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县位于贵州中部偏西,地处乌江上游支流六冲河与三岔河交汇处的三角地带,秦属巴郡,汉属牂牁郡,为仡佬族世居之地;晋以后彝族入住,至唐为晖州;宋、元、明为毗那;清为平远州;民国三年改称织金。
织金县县境在商、周时属鬼方,春秋时属牂牁国,战国时属大夜朗国。秦时属巴郡汉阳县,汉属益州牂牁郡,蜀汉时属南中牂牁郡平夷县,蜀汉后期属罗甸国。
晋时属宁州牂牁郡地,成汉时属宁州平夷郡,后秦时属宁州夜郎郡,宋齐时属宁州平蛮郡。梁、陈时属宁州羁縻州。
唐时属罗甸国,宋时属绍庆府腪州。元时属八番顺元宣慰司亦溪不薛地的雷坡、磨坡、高桥、市北洞长官司,明时属贵州宣慰使亲领十三则溪的陇胯、的都、朵里、阿架四则溪地。清康熙五年(1666),始建平远府。后降为州,曾隶威宁府,后隶大定府至民国初。
民国二年(1913),平远州改为平远县;[5]三年(1914),更名为织金县,属黔西道;二十四年(1935),隶属贵州省第二行政督察区(今安顺市);二十六年(1937年),划归第四行政督察区(今毕节市)。
1949年12月解放,隶属毕节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2年更名为毕节区专员公署)。1970年毕节专区改为毕节地区,织金隶属之。
2003年,织金县辖11个镇、21个乡(其中8个民族乡),561个村委会、27个居委会。年末总人口93.0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4.81万人,非农业人口4.47万人。
织金县今辖11个镇、13个乡、8个民族乡:城关镇、桂果镇、牛场镇、猫场镇、化起镇、龙场镇、八步镇、以那镇、三塘镇、阿弓镇、珠藏镇、三甲白族苗族乡、自强苗族乡、大平苗族彝族乡、官寨苗族乡、茶店布依族苗族彝族乡、金龙苗族彝族布依族乡、后寨苗族乡、鸡场苗族彝族布依族乡、中寨乡、绮陌乡、普翁乡、实兴乡、马场乡、上坪寨乡、营合乡、纳雍乡、板桥乡、白泥乡、少普乡、熊家场乡、黑土乡。地处乌江上游支流六中河与三岔河交汇处的三角地带,县城距省城贵阳157公里、毕节144公里,总面积2868平方公里;最低海拔860,
织金县(3)辖区32个乡(镇)、574个村(居)委会、4721个村民组,1996年,织金县辖11个镇、13个乡、8个民族乡:城关镇、桂果镇、牛场镇、猫场镇、化起镇、龙场镇、八步镇、以那镇、三塘镇、阿弓镇、珠藏镇、实兴乡、上坪寨乡、营合乡、马场乡、自强苗族乡、大平苗族彝族乡、纳雍乡、普翁乡、三甲白族苗族乡、官寨苗族乡、茶店布依族苗族彝族乡、金龙苗族彝族布依族乡、板桥乡、绮陌乡、中寨乡、后寨苗族乡、鸡场苗族彝族布依族乡、白泥乡、少普乡、熊家场乡、黑土乡。县政府驻城关镇。
辖区32个乡(镇)、574个村(居)委会、4721个村民组,辖11个镇、21个乡(其中8个民族乡),9个街道办事处,556个行政村、27个居委会。
2010年,全县辖11个镇、21个乡(其中8个民族乡):城关镇、桂果镇、牛场镇、猫场镇、化起镇、龙场镇、八步镇、以那镇、三塘镇、阿弓镇、珠藏镇、三甲白族苗族乡、自强苗族乡、大平苗族彝族乡、官寨苗族乡、茶店布依族苗族彝族乡、金龙苗族彝族布依族乡、后寨苗族乡、鸡场苗族彝族布依族乡、中寨乡、绮陌乡、普翁乡、实兴乡、马场乡、上坪寨乡、营合乡、纳雍乡、板桥乡、白泥乡、少普乡、熊家场乡、黑土乡。县政府驻城关镇新华北路。
截至2021年,织金县下辖7个街道、16个镇、10个乡。[6]
7个街道:双堰街道、文腾街道、金凤街道、三甲街道、绮陌街道、八步街道、惠民街道。
16个镇:桂果镇、牛场镇、猫场镇、化起镇、龙场镇、以那镇、三塘镇、阿弓镇、珠藏镇、中寨镇、马场镇、板桥镇、白泥镇、少普镇、熊家场镇、黑土镇。
10个乡:自强苗族乡、大平苗族彝族乡、官寨苗族乡、茶店布依族苗族彝族乡、金龙苗族彝族布依族乡、后寨苗族乡、鸡场苗族彝族乡、实兴乡、上坪寨乡、纳雍乡。[6]
织金县(3)县城距省会贵阳市157公里、毕节市政府所在地144公里;全县国土面积2868平方公里;最低海拔860米,最高海拔2262米,县城海拔1310米;年平均气温14.1℃,年降雨量1436毫米,年日照1172小时,无霜期327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织金县位于贵州中部偏西,毕节地区之东南。地处乌江上游六冲河与三岔河交汇的三角地带.县城东至贵阳约151公里,南距安顺约95公里,北距毕节约129公里;境内东西长82.5公里,南北宽66公里,总面积2868平方公里。东邻平坝、清镇;南邻普定、安顺;西接纳雍、六枝;北接大方、黔西;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县人民政府驻双堰街道。
织金县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岩溶发育,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最高海拔2262米,最低最低海拔860米,县城海拔1310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4.7℃,年平均降雨量938.4毫米,全年日照1172小时,无霜期327天。
远古时洞顶塌落的巨石堆积如山,称“万寿山”。后来山上又覆满岩溶堆积物。上有珍奇的“穴罐”,呈椭圆形。旁有“鸡血石”,晶莹绯红,酷似“孔雀开屏”。有三尊“寿星”,高十至二十米。洞顶和厅壁由黄、白、红、蓝、褐诸色构成美丽的图案,为长一百七十米,宽四十余米的地下湖。这里是洞中枢纽,可通往各大景区。湖边钟乳石呈黑色,其中最大的一棵高达十米,形如铁树,树身布满千万颗黑色石珠,上端右侧呈白色,如雪花被覆,称“铁树银花”。湖东北岸是一陡峭斜坡,路歧出:一条缘十八盘,绕二十七拐,登四百四十一石级进“南天门”,入“灵宵殿”;另一条经四百二十二石级进“北天门”,入“广寒宫”。
