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磷

目录导航

简介

1949~1950年郁知非在美国时,他研究用32P为标记的红细胞测定全身红细胞量,再从红细胞压缩体积算出全身血总量。血量的测定对多种存在红细胞及/或血浆量有改变的疾病有十分重要的病理生理和临床意义。过去用颜料伊文思蓝稀释法测定血浆量再计算出全身血量,所得结果准确性不够高。以放射性铁的同位素标记红细胞能准确测定全身红细胞量和血液总量,可是铁几乎不能排出体外,放射性物质长期留在体内是有害的。郁知非所进行的实验用的是放射性磷(32P),发出的是β射线,其射程短,半衰期短,而且磷容易被排出体外,故很适宜用于临床研究。不过,当时这种实验的操作技术尚处于摸索之中。起初,他所得的结果看来很不准确,且时常不一致。他刻苦钻研,发现原先规定的操作方法有缺陷,经过改进,终于使结果很准确,且能重复出现。这种测定血量的方法当时便成为最先进的标准方法。此方法在学术会议上介绍后,对血量测定有兴趣的好多医疗单位都有人来西奈山医院要求参观学习,郁知非的名声一时在纽约市的血液学界传开。

制作方法

1.蒸馏用于制备放射性磷核素的硫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粉状硫装入靶管的蒸馏区,所述靶管设计成有一个上部颈口,和一个起分离区作用、将靶管分成蒸馏区和冷却区的底部颈口;(b)将靶管脱气使其中形成真空,接着加热上部颈口密封靶管;(c)中子照射密封的靶管以产生放射性磷核素;(d)加热蒸馏区蒸馏残留的未反应的硫,而不是磷核素,使气化的硫通过底部颈口移动到冷却区;以及(e)在底部颈口处劈开靶管使蒸馏区和冷却区相互分离,这两个分离的区域分别含有放射性磷核素和未反应的硫。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