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安徽省青阳桑蚕学校师范科创建。
1919年,改为安徽省立第七师范学校。
1923年,改为安徽省立第七初级中学师范部。
1926年,改为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第一分校。
1927年秋,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第一分校与安徽省立第七初级中学合并为安徽省立第五中等职业学校。
1929年6月,在原师范校址上新建安徽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
1934年秋,改为安徽省立池州师范学校。
1938年,学校停办。
1940年,学校在青阳县陵阳镇复课。
1948年,改为安徽省青阳师范学校。
1949年4月,改为皖南区青阳师范学校。
1950年9月,改为皖南区池州师范学校。
1952年9月,改为安徽省池州师范学校。
1965年,增设耕读小学师资速成班,培训社、队耕读小学教师。
1969年,学校停办。
1970年,学校复课,但只招收经推荐的工农兵学员。
1972年春,学校增设中学部。
1977年,学校设大专班,始名“安徽劳动大学池州地区专科班”,后改为“安徽师范大学池州地区专科班”。
1979年,恢复考试招生制度。
1982年,大专班撤销,学校被定为四年制中等专业学校。
1917年,安徽省立贵池蚕桑讲习所创立。
1919年,改为师范学校。
1927年,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第一分校与安徽省立第七初级中学并入安徽省立第五中等职业学校,设林、蚕两科,学制1年。
1935年,改为安徽省立东流初级农林职业学校。
1937年,部分校舍被日军炸毁。
1945年,国立九中迁至学校旧址,称安徽省立东流中学。
1947年,招收高级农林科各1个班。
1948年,改名为安徽省立东流高级农业职业学校。
1949年,改名为皖南区东流高级农业职业学校。
1951年,改名为安徽省东流农业学校。
1953年,怀宁农校并入。
1956年,学校迁至安庆市对江大渡口镇,改名为安徽省安庆农业学校。
1960年,增设专科班,使用“安徽省安庆农业专科学校”和“安徽省安庆农业学校”两个校名。
1961年,专科停办。
1965年,改名为安徽省池州农业学校。
1969年,学校停办。
1973年,学校复办,设农学、牧医两个专业。
1996年,池州旅游学校建立。
1967年,贵池五七大学创建。
1984年,贵池五七大学改建为贵池教师进修学校。
1989年,贵池市职教中心创建(合署)。
2000年,贵池市职教中心更名为池州市职教中心。
1980年,池州地区粮食干部学校创建。
2000年,池州地区粮食干部学校更名为池州粮食干部学校。
2002年7月,经安徽省政府批准,以池州师范学校、池州农业学校、池州旅游学校和池州市职教中心合并为基础创建池州职业技术学院。
2003年,池州粮食干部学校并入池州职业技术学院。
2008年,池州职业技术学院中职中心从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划出,单独建制。
2009年,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为优秀。
2010年,被确立为安徽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2015年,成为安徽省示范性高职院校。[3]
2020年,成为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4]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
截至2020年5月,学院有10个教学单位,开设40多个专业。[5]
教学系部 | 专业 |
---|---|
电子信息与传媒系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动漫制作技术、数字媒体应用 |
机电与汽车系 | 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业机器人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工业设计、 |
基础教学部 | 休闲体育 |
建筑与园林系 | 园艺技术、园林技术、风景园林设计、园林工程技术、城乡规划、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管理、广告设计与制作、产品艺术设计、工程造价、市政工程技术 |
教育系 | 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商务英语、文秘 |
经济与管理系 | 报关与国际货运、会计、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商务经纪与代理、茶艺与茶叶营销、互联网金融 |
生物与健康系 | 动物医学、动物防疫与检疫、宠物养护与驯导、护理、应用化工技术 |
旅游系 |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高速铁路客运乘务、空中乘务 |
教学系部 | 专业 |
---|---|
电子信息与传媒系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动漫制作技术、数字媒体应用 |
机电与汽车系 | 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业机器人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工业设计、 |
基础教学部 | 休闲体育 |
建筑与园林系 | 园艺技术、园林技术、风景园林设计、园林工程技术、城乡规划、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管理、广告设计与制作、产品艺术设计、工程造价、市政工程技术 |
教育系 | 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商务英语、文秘 |
经济与管理系 | 报关与国际货运、会计、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商务经纪与代理、茶艺与茶叶营销、互联网金融 |
生物与健康系 | 动物医学、动物防疫与检疫、宠物养护与驯导、护理、应用化工技术 |
旅游系 |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高速铁路客运乘务、空中乘务 |
师资概况
截至2020年5月,学校有专兼职教师477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及行业专家90余人。[1]
2016-2018年,学院获评省级教学名师2名,省级坛新秀4名,省级教学团队5个。[6][7][8]
杰出人才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最具人格魅力的优秀教师:吴克祥、何松、陈淳、周红、戴启培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最具人格魅力的优秀辅导员:王凤芹、文萍芳、叶勇、刘春生、宋艳照[9]