2016年6月27日14时至28日00时,织金县城关镇降雨量达200.3毫米。受强降雨影响,辖区内11个镇、13个乡、8个民族乡均不同程度受灾。县城大面积停电,通信不畅,当地政府积极组织抢险救援。[7]
以煤磷为代表的矿产资源丰富。储量大、品位高的矿产有煤、磷、重晶石、铁矿、铝钒土等26种。其中优质无烟煤储量129亿吨,占全省总储量的20%以上,可开采量104.5亿吨,属“织纳煤田”的主体部分,有“西南煤海”之称。全县共有乡镇煤矿100处,总设计生产能力1900万吨/年。磷矿储量13.48亿吨,占全省总储量的54.4%。大理石储量191亿立方米。重晶石储量2000多万吨。铝钒土储量967万吨。其它各类矿产品储量也极为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生物资源很丰富,县内盛产的清香型红托竹荪,被誉为“真菌皇后“;现有人工和天然优质草场70万亩,加上年种植30余万亩优质绿肥及其转化利用,经逐步引进和改良大量优良畜禽品种,畜牧产业发展潜力较大。竹荪产量大,销往深圳、香港等地。
全县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有20多种,其中:无烟煤总储量129亿吨,可开采量107亿吨,是待开发的大型无烟煤基地;磷矿储量13.98亿吨,占全省储量的55.4%,是贵州三大磷矿集中区之一;大理石储量191亿立方米,有“晶墨”、“残雪”等品种;重晶石储量近7000万吨,含硫酸钡95%。此外,硫铁、铝土、铅锌、硅石、方解石等,储量亦丰,均有开发价值。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储蓄大,品位高的有煤、磷、重晶石、铁矿、铝钒士等26种。其中优质无烟煤储量达129亿吨,占贵州省总储量的2%以上,可开采量达104.5亿吨,磷矿储量13.74占贵州总储量的54.4%;、铝矾土储量967万吨。其他各种矿产品储量也极为丰富,具有极高的开采和综合利用价值,开发潜力巨大。
牲畜、织金砂锅、砂器、旅游、烤烟、玉米、洋芋、大豆、油茶、苡仁米、茶叶、杉、松、油桐、生漆、核桃、剌梨、竹笋、猕猴桃、杜仲、天麻、黄柏、党参、半夏。
无烟煤(储量达129亿吨,可开采量104.5亿吨)、磷矿(储量13.98亿吨,占贵州总储量的55.4%)、重晶石(储量近7000万吨)、大理石(储量191亿立方米)、硫铁、铝土、铅锌、硅石、方解石、铝钒土、方解石。
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织金人士晚清重臣丁宝桢、矿务大臣谌湛溪、地质学家丁道衡等,曾以各自的政治远见、学术造诣、参政业绩而蜚声海内外。其中:晚清名臣丁宝桢以智斩慈嬉宠宦安德海、治理黄河水患、修复都江堰、改革盐政等名震国内。
生物资源丰富,特产独具魅力。织金清香型红托竹荪驰名中外,被誉为“真菌皇后”,织金为全国最大的竹荪制种基地、生产基地和贸易基地。全县盛产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大豆、烤烟、油茶、苡仁米、茶叶等农作物110多种,特产苡仁米营养和药用价值较高;有杉、松、油桐、生漆、核桃、剌梨、猕猴桃、杜仲、天麻、黄柏、党参、半夏等90多个特色植物种类。
织金正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织金被纳入黔中经济区和贵阳一小时经济圈历史机遇,立足“建设经济强县、实现跨越发展”这一目标;实现“三年内进入全省经济强县,五年内建成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两个突破;围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项目拉动”三大重点;加强“重大项目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建设、平安织金建设、党的建设”四项建设;推进“做大城市规模、做强工业产业、做细农业产业、做深旅游产业、做实社会事业”五项工作。以扩内需、强基础、调结构、促和谐为主线,加快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努力实现速度、效益、质量同步提高,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当前,黄织铁路已建成通车,林织铁路全面启动;黔织高速公路建设快速推进,厦蓉高速公路清镇至织金段开始动工,织金至纳雍段和织金至普定高速公路即将启动建设。织金产业园区建设有条不紊进行,投资10亿元钼镍项目已完成投资4亿余元,织金2×60万千瓦电厂项目将于今年上半年启动,规划建设的百万吨以上(共3870万吨)12对大型煤矿已开工建设4对。计划投资160亿元的织金60万吨/年聚烯烃项目和138亿元的织金精细磷化工项目分别于2011年9月28日和10月20日举行奠基仪式。
织金,正以丰富的资源而后劲勃发,以独特的旅游资源而驰名中外,以特殊的区位优势而彰显活力,以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展现生机,更以空前开放的姿态在古老而文明的热土上铸就新的辉煌。
织金县县长:徐开焱织金县总人口108.62万人,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苗、彝、白、布依、仡佬、蒙古、回、水等。辖区32个乡(镇)、574个村(居)委会、4721个村民组。年末总人口93.0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4.81万人,非农业人口4.47万人。
2020年,计生常住人口为85.57万人, 出生率为8.81‰,死亡率为3.2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58‰。据公安年报显示,年末户籍人口为126.37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81.34万人,非农人口45.03万人。
