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建于1907年,其前身还可追溯到1904年(清朝光绪30年)开办的师范学堂。当时正值清末“废科举,兴学堂”之时,陆宠廷与杨峻南联络本县乡绅贤士封濯吾、黄希陶、黄爱全、庞栋岩、黄玉中等人倡办新学,议决首先开办师范学堂。1907年(清朝光绪33年),“容县师范学堂”改为“容县县立中学”。
1939年2月,为了避免日寇空袭,全体师生迁往城东约八华里的十里藜读村(一年半之后才迁回原校),借用前清的一间大馆书房、刘徐二姓的三间大祠堂以及一些民房作临时校舍,师生以苦为荣:挑灯处,燃藜而读;小河边,傍篱而炊。
1940年6月,广西省政府转发教育部指示,将“容县县立中学”改为“广西省立容州中学”。
1946年春,私立都峤中学的高中部拨给容中,容中停止招收初中学生。当年,全校有学生920人。1947年,学校改名为“广西省立容州高级中学”。
1958年,容县成立容县高级中学。根据上级指示,把容中高中部58级的两个班、59级的四个班拨到容县高级中学。
1974年,学校恢复为县直属中学,校名仍为“容县中学”。[6]
容县中学,人们简称之为容中,近百年来,为国家培育了一批批学子,造就了代代英才。如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的主要领导之一、广西著名烈士吴家宜,抗日殉国将领夏国璋,美国依阿华大学博士、教授、制药管制实验室主任覃廷芳,中国科学院院落士党鸿辛,香港名流李大江、世界乒坛名将黄统生等一大批党政军要员、名人、专家学者和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均曾就读该校,可谓“八桂名校”。辛勤劳动的奉献者,可谓桃李遍天下。
古老的容中,今天依然充满活力、越显年轻。校园占地160亩,校舍面积35945平方米。现有高中22个教学班,学生近2200人:初中5个教学班,学生300多人,在岗教职员近187人(其中有特级教师2人,中学高级教师29人,中级教师58人),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较为齐全。有较为先进的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图书馆藏书13万册;有标准的400米8环道田径运动场、足球场、乒乓球室;有设备先进,颇具规模的校办印刷厂。学校有良好的育人环境,不但绿树掩映,古榕参天,绿草如茵,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环境优雅,是一所花园式学校,而且校风正、教风严、学风好,校园文化活跃,教育教学质量较高。
现在,“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向管理要质量,凭质量创品牌,靠品牌谋发展”是学校的办学理念,从严治校、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管理,是学校的管理特点。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员工,团结拼搏,开拓进取,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质量逐年稳步上升,各方面成绩显著。同考、中考成绩在县内同类学校名列前茅。历年来,一大批学生和教师在各类竞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学校先后评为县文明单位,城区文明庭院,县道德建设年活动行进单位、县教育教学研究年活动先进集体,玉林市电化教学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读书教育活动先进单位,自治区贯彻体育卫生“两个条例”优秀学校,广西“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全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广西首批“绿色学校”,广西第三批“文明庭院”,学校党总支部获评为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党总支部等。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容县中学计划努力创造条件,作大做强高中,为容县的父老乡亲培养输送更多的学生上大学,为容县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校园风景(11)峤山巍巍
绣江悠悠,
山川壮丽,
美我容中!
啊,容中,
你历史悠久人才辈出,
桃李芳菲遍五洲;
光荣传统,
发扬光大,
开拓创新奋发图强,
向前!
向前!
放眼神州万里,
展翅腾飞行神州。
峤山巍巍
绣江悠悠,
山川壮丽,
美我容中!
啊,容中,
你无私奉献为国育才,
千紫万红展风骚;
大操场团结友爱,
砺志博学,
继往开来乘风破浪,
向前!
向前!
遨游五洲四海,
乘风破浪
乘风波浪
宿舍楼志气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