尚智楼
截至2020年5月,学院建有100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和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所,推行“1+X”职业技能等级认证试点工作。[5]
截至2019年12月,学院有1个国家示范建设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13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2016-2018年,学院获评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2门,省级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 MOOC)3门,省级精品线下开放课程2门,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规划教材1部,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3个,省级智慧课堂试点项目7个,省级教学研究项目16个。[6][7][8]
国家示范建设专业:园林技术
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园林技术、数控技术
省级高水平专业:园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
省级特色专业:园林技术、数控技术、旅游管理、动物防疫与检疫、计算机网络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建筑工程管理、会计
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旅游管理、动物防疫与检疫、动物医学、模具设计与制造、电子商务、商务英语、计算机应用技术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Windows Server网络操作系统》《园林计算机制图》[6]
省级精品开放课程:《外贸函电》《导游基础知识》[7]
省级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 MOOC):《园林建筑设计》《导游业务》《税费计算与申报》[8]
省级精品线下开放课程:《基础会计》《电力电子技术》[8]
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池州职业技术学院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实践教育基地、池州职业技术学院池州日报社广告中心艺海潮广告公司实践教育基地[7][8]
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VR创客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应用实训中心、学前教育实训中心[7]
省级规划教材:《园林制图与识图》[7]
省级智慧课堂试点项目:初级经济法、园林建筑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广告设计与制作、机械设计基础、气动与液压传动控制技术、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7]
年度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
2016 | 基于《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下“工学交替”教学研究 | 郝华文 |
2016 | 基于分岗位教学的《宠物护理与美容》课程改革与实践 | 吴俊 |
2016 | 基于生产过程的数控技术专业一体化、项目化教学研究 | 张陈荣 |
2016 | 面向智慧校园的池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化建设方案研究与设计 | 许乐灵[6] |
2017 | 基于技能大赛的高职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 吴萍萍 |
2017 | 虚拟现实技术(VR)在高职计算机各专业教学应用机制研究 | 汪辉进 |
2017 | “大智移云”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自主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路径选择 | 陈柳英 |
2017 |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制造类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与支撑体系的研究 | 吴志光 |
2017 | 基于体演文化法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 唐琦 |
2017 |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胡颖雁[7] |
2018 | 基于工作过程的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张雁 |
2018 | “互联网+探究式业财融合”教学改革模式研究 | 陈海明 |
2018 | 高职公共英语课堂中的教师话语研究 | 钱丽 |
2018 | 三段式任务驱动法下的高职机电一体化课程体系创新研究与实践 | 胡石 |
2018 | 智能手机普及背景下的高职课堂教学困境及突破研究——以安徽省高职院校为例 | 胡旺梅 |
2018 | 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入专业教育路径的研究——以园林类专业为例 | 文萍芳[8] |
2016-2018年,学院获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6][7][8]
年度 | 成果名称 | 获奖等级 | 负责人 |
---|---|---|---|
2016 |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依托技能大赛提升高职畜牧兽医类专业的创新与实践 | 三等奖 | 吴萍萍、吴俊、朱宏兵、李庄、许二学[6] |
2017 | 农林类专业“重素厚基、分岗强能”人才培养模式 | 特等奖 | 戴启培、吴俊、方宇鹏、吴萍萍、徐洪武、周恺、文萍芳 |
2017 | 基于重构能力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 三等奖 | 邹汪平、刘红霞、张菁、汪辉进、何松、王家兰、张志敏 |
2017 | 校企共育省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与探索 | 三等奖 | 汪辉进、何松、刘红霞、邹汪平、汪来法、彭文良、黄宝智 |