| 职务 | 姓名 |
|---|---|
| 县委书记 | 杨桦 |
| 县委副书记 | 徐开焱、刘利 |
| 职务 | 姓名 |
|---|---|
| 县委书记 | 杨桦 |
| 县委副书记 | 徐开焱、刘利 |
| 职务 | 姓名 |
|---|---|
| 县长 | 徐开焱 |
| 副县长 | 曾科、安定、周晓波、陈昌海、赵祖平、罗珍玉、卢海亲 |
| 职务 | 姓名 |
|---|---|
| 县长 | 徐开焱 |
| 副县长 | 曾科、安定、周晓波、陈昌海、赵祖平、罗珍玉、卢海亲 |
| 职务 | 姓名 |
|---|---|
| 主任 | 王丽佳 |
| 副主任 | 刘美、袁明琴、李劲松、张云洪、张忠贤、肖鑫 |
| 职务 | 姓名 |
|---|---|
| 主任 | 王丽佳 |
| 副主任 | 刘美、袁明琴、李劲松、张云洪、张忠贤、肖鑫 |
| 职务 | 姓名 |
|---|---|
| 主席 | 王刚 |
| 副主席 | 吴超、胡常艳、刘仁海、杨松、施桃、胡慧 |
以上内容参考:腾讯新闻[8]、织金县人民政府[9]、新浪新闻[10]。
| 职务 | 姓名 |
|---|---|
| 主席 | 王刚 |
| 副主席 | 吴超、胡常艳、刘仁海、杨松、施桃、胡慧 |
2020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8.23亿元,按 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36 亿元,同比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66.06亿元,同比增 长3.6%;第三产业增加值105.81亿元,同比增长3.4%。三 次产业结构占比由2019年的20.27%、32.8%和46.93%调整 为21.24%、30.27%和48.49%。与2019年相比,第一产业上 升0.9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2.5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 上升1.56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连续六年保持“三、二、一” 良好格局。
2020年,全县经济发展由高速发展逐步转向高质量发 展,地区生产总值由2018年的191.18亿元增加到2020年 的218.23亿元,年均增长6.8%。[3]
2020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9.66亿元,同比增长6.7%;实现增 加值49.64亿元,同比增长6.4%;粮食种植面积8.24万公 顷,同比增长0.6%;烤烟种植面积0.21万公顷,同比下降 7.07%;油料种植面积1.18万公顷,同比增长0.13%;蔬菜 收获面积3.1万公顷,同比增长19.16%;粮食总产量29.49万吨,同比增长1.68%。
2020年,林业产值2.78亿元,同比增长5.93%。其中,造林面积 产值1.75亿元。
2020年,肉类总产量3.94万吨,同比增长9.78%。其中,猪肉产 量2.57万吨,同比增长7.85%。年末大牲畜存栏12.77万头,同比增长9.22%。其中,牛存栏12.72万头,同比增长9.19%。 年末大牲畜出栏4.73万头,同比增长10.1%。其中,牛出栏 4.72万头,同比增长10.12%。年末农用化肥施用量4.5万 吨,同比增长1.34%。[3]
202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54.13亿元,同比增长2.4%,占全县地 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4.8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36.46亿元,同比增长7%,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67.36%。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中:原煤产量1202万吨,同比 下降2.75%;水泥产量79.91万吨,同比下降19.68%;自来 水生产量1153万立方米,同比下降19.43%。全年火电发电 量58.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57%;风力发电量1.9亿千 瓦时,同比增长15.71%。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1.95亿元,同 比增长10.3%。[3]
固定资产投资
2020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入库172个(亿元项目65个), 投资同比下降0.1%。其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同比增长 3.68%。房地产在库项目15个,投资同比增长43.93%。按构 成分:建筑工程投资同比增长64.03%,安装工程投资同比下 降14.54%,设备工器具购置费用同比增长30.05%;其他费 用同比下降58.57%。按工程用途分:住宅投资同比增长 96.34%,办公楼投资同比增长6040%,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同 比下降33.33%,其他投资同比下降85.52%。商品房销售面 积57.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17%;完成销售额28.51亿 元,同比增长26.44%
