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悌

金光悌

身份 官员
出生时间 1747年
本名 金光悌
所处时代 清代
目录导航

基本资料

金光悌,字兰畦,湖北省英山县人(今属黄冈市)。由举人授内阁中书。乾隆四十五年,成进士,转宗人府主事。迁刑部员外郎,历郎中。截取京察,并当外任,仍留部。五十五年,部臣奏请以四品京堂用,允之。江西举人彭良馵为子贿买吏员执照,光悌与为姻亲,御史初彭龄劾光悌瞻徇,坐降调,仍补刑部员外郎,留部覈办秋审。御史张鹏展复劾之,诏:“光悌在部久,平日毁多誉少,停其兼部。”寻兼内阁侍读学士。[1]

人物生平

嘉庆七年,授山东按察使,晋布政使。十年,召授刑部侍郎,数奉使赴山东、直隶、天津、热河勘狱,并得实以报。十一年,授江西巡抚。疏言江西积案繁多,请设局清釐。十四年,擢刑部尚书。

光悌自居郎曹,为长官所倚,至是益自力。以当时谳狱多以宽厚为福,往往稍减罪状上之,部臣悬千里推鞫,苟引律当毋更议。故遇事必持律,不得减比。人咸以光悌用法严,然亦有从宽者。旧例,监守自盗限内完赃者减等,乾隆二十六年改重不减等,光悌奏复旧例。后阿克苏钱局章京盗官钱,计赃五百两以上,主者引平人窃盗律,当绞情实。光悌曰:“盗官钱当拟斩监追,不决,绞情实则决矣。不得引窃盗律。”奏平之。仁宗览奏曰:“官盗较私盗反薄耶?”对曰:“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律意如是。”卒如其议。光悌练习律例,议必坚执,同列无以夺之。然屡被弹劾,时论亦不尽以为平允。十七年,卒於官,诏依尚书例赐恤。

人物评价

论曰:有清一代,於刑部用人最慎。凡总办秋审,必择司员明慎习故事者为之。或出为监司数年,稍回翔疆圻,入掌邦宪,辄终其身,故多能尽职。仁宗尤留意刑狱,往往亲裁,所用部臣,斯其选也。姜晟、祖之望,易攵历中外,并有政绩。金光悌、韩崶,皆筦部务最久,光悌治事尤厉锋锷,号刻深云。<< 清史稿.列传>>

清史研究

历史名人

1.金光悌是英山乃至黄冈市的历史名人之一,在较高的开发价值。金光悌系祖籍英山的清代乾隆时期的江淮才子,嘉庆时期的国务重臣,并以主审和珅贪污大案而名重当时的刑部尚书,其传奇人生及残存遗迹,在故乡留下了百处悬念,弥补了目前旅游景点神奇性的不足。200多年来,金光悌一直是英山乃至安徽影响最大的历史名人,《清史稿》为其专门列传,《通史》对其高度评价。只因英山当年属安徽管辖,而使金光悌不被黄冈所重视。现在,安徽人正在研究金光悌,海外游人也多次到英山凭吊金光悌,积极开发金光悌这一旅游资源,将对黄冈的旅游经济发展取得促进作用。

积极意义

2.对金光悌及其遗址进行开发具有积极意义。其一,政治性。金光悌是反腐败英雄,曾誉称清代“包公”。其主审和珅贪污大案而名扬天下,是清廉之官,青史称名。开发金光悌合乎时代潮流,有利于对广大干部群众的廉政教育;其二,历史性。金光悌是英山在国史权威曲籍《二十五史》中唯一有传记的人物,有史为证,不可否定。他是英山县有《县志》以来重点记载的人物,也是品级最高(正一品)、影响最大、最广的一个正面人物,在黄冈历史来说也是数一数二的历史名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金光悌《清史》列传有利于提高黄冈在历史上的知名度。其三,文化性。金光悌系列景点本身就是文化遗产,散失民间的文物可望回收、这些发掘,对清代文化的研究将有未曾估量的价值。金光悌许许多多的神奇传说是英山乃至黄冈旅游业不可缺的古代神秘文化资源财富,有利于提高旅游的神秘性和吸引力,能极大地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金光悌在刑部审理的几宗惊天大案,尤其是“年审千余大案列一差错”的神断,真无愧为清代“包公”,这些都是作家、戏剧家创作的珍贵原材料,必将吸引大批文化人进行小说、电视剧、戏剧的创作;其四,经济性。金光悌系列景点地处英山西河中部,清新自然,蕴含开发休闲娱乐、考古、探奇活动的无限商机,有利于以旅游带动当地各行各业的发展,可望吸引海外人士及金光悌散失江浙的嫡系后代回乡投资。目前,瞿山铜锣寨风景区海内外游客众多,该风景区也在开发金光悌客居的景点,若能开通与金光悌景区的旅游专线,亦是一种跨省开发的尝试,果真如此,对英山乃至黄冈旅游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