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攀龙

蔡攀龙

中文名 蔡攀龙
主要成就 强胜巴图鲁名号北路协副将
出生地 福建同安人
国籍
目录导航

生平

蔡攀龙少时家贫,捕鱼维生,因力气颇大,为市场一翁看上,招为女婿并建议其从军。行伍后因功被提拔为厦门提标千总,分汛玉洲,而当时海盗猖獗于鹭江(厦门)海域,蔡攀龙扮成商人诱捕之,因功升为厦门守备。乾隆四十七年(1782)升闽安左营守备,隔年八月护理金门镇中军左营游击,四十九年(1784年)升海坛,隔年又调为澎湖右营游击。

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底(1787年1月)台湾发生林爽文起义,福建巡抚徐嗣曾命蔡攀龙前往支援,蔡攀龙遂于该年十二月十四日(1787年2月1日)率师七百前往台湾府城,协助平定起义,期间因在收复凤山一事上立功,被任为台湾北路协副将。事后因战功被升为海坛镇总兵,不久又改任台湾镇总兵,随即又升为福建陆路提督,赐“健勇巴图鲁”名号,画像于紫光阁(平台二十功臣),赏戴花翎,并擢署福建水师提督,不久又补授陆路提督兼命参赞大臣。

后来又署江南总督,后因谗降调江南狼山镇总兵,嘉庆三年(1798年)七月卒于任上。蔡攀龙逝世后葬于金门径林(今太武山脚翠谷武扬道旁),蔡新曾为其作墓志铭。

人物简介

七月,常青令攀龙援柴大纪诸罗,上命授海坛镇总兵。攀龙师至盐水港,分八队以进。雨大至,贼乘雨合围,诸将贵林、杨起麟、杭富皆战死。会大纪以师来迎,攀龙及全谋兵不及千人,偕运饷民三千人入诸罗,复出城杀贼。总督李侍尧闻攀龙兵达诸罗,未知贵林等战死状,谓诸罗围已解,入告。上擢攀龙陆路提督,参赞军务,贵林、起麟、全谋并迁官。俄,侍尧复疏陈,上命恤战死诸将。福康安既解嘉义围,疏劾大纪,因言攀龙军嘉义西门外,并无出城杀贼事,自请夺职。拟请令还海坛本任。上谓攀龙屡战有功,其过尚可宽。

五十三年,逮大纪治罪,移攀龙水师提督。师攻大武陇,令攀龙驻湾里溪。爽文既擒,其弟勇及贼渠庄大田犹窥伺府城,攻湾里溪,图断府城道。福康安遣攀龙分道进攻,颇有斩获。事平,图形紫光阁,列前二十功臣,上自为赞,许为台湾战将中巨擘。师还,诸将言攀龙平庸,福康安亦言未能胜任,左迁江南狼山镇总兵。嘉庆三年,卒。

后裔

蔡攀龙是台湾民进党主席蔡英文的先祖。力主“台独”的民进党,其主席的祖先,恰恰是平定台湾,统一祖国的大功臣。[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