市场贸易
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69亿元,同比增长3.9%;由 2016年的32.64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82.69亿元,增加 50.05亿元。分行业看: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增速8.6%、零售 业商品销售额增速4.2%、住宿业营业额增速-9.2%、餐饮业 营业额增速-4.3%。
财政、金融
2020年,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30.02亿元,同比下降19.45%。其 中,地方财政收入22.1亿元,同比下降13.94%;一般公共 财政预算收入11.59亿元,同比增长5.5%。财政总支出93.4 亿元,同比增长19.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7.07亿 元,同比增长0.7%。税收收入15.67亿元,同比下降25.81%。
2020年,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07.01亿元,同比 增长1.8%;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39.45亿元,同比增 长13%。存贷比为115.67%。[3]
2020年,现有铁路4条136.27公里、高速 公路3条113.09公里、国道1条79.2公里、省道6条334 公里、县道19条520.27公里、乡道70条809.24公里、通 村公路562条1486.23公里、农村通组公路1299条1379.8 公里。[3]
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织金人士晚清重臣丁宝桢、矿务大臣谌湛溪、地质学家丁道衡等,曾以各自的政治远见、学术造诣、参政业绩而蜚声海内外。其中:晚清名臣丁宝桢以智斩慈嬉宠宦安德海、治理黄河水患、修复都江堰、改革盐政等名震国内
2020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08所。其中,幼儿园191所、 小学266所、初级中学3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高级 中学5所、完全中学1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民办)、 中职学校2所(民办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工读学校 1所。共有学生213972人。其中,学前教育37178人、小学 104957人、初中45977人、普通高中22539人、中职3069 人、特殊教育187人、工读学校65人。
2020年,全县共有教职工12206人。其中,幼儿园2836人、小 学4542人、初级中学2714人、九年一贯制学校74人、完 全中学309人、高级中学1194人、十二年一贯制学校339 人、中等职业教育155人、特殊教育26人、工读学校17人。 投入11372.31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69103人次。2020年义务 教育阶段无新增辍学学生,继续保持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 动态清零状态,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零辍学”目标。[3]
2018年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66.8,科技型企业备案41家,发明专利申请113件。有效发明拥有量达83件。启动建设生产力促进中心1家、农村电商服务中心3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加快形成“研发—中试—产业化—技术服务”一条龙推进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煤矿井下无人少人采掘系统的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获省级工业技术榜单科技重大专项立项。2018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顺利通过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验收。重大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丁宝桢》即将开机拍摄。县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提升改造完成。建成县级全民健身中心和32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全部免费开放,县图书馆新增图书3.18万册,562个农家书屋补充图书5.06万册。扎实开展“文艺讲习”“非遗品牌创建”“平安文化市场创建”和“扫黄打非进基层”活动,开展脱贫攻坚文化惠民活动70场次。启动国家级非遗品牌申报工作。“广电云”用户新增19035户。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场所3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有线电视用户9.76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6.46%,同比增加0.01个百分点;全年共播放公共节目时间880小时。图书馆藏书11.7万册,共有阅览室席位358个,总流通人次达31.08万人次,书刊文献外借28.67万人次,全年累计发放有效借书证2.5万张。
