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小品文

明清小品文

作者 主编
出版时间 2011-1
定价 88.00元
目录导航

介绍

      小品文是明清时期的文学标识之一。虽然不能与唐诗、宋词、元曲这些“韵文”比肩,但正是由于她的“散文”格局,因而更加活泼生动,歌哭笑骂挥洒自如,读之余味无穷。

    “小品”二字,由释氏辨空经:“详者为大品,略者为小品”摘取而来,如今指短小精悍、专叙闲情逸致或指桑骂槐的文章。明末沈守正对小品文

的风骨特征有过这样的描述:

    “夫人抱迈往不屑之韵,耻与人同,则必不肯言俦人(同伴)之所言,而好言其所不敢言不能言。与其平也,宁奇;与其正也,宁偏;与其大而伪也,毋宁小而真也。”

    由此可见,小品文本质上是对“正统”的反动,属于不安分守己的一类文字。

    但反叛也有程度和技术之分,积极抗争者是公然与传统挥刀相向,消极对抗者则是隐于市井,闲来玩些“灰色幽默”以解心中闷气。在明末清初,前者的代表人物是公安派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和竟陵派的钟惺与谭元春。公安派的口号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宁今宁俗,决不拾人一字!”竟陵派则是在公安派快要偃旗息鼓之时,接过其手中的剑,继续搏杀的一伙。消极对抗的代表,当数苏州四杰,即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沈周四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磊落不羁、游戏人生,向山水虫鱼、琴棋书画甚至赌坊青楼讨快乐。

    明清小品文多由市井书生或隐忍小吏所作。从形式上分,有书序、传记、文论、书信、日记、游记、笑话、寓言、清言等。其中李贽、冯梦龙等人的文论、郑板桥、袁中郎等人的书信、徐霞客的游记广为人知,清言菜根谭(作者洪应明)至今还被不少人当作座右铭。

    笑话一般都是先在市井流传,再由文人整理而成。万历年间的进士江盈科是热衷于收集民间笑话的学人。他在《笑林引》中这样写道:“人生大塊中(天地中)百年耳,才谢乳哺,入家塾,即受蒙师约束;长而为民,则官法束之;为士,则学政束之;为官,则朝议束之,终其身处乎利害毁誉之途,无由解脱。庄子所谓一月之间,开口而笑者,不能数日。嘻!亦苦矣!”他认为,人生一世,如果终日苦思冥想,板着脸孔做人,实在没趣,人,必须心胸辖达,笑口常开。冯梦龙也说:“古今世界一大笑府,我与若(你)皆在其中供话柄,不话不成人,不笑不成话,不笑不话不成世界。”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