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矶鸫藏西亚种

蓝矶鸫藏西亚种

别名 麻石青
拉丁学名 Monticolasolitariuslongirostris
脊索动物门
蓝矶鸫
雀形目
鸫科
命名者及时间 Blyth,1847
目录导航

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形态特征(7)蓝矶鸫藏西亚种蓝矶鸫藏西亚种(2)蓝矶鸫藏西亚种是蓝矶鸫的亚种之一。体长20~30厘米,属小型鸟类。雄鸟上体几乎纯蓝色,两翅和尾近黑色;下体前蓝后栗红色。雌鸟上体暗灰蓝色。背具黑褐色横斑,喉中部白色,翅和尾亦呈黑色;下体棕白,各羽缀以黑色波状斑。雄性幼鸟上体淡蓝,自额至上背各羽端部具有棕白色点斑,并缘以黑端;下背和腰各羽均具白端,并贯以黑斑;翅上各羽、尾上覆羽以及尾羽均具棕或棕白色羽端。下体与雌性成鸟的秋羽略同,但下腹或全部或仅中央为棕白色而微具黑斑。虹膜暗褐;雄鸟嘴近黑,雌鸟和幼鸟暗褐色;脚和趾均黑褐色。

该亚种与蓝矶鸫华南亚种相似,但体形较淡,全身少辉蓝色,而多灰色,特别是在头顶和颏、喉等部。这个亚种被命名为“longirostris”,可是它的嘴峰与上述的亚种相似,并不较长。[1]

栖息环境

蓝矶鸫藏西亚种蓝矶鸫藏西亚种(5)主要栖息于多岩石的低山峡谷以及山溪、湖泊等水域附近的岩石山地,也栖息于海滨岩石和附近的山林中,在中国西藏也出现在海拔3900米以上的河石滩灌丛,冬季多到山脚平原地带,有时也进到城镇、村庄、公园和果园中。常停息在路边小树枝头或突出的岩石上、电线、住家屋顶、古塔和城墙巅处[2]

生活习性

栖息环境栖息环境(11)单独或成对活动。多在地上觅食,常从栖息的高处直落地面捕猎,或突然飞出捕食空中活动的昆虫,然后飞回原栖息处。繁殖期间雄鸟站在突出的岩石顶端或小树枝头长时间的高声鸣叫,昂首翘尾,鸣声多变,清脆悦耳,也能模仿其他鸟鸣。主要以甲虫、金龟子、步行虫、蝗虫、鳞翅目幼虫、蜂、毛虫、蜻蜓、叩头虫等昆虫为食,尤以鞘翅目昆虫为多。主要为留鸟,部分夏季迁徙。[1]

繁殖方式

每年的4~7月繁殖,繁殖期向间雄鸟常站在巢附近突出的岩石顶端或小树顶枝上高声鸣叫,时而飞去又飞回,或从一处飞向另一处,时而又将尾呈扇形散开和翘到背上。通常营巢于沟谷岩石缝隙中或岩石间。巢呈杯状,结构较为粗糙,主要由苔藓、细枝、枯草茎和草叶等材料编织而成,内垫有细草茎和草根。营巢主要由雌鸟承担,雄鸟仅协助运送巢材。每窝产卵4~5枚,卵淡蓝色或淡蓝绿色、有的在钝端被有少许红褐色斑点,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孵卵由雌鸟承担,雄鸟警戒,孵化期12~13天。雏鸟晚成性,雌雄鸟共同育雏,在巢17~18天。[1]

分布范围

分布范围分布范围分布于希腊、土耳其西部和南部、地中海东部地区、天山和喜马拉雅山西北部、中国西藏西南部(札达、噶尔、普兰)等地。非繁殖地:非洲东北部,东到印度北部。[1]

亚种分化

中文名称 拉丁学名
蓝矶鸫藏西亚种 Monticola solitarius longirostris
蓝矶鸫马来亚种 Monticola solitarius madoci
蓝矶鸫华南亚种 Monticola solitarius pandoo
蓝矶鸫菲律宾亚种 Monticola solitarius philippensis
蓝矶鸫指名亚种 Monticola solitarius solitarius

种群现状

中文名称 拉丁学名
蓝矶鸫藏西亚种 Monticola solitarius longirostris
蓝矶鸫马来亚种 Monticola solitarius madoci
蓝矶鸫华南亚种 Monticola solitarius pandoo
蓝矶鸫菲律宾亚种 Monticola solitarius philippensis
蓝矶鸫指名亚种 Monticola solitarius solitarius

保护等级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词条图册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3]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