2020年,全县共有卫生机构706家。共有执业(助理)医师2068人。其中,执业医师1172人(全科70人)、执业助理896 人(乡村全科158人,执助全科22人)。护士2517人,现 有床位数5277张。按常住人口80.53万人计算,每千人拥 有执业(助理)医师达2.57人、护士达3.19人,每万人全 科医师达3.1人。每千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6.55张。
2020年全县小城镇建设 投资达20.11亿元;新增达标“8+X”项目11个,省定示范 小城镇2个、市定示范小城镇3个、特色小城镇8个;完成 小康房建设320户;新增小城镇道路0.5公里,新增城区面 积0.5平方公里,小城镇新增城镇人口3424人,城镇化率 达48.23%。[3]
2020年,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 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新 增城镇就业882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402人、农村劳动力 转移就业18640人。新增创业担保贷款3050万元。全社会 从业人员68.11万人,同比增长0.09%。其中,第一产业从 业人员24.1万人,同比下降0.41%;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3.8 万人,同比增长0.73%;第三产业从业人员30.21万人,同 比增长0.2%。
2020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61元,同比增加1510 元,增长4.8%,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的 24131元增加到2020年的32960.89元,年均增长8.11%。
2020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6238元,同比增长 7.07%。其中,食品烟酒支出5989元,同比增长35.64%;衣 着支出1290元,同比增长1.46%;居住支出2756.62元,同 比下降10.90%;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1032.49元,同比增长 26.22%;交通通信支出2451.06元,同比增长26.01%;教育 文化娱乐支出1578.22元,同比下降28.12%;医疗保健支出 621.23元,同比下降43.13%;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519.3 元,同比增长55.35%。
2020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56元,同比增加854 元,增长8.2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的 7627元增加到2020年的11256元,年均增长10.22%。
2020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352.19元,同比下降8%。 其中,食品烟酒支出3786.86元,同比增长17.53%;衣着支 出512.69元,同比下降2.94%;居住支出1853.18元,同比 下降3.14%;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609.68元,同比下降 21.01%;交通通信支出1042.57元,同比下降34.25%;教育文化娱乐支出1030.07元,同比下降27.20%;医疗保健支出 380.35元,同比下降36.65%;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136.79 元,同比增长6.22%。
2020年,严格执行河长制,对主要河湖库开 展规范性管护,县、乡、村三级河长巡河形成常态化。深入 开展森林保护“六个严禁”执法专项行动,完成营造林27.7 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3.02%。[3]
2020年,安全生产形势良好,千方百计抓好道路交通、煤矿和非 煤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 消防及旅游、特种设备和其他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生产安全 事故同比下降40%。万人交通事故死亡率为0.435人/万人, 万人火灾事故死亡率为0,万人工伤事故死亡率为0.079人/ 万人。
2020年,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狠抓“五个专项治 理”,实现5555户14783人稳定脱贫,2019年贫困村已经 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 脱贫)。累计完成“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6998户32161 人。新增城区道路5.6公里。实施危改“三改”及老旧住房 整治16439户。实施集中式供水975处、分散式小水窖19663 口,解决90452户349737人饮水安全问题。建档立卡贫困 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全覆盖,贫困人口 参保率达100%、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应签尽签。