2017 | 产教融合模式下高职机电类专业校企共育实践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 | 三等奖 | 王彬、吴志光、周立新、何自清、江光月[7] |
2018 | 田径教学中下肢爆发力学习方法的探索 | 一等奖 | 朱和记 |
2018 | 基于“赛教融合、赛岗融通”的高职兽医专业内涵建设实践与研究 | 二等奖 | 吴萍萍、朱宏兵、吴俊、许二学、周恺、葛义武、王金明 |
2018 | 基于技能竞赛模式下的园林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构建与实施 | 二等奖 | 文萍芳、徐洪武、李海霞、刘玮芳、方宇鹏、戴启培、朱胜英 |
2018 |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依托职业技能大赛提升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 三等奖 | 孙亮、罗佳、邹汪平、丁然、陈婕[8] |
尚能楼
年度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
2016 | 基于《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下“工学交替”教学研究 | 郝华文 |
2016 | 基于分岗位教学的《宠物护理与美容》课程改革与实践 | 吴俊 |
2016 | 基于生产过程的数控技术专业一体化、项目化教学研究 | 张陈荣 |
2016 | 面向智慧校园的池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化建设方案研究与设计 | 许乐灵[6] |
2017 | 基于技能大赛的高职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 吴萍萍 |
2017 | 虚拟现实技术(VR)在高职计算机各专业教学应用机制研究 | 汪辉进 |
2017 | “大智移云”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自主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路径选择 | 陈柳英 |
2017 |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制造类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与支撑体系的研究 | 吴志光 |
2017 | 基于体演文化法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 唐琦 |
2017 |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胡颖雁[7] |
2018 | 基于工作过程的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张雁 |
2018 | “互联网+探究式业财融合”教学改革模式研究 | 陈海明 |
2018 | 高职公共英语课堂中的教师话语研究 | 钱丽 |
2018 | 三段式任务驱动法下的高职机电一体化课程体系创新研究与实践 | 胡石 |
2018 | 智能手机普及背景下的高职课堂教学困境及突破研究——以安徽省高职院校为例 | 胡旺梅 |
2018 | 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入专业教育路径的研究——以园林类专业为例 | 文萍芳[8] |
年度 | 成果名称 | 获奖等级 | 负责人 |
---|---|---|---|
2016 |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依托技能大赛提升高职畜牧兽医类专业的创新与实践 | 三等奖 | 吴萍萍、吴俊、朱宏兵、李庄、许二学[6] |
2017 | 农林类专业“重素厚基、分岗强能”人才培养模式 | 特等奖 | 戴启培、吴俊、方宇鹏、吴萍萍、徐洪武、周恺、文萍芳 |
2017 | 基于重构能力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 三等奖 | 邹汪平、刘红霞、张菁、汪辉进、何松、王家兰、张志敏 |
2017 | 校企共育省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与探索 | 三等奖 | 汪辉进、何松、刘红霞、邹汪平、汪来法、彭文良、黄宝智 |
2017 | 产教融合模式下高职机电类专业校企共育实践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 | 三等奖 | 王彬、吴志光、周立新、何自清、江光月[7] |
2018 | 田径教学中下肢爆发力学习方法的探索 | 一等奖 | 朱和记 |
2018 | 基于“赛教融合、赛岗融通”的高职兽医专业内涵建设实践与研究 | 二等奖 | 吴萍萍、朱宏兵、吴俊、许二学、周恺、葛义武、王金明 |
2018 | 基于技能竞赛模式下的园林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构建与实施 | 二等奖 | 文萍芳、徐洪武、李海霞、刘玮芳、方宇鹏、戴启培、朱胜英 |
2018 |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依托职业技能大赛提升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 三等奖 | 孙亮、罗佳、邹汪平、丁然、陈婕[8] |
截至2017年10月,学院在国家级、省级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取得国家专利20余项,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1项,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7项,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11项。[10]
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网络文化语境下的高职思政教育优化及对策研究》《基于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下的池州市旅游扶贫模式研究》《基于"互联网+"景区企业精细化运营模式的研究》等[11]
截至2019年12月,学院有图书约90.7万册,开通了超星、中国知网、博看、语林等电子资源。
图书馆
校徽校徽颜色白底蓝饰,喻示蓝天白云,蓝色的海洋,学生在此如一群自由的小鸟在天空翱翔,在知识的海洋遨游。校徽主体以池州职业技术拼音的开头字母CZZY做变形组合,组成凤凰纹样,喻示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建校以来师生共同努力,不断追求,提升自我的执着精神,从而获得凤凰涅槃般的重生。校徽整体还体现了学院的“一个坚持,二个满足,三个结合,四个为本”的办学理念。[12]
明德强能、创新立业[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