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名钰
姓名:余名钰
性别:男
出生年月:1896年
国籍:中国
时代:民国时期
籍贯:浙江省镇海县
民族:汉族
身份:商人
镇海(英语:Zhenhai District;汉语拼音:zhen hai)古称浃口、蛟川、海天雄镇。现属浙江省宁波市,辖二镇四街道。2005年底,户籍人口 22.49万人,陆地面积21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1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环境宜人。
镇海县 镇海区位优势明显,素有“浙东门户”之美誉。镇海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冀,东屏舟山群,西连宁绍平原,南接北仑港,北濒杭州湾,与上海一衣带水。自古以来一直是对外交往的主要口岸,系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碇港。镇海港是宁波港的主要组成部分,港口年吞吐能力超过12
00万吨,并拥有我国最大的5万吨级液体化工专用泊位。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贯通,舟山跨海大桥从镇海登陆以后,从根本上打造镇海全新的区位格局,镇海全面融入沪杭甬2小时交通圈。
镇海人杰地灵,是海外“宁波帮”的重要发源地。涌现了以包玉刚、邵逸夫和应行久等著名人士为代表的镇海籍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外籍华人有5000余人。镇海籍的科学家、艺术家层出不穷,生物学奠基人贝时璋、英国诺丁汉大学原校长杨福家等是26位镇海籍中国“两院”院士中的杰出代表,并涌现出了连环画家贺友直、国画家顾生岳、油画家陈逸飞等20多名著名书画家。
抗法遗迹 镇海古迹众多,沉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招宝山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是浙东著名的旅游胜地。以抗、抗英、抗法、抗日为主题的海防文化,塑造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精神。建于清代道光年间的威远城,气势雄伟。古海塘城塘合一,有“东海长城”之美誉。九龙湖风光绮妮,是宁波十佳新景之一。悠久的历史在镇海形成了敢于拼搏的海防文化、敢闯世界的海上丝路文化、开拓进取的商帮文化等传统特色文化,并与现代都市文化相结合,构成了具有镇海特色的文化气息和文化环境。
镇海历史悠久,小港横山下、沙溪蛇山山麓,均已发现有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的遗迹。春秋末越国建国后,其地始有所归属。秦王赢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置会稽郡,立句章县,因本地处句章县治之东,故称句章东境,为时843年。唐武德4年(621)析古句章,分置姚、鄞两州。八年,更鄞州为鄮县,本地改称鄮县东境。唐元和四年(809),在鄮东甬江口建望海镇,为镇海建治之始。后梁开平三年(909)5月,吴越王钱镠巡视明州,筑城于望海镇;闰八月,钱镠因望海镇地滨海口,有渔盐之利,奏置望海县(《太平寰宇记》),为建县之始。未几改为定海县。当时县境仅辖清泉、灵绪、崇邱和金塘四乡。宋熙宁十年(1077)划鄞县灵岩、泰邱、海晏三乡归定海,元丰元年(1078)划金塘隶昌国,清泉析为东西两乡,自此县辖七乡,定为上县。元时建置袭宋制。明洪武二十年(1387),昌国废县改卫,原昌国县境(今舟山市)统隶于定海县,直至清康熙年间。康熙二十六年(1687)改原定海县为镇海县,定海建名达778年。次年,析出原昌国境另建定海县。至此,舟山归属镇海为时300年。镇海县建置相沿民国时期未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因政治和经济建设等因素,建置更迭与县境变化甚频。1954年底,龙山北部10个乡镇划归慈溪县;慈东的河头、长石等5乡划属镇海;杭州湾口滩浒岛划归嵊泗。1958年自余姚县划入汶溪乡;同年底撤县并入宁波市,1963年1月恢复镇海县建置。1985年7月,再次并入宁波市,同年10月正式撤销县建制,建立宁波市镇海区。镇海县名共历299年。县自始建至撤销为时1077年。
余名钰毕业于北京大学矿冶系。北京大学毕业后,赴美国留学。1918年,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冶金系,获得硕士学位。[1]
回国,先后担任黑龙江、江西、安徽等地矿山工程师。1923年4月,出任国立云南大学化学系主。1930年,出任浙江省丽水县县长。因当时的垦业银行行长梁任南的邀请,辞去丽水县长职务,赴上海,出任南昶铜厂的工程师。
余名钰 合伙创办了大鑫钢铁工厂股份有限公司。1934年9月,((余))名钰出任大鑫钢铁厂总经理,兼任总工程师。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大鑫钢铁厂获令迁往大后方。余名钰辗转到达后方陪都重庆,参与组建了渝鑫钢铁厂股份有限司,余名钰出任经理,兼任总工程师。余名钰并兼任重庆大学矿冶系主任。在此期间,获得国民政府经济部钢铁奖学基金会奖励,是首位获奖者。
余名钰赴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市),参与建设新疆金属冶制厂。1945年,国共两党在重庆谈判之时,余名钰受到了毛泽东的接见。
抗日战争胜利后,余名钰回到上海。1945年11月,余名钰接手上海日占期间的敌产——日亚钢业厂,成为业主。1947年1月,出任上海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1947年6月,出任上海钢铁链制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
1950年5月,余名钰改组日亚钢业厂为益华钢铁厂,并出任总工程师。1950年8月,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重工业部聘请,兼任钢铁工业管理局顾问。1951年,应王震将军之邀,到新疆参与创建新疆钢铁企业,并出任新疆军区军工部总工程师。1951年8月,益华钢铁厂迁厂至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市),并参与组建八一钢铁厂,余名钰遂出任八一钢铁厂的总工程师。
余名钰开始研制去磷率高的涡鼓形碱性侧吹转炉,获得成功,余名钰并获得中国国家技术委员会颁发的发明证书。1955年,回到上海,参与指导公私合营大发铸铁浇钢厂的转炉改造,获得成功,开辟了上海钢铁工业涡鼓形碱性转炉炼钢的先河。1958年后,余名钰先后担任北京钢铁研究总院一级工程师和中央农垦部钢铁顾问。1960年,赴新疆,试炼高锰钢。
1962年11月30日,余名钰因病逝于北京,享年六十六岁。
工业人
1956年7月,《涡鼓形碱性侧吹转炉吹炼高磷生铁》
1957年3月,《关于转炉炼钢两建议》
《贝氏炉炼钢》
《铸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