2020年,邮政主营业务收入0.49亿元,同比增长12.1%。移动主 营业务收入3.36亿元,同比增长2.26%;现有4G基站1383 个,5G基站103个。电信主营业务收入0.89亿元,同比增 长19.92%;现有4G基站74个,5G基站60个。联通主营业 务收入0.62亿元,同比增长16%;现有4G基站694个。
2020年,成功引进重点产业项目101个,总投资216.54亿元, 新增重点产业到位资金100.25亿元。其中,省外重点产业 项目80个,总投资188.85亿元,新增到位资金88.34亿元。 带动就业9714人次,解决贫困人口就业2434人。成功引进 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旗下公 司)投资4亿元建设的大唐贵州织金县八步桶井80MW农业 光伏电站项目;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 旗下公司)投资56.29亿元建设的国家电投贵州金元“上大 压小”异地改建项目(2×660MW);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 责任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旗下公司)投资13.7亿元建设的 300MW织金县洪家渡水光互补农业光伏电站项目;中民国控 养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林业集团旗下公司)投资85.28 亿元建设的中国织金洞森林康养小镇建设项目;中国石油化 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油气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旗下公 司)投资1.96亿元建设的织金区块珠藏煤层气勘探项目; 国电集团投资2.41亿元的织金县火电厂贮灰场扩容项目。 成功引进温氏集团、月星集团、深圳能源集团、云账户技术 (天津)有限公司4家500强企业落户织金。引进重大标志 性项目5个。引入深圳金戏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州市掌 鲜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高玛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市善待家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16家优强企业 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2.82亿元,推动织货出山。[3]
2020年,接待游客1113.88万人次,同比下降39.05%。其中,接 待入境旅游人数927人,同比下降92.59%;接待国内旅游人 数1113.79万人次,同比下降39.01%。实现旅游综合总收入 92.01亿元,同比下降44.17%。其中,外汇收入21.89万美 元,同比下降92.58%;国内旅游收入91.99亿元,同比下降 44.12%。[3]
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织金人士晚清重臣丁宝桢、矿务大臣谌湛溪、地质学家丁道衡等,曾以各自的政治远见、学术造诣、参政业绩而蜚声海内外。其中:晚清名臣丁宝桢以智斩慈嬉宠宦安德海、治理黄河水患、修复都江堰、改革盐政等名震国内
溶洞王国境内溶洞遍布,距县城22公里的织金洞,囊括了当今世界溶洞中的各种沉积形态,有“天下第一洞”之称,属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四十佳之一,获“国家地质公园”称号。距织金洞1.5公里的织金大峡谷,以其洞中有洞、桥上有桥、水上有水的奇绝景观而被国际著名的地貌学家威廉姆斯誉为“世界一流的喀斯特景观”,2001年被评为全国首批水利风景名胜区之一。距织金洞3公里的东风湖长37公里,是典型的既壮观且秀丽的高原平湖。县境内古寺、古墓、古桥、古塔等112处;县城城关镇为贵州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古有72泉,享有“小泉城”美誉,“四庵”、“四阁”、“四寺”、“四祠”、“八大庙”相映成趣,形似木鱼的鱼山和素有“东寺晚钟”美名的东山和县城内外的“八大景”、“八小景”令人赏心悦目。全县共有旅游涉外饭店2家、四星级酒店1家、三星级酒店1家、二星级酒店4家,各类旅店、农家乐、生态观光园151家。以织金洞景区为龙头,以乌江源百里画廊、洪家渡库区山水风光、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别拘一格的织金古城构成贵州西部旅游黄金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织金,历史悠久,文物古迹甚丰,山、水、洞俱佳,1991年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据清道光进士谌厚光编纂《平远州志》记载:“织金秦属巴郡;汉属牂牁郡;为仡佬族世居;晋以后彝族入主;宋、元、明为毗喇郡;清代为平远州;民国3年(1914年)1月以平远州城东有织金街、织金关得名而改为今织金县。”
