工作,本书在写作过程中还参阅和借鉴了大量的相关书籍和论文,参考的国内外许多最新研究成果尽可能地在参考文献中列出,在此对这些研究者表示真诚的感谢。也有可能因为多方面的原因而有疏漏,没有指出资料出处,若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我们在此也表示万分歉意,在此先行表示特别的感谢。
限于我们的水平和经验,再加上国际贸易地理是一个正在进一步发展的学科,对其认识和研究都还在继续深化当中,因此本书的叙述中难免出现谬误和不足之处,恳请读者予以批评指正,以便在今后的修订中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