织金城文物古迹有74处,其中颇为著名的有“四庵”、“四阁”、“四寺”、“四祠”、“八大庙”,多系清代乾隆盛世建筑,即观音庵、紫竹庵、白衣庵、回龙庵;玉皇阁、斗姥阁、文昌阁、文腾阁;隆兴寺、地藏寺、东山寺、寿福寺;武侯祠、忠烈祠、丁公祠、雹神祠;财神庙、文昌庙、关帝庙、龙王庙、马王庙、炎帝庙、黑神庙、城隍庙。儒、释、道,应有尽有,融各家文化为一体。
织金山水,灵秀天成,引人入胜。县城群山环绕,山石形成的自然景观达20余处。秀水穿城,清泉流布。从南至北贯城河把县城分为东西二城,城西为政治、经济开发区,横跨东西的日升桥、太平桥、回龙桥、月华桥和重新桥把两城连接起来。织金县城号称“泉城”也名不虚传,城内就有七十二泉,均分布在贯城河两岸。城西“响水洞”处有相对两个山洞,泉水自洞中涌出,二水交流,一响一应,如琴如瑟,名曰“双流激浪”。城北方向被称为“高原明珠”的天然湖,堪与草海、红枫湖媲美。
财神庙位于城中心的财神庙,始建于清初,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重建,为木结构建筑,四重檐歇山顶,十八个翼角起翘,四层楼逐渐缩小为宝塔状,侧面构成三个重叠的三角形。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单士元看后评价说:“织金财神庙是特殊建筑,在国内还没有见过,只有日本的天寿阁与此类似。”八景之一的“云洞天开”位于城东15公里处的三甲乡,两峰相合,形成天然拱洞,高数十丈,其中空阔,上露天光,日夜仰视,日月在天。洞内原塑有观音像,洞口匾额曰:“赤云洞”,依山建造有观音阁、保安寺、关帝庙等,均系道光年间建筑。“云洞天开”四字乃当时名流孙行雅墨迹。北京建筑设计院院长、工程师张开济看后说:“保安寺很了不起,与山洞结合得非常巧妙。”中国博物馆副研究员施力行说:“这个保安寺真是妙不可言,这个建筑例子,在清华大学上课的时候,是一个很好的教材。”此外,织金八景之一的“三潭映月”收入《中国名胜大词典》。神秘奇幻的“日落碑现”胜景令人心驰神往,迷惑不解。城北黛山之中,每当红日西沉,翘首东顾,可见一地白色石碑巍然屹立,轮廓分明,走近却荡然无存。这是阳光折射之故,即是奇妙的“日落碑现”景观
织金财神庙是全国罕见的古建筑,与日本大阪的天守阁相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城东文昌阁为木结构建筑,
鱼山,位于城东北隅,因形似木鱼而得名。其山四周悬崖绝壁,山脚一径通顶,有石阶108级,岩壁上有石刻数帧,多为德政碑、去思碑之类。山上建有黑神庙,碧琉璃精舍,藏书楼、济赈亭、且住亭,还有鱼池、花圃。据《鱼山记》载:“余山,即古之吾山也。上有神女智琼祠。祠前有一松一桂,邑人常会于此。会前歌《迎神曲》,会后歌《送神曲》。明太子曾隐于此,嗣驾飞车朝峨嵋,一去不返。”位于城东的东山,拔地而起,雄奇壮观。此山为大理石山,它和南面古佛山、西面的西灵山、北部的鱼山,合称织金四大名山。其三面为绝壁,唯西面有曲径达山顶。此山有三层洞,上曰“慈云洞”,中为“打拳洞”,下为溶洞群。山上古木森森,林荫蔽日,树皆生长于岩缝石隙之中。古建有东山寺、梵帝宫、后殿、读书楼、钟鼓楼、观音阁等,岩壁有摩崖石刻16帧,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赵达庵驻军于此时所题“佩剑披云”,四个大字遒劲清秀。1982年以来,省、地、县拨款,已将鱼山、文昌阁、财神庙修葺一新,使这些古建筑重放光彩,以其瑰丽的风姿吸引着省内外游客观光旅游。
文昌阁位于织金县东部,其为木结构建筑
织金原先是土司地区,清康熙三年(1664年)改土归流,设立平远府,以后降为平远州,属大定府。从清初到清末不过两百余年,社会进步很快。中原文化源源传入,凝结成为众多的古建筑群,计有古建筑280多处,包括佛寺、道观、儒学、祭祠、会馆、书院、衙署、井泉、津梁、古道、古塔、民居、传统作坊以及桥梁建筑等。仅织金城内就有70多处,著名的有“四庵、四阁、四寺、四祠、八大庙”,观音庵、紫竹庵、白衣庵、回龙庵合称“四庵”,玉皇阁、斗姆阁、文昌阁、文腾阁合称“四阁”,“四寺”有隆兴寺、地藏寺、寿福寺、东山寺,“四祠”为武侯祠、忠烈祠、雹神祠、丁公祠,还有文庙、关帝庙、财神庙、炎帝庙、城隍庙、黑神庙、龙王庙和马王庙,现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有27处。文物众多,保存完好,致使织金城成为贵州历史文化名镇。在城市现代化迅速推进的今天,能保存这样多的物质文化遗产,全国也不多见。更何况,许多古建筑精妙绝伦,令人惊讶。1985年,织金财神庙、文昌阁、东山古建筑、鱼山古建筑同时列入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又将织金保安寺定为省级文物。2006年,将这些古建筑合在一起申报,专家们一致叫好,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
织金洞风景区(4)境内溶洞遍布,距县城22公里的织金洞,囊括了当今世界溶洞中的各种沉积形态,有“天下第一洞”之称,属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四十佳之一,获“国家地质公园”称号。距织金洞1.5公里的织金大峡谷,以其洞中有洞、桥上有桥、水上有水的奇绝景观而被国际著名的地貌学家威廉姆斯誉为“世界一流的喀斯特景观”,2001年被评为全国首批水利风景名胜区之一。距织金洞3公里的东风湖长37公里,是典型的既壮观且秀丽的高原平湖。县境内古寺、古墓、古桥、古塔等112处;县城城关镇为贵州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古有72泉,享有“小泉城”美誉,“四庵”、“四阁”、“四寺”、“四祠”、“八大庙”相映成趣,形似木鱼的鱼山和素有“东寺晚钟”美名的东山和县城内外的“八大景”、“八小景”令人赏心悦目。全县共有旅游涉外饭店2家、四星级酒店1家、三星级酒店1家、二星级酒店4家,各类旅店、农家乐、生态观光园151家。以织金洞景区为龙头,以乌江源百里画廊、洪家渡库区山水风光、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别拘一格的织金古城构成贵州西部旅游黄金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织金洞风景区位于贵州织金县境内,原名“打鸡洞”,[12]面积约为307平方公里,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景区分为织金古城、织金洞、结河峡谷、洪家渡等四大部分。
织金洞是该景区的精华,,两壁最宽处173米,最高达50米。洞内空间开阔,岩质复杂拥有40多种岩溶堆积形态,包括世界溶洞中主要的形态类别,被称为“岩溶博物馆”。洞外还有布依、苗、彝等少数民族村寨。
织金洞囊括了当今世界溶洞中的各种沉积形态,它既是一座地下艺术宝库,又是一座岩溶博物馆,堪称“世界奇观”。走入织金洞,就等于进入了一个神奇的童话世界,眼望着满洞的奇珍异宝,游人禁不住惊叹连连。著名作家冯牧曾题诗赞叹:黄山归来不看岳,织金洞外无洞天。琅环胜地瑶池景,始信天宫在人间。织金洞引来的游客越来越多,其名气也越来越大。
门票:139元(含导游服务费)
位置:位于贵州织金县境内
面积:约为307平方公里
洞中遍布石笋、石柱、石塔、石鼓、石盾、石花、石芽、钟旗、卷曲石、月乃石、鸡血石、葡萄石、蛇皮石、松子石、晶芽、云盘、云碟、穴罐、谷针田、梅花田、珍珠田、边石坝等四十多种堆积物,形成千姿百态的岩溶景观。洞道纵横交错,石峰四布,流水、间歇水塘、地下湖错置其间。高大的石幔、石帷如从天上垂下,颜色各异。地下烟河烟雾缥缈,深邃莫测。被誉为“岩溶瑰宝”、“溶洞奇观”。因其岩溶景观如传说中的天宫,又称“织金天宫”。
洞口位于山腰,高约十五米,宽约二十米,状如虎口。按其岩溶景观组合特征、自然形成的界限和岩溶物分布情况,
长二百余米。由于洞口阳光照射,厅内长满苔藓。岩溶堆积物如巨狮、玉蟾、岩松。厅顶有直径约十米的圆形天窗,阳光可直射洞底;窗沿串串滴落的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仿佛撒下千千万万个金钱,称“圆光一洞天”,又名“落钱洞”。侧壁旁一小厅,中有一棵十余米高的钟乳石,形如核弹爆炸后冉冉升起的蘑菇云,名“蘑菇云厅”。厅内还有直径约四米的圆形水塘,站立塘边,可观看塘中如林石笋和洞窗倒影,名“影泉”。
。长约二百米,宽五十米。因岩溶堆积物如罗汉讲经得名。中间有一面积三百平方米的水潭,被钟乳石间隔为二,名“日月潭”,系全洞最低点。潭中岩溶物高二十余米,底部围大十余米,形如三层宝塔,顶端坐一佛,如聚神讲经。东侧半圆形石台上众多罗汉齐集谛听,有的手捧经卷,有的托腮凝思,有的问讯于邻,有的低头默想。洞壁如七色俱备的天然壁画,呈山峦、林海、田野诸景。潭北为陡坡,石径盘旋而上,伸手可触顶棚,名“摩天岭”。左侧有九根石柱,毗邻成排,形如蟠龙,从洞底直抵顶棚,我“九龙撑天”,是全洞洞顶最矮处。
又称“金塔城”。面积一万六千余平方米,有石塔一百余座,呈金黄色,熠熠闪光,最高的达三十余米,底部围二十余米。群塔将景区分为十一个厅堂,其间遍布石笋、石柱、石帷、钟旗,形态各异,气象万千。“蘑菇潭”潭水清澈,中有无数朵石蘑菇,影随波动;潭前石花成片。“石鼓”面平中空,水点滴在鼓上,咚咚作响。“塔松厅”内有相对两株石松;一株黑褐色、高五米,酷似针叶的钟乳石聚成片状凝结在主干上,下大上小,呈塔形;另一株高近二十米,层层叶面上如覆白雪,名“雪压青松”。
江南泽国。全长一点一公里,面积五万多平方米。分为漫谷长廊、北海陇、宴会大厅、江南泽国四部分。“漫谷长廊”,洞廊深长、壁间钟乳石奇异多姿。“宴会大厅”,面积一万多平方米,洞内平坦干燥,是游览途中理想的休息、进餐和活动场所。“北海陇”,数条游龙似的边石坝蜿蜒伸展,钟乳石林立。中有一深潭,潭中有九根石笋,称“清潭九笋”。“江南泽国”,流水、湖泊、水塘、水田交错,流水潺潺,田水如镜。
全长三百余米,面积六千余平方米。岩溶堆积物如茫茫雪原。注柱四立,玉帷高挂,俨然一派北国风光。其间,有自然形成的二十多块谷针田、珍珠田、梅花田;有二十余个大小不一的石盾;有数十面红色透明的钟旗,扣之
;有百余株石竹形成的“竹苑”,如丛篁密筿,意趣横生。“卷曲石洞”,在二百余米的洞厅顶棚上,布满数万颗晶莹透亮的卷曲石,中空含水,弯曲横生,甚至向上生长。
灵宵殿。高四十余米,面积五千多平方米,两壁垂下百尺石帘,五彩斑斓,俨然天宫帷幕。正中有一棵石柱拔地而起,直抵顶棚,称“攀天柱”。柱后有面积约二十平方米的水池,石莲飘浮出水面,称“瑶池”。
长四百余米,宽一百余米,高七十余米,面积五万多平方米。群山耸列,陡峭险峻。两山间为开阔平地,地下湖横陈其间。有六十余米高的“梭罗树”,长满成千上万朵石灵芝;有十七米高的“霸王盔”,酷似古时武士头盔;有五十米高的石佛,巍然屹立;有十七米高的“银雨树”,亭亭玉立,洁白有光。
面积七万多平方米,最宽处达一百七十五米,最高处一百五墕主。洞内地势起伏,石峰丛立,如重峦叠嶂,山间常有云雾缭绕。有金色塔山、成林玉树,还有螺旋状的高大石柱“螺旋树”。洞内还有“珍珠厅”,石珍珠晶莹闪光;有古溶洞河道遗迹,长六面余米,宽四至八米。
乘贵昆铁路线火车至安顺,转乘长途汽车至织金洞。另外,贵阳、安顺都有旅游车直接去织金洞。
丁宝桢原籍织金县牛场镇,在任职山东巡抚十年和四川总督十年期间,为国为民辛劳奉献,在治理黄河水患、整修都江堰设施、改革盐政及开通运销途径、开设兵工厂抗御外侮等方面功绩卓著,尤其是诛杀慈禧宠宦安德海而名扬天下。被誉称为“刚直不阿、爱民如子的一代名臣”。丁宝桢生于1820年,贵州省平远(今织金)人。咸丰三年(1853年),33岁的他考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自此步入仕途。1863年,43岁的他由长沙知府调任山东按察使,次年迁任布政使,1867年3月晋升为山东巡抚。1876年10月调升四川总督,1886年在成都逝世。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