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9月出生于山东省聊城市,1978年考入天津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1990年在山东科技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8年在天津大学自动化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3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7年破格晋升正教授,2003年被评为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点的博士生导师。
1982年至2003年山东矿业学院电气工程系任助教,1990年至1993年在山东科技大学电气工程系任讲师,1993年至1997年在山东科技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任副教授,1997年至2003年在山东科技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任教授,2003年至今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机器人研究中心任主任。
现主要从事智能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智能车辆、智能控制和机电一体化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李贻斌2012年承担国家863计划课题,以骡/马动物的后腿关节为基本仿生对象,利用建立的运动学、逆运动学模型和步态规划算法,构造了符合现代仿生学的灵巧、大刚度、高负载、越障能力强的液压驱动四足仿生机器人。[1]
李贻斌教授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山东省十大科技成果奖1项,国家煤炭工业十大科技成果1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的140篇论文中,EI占60余篇。
1、“喷浆机器人”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大型喷浆机器人”获2000年度山东省十大科技成果奖
3、“PJR系列喷浆机器人”获2001年国家煤炭工业十大科技成果奖
4、“喷浆机器人”系列成果获2001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5、“863基地建设与创新能力培养”获2001年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6、2007年“开放式结构系列化教学机器人”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7、2010年"智能车辆运动模式分析与控制器设计"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8、“ITS智能车辆运动模式分析与控制器设计”2010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9、“智能敏捷家庭助理机器人综合平台”获2011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一种可调刚度的气囊式机器人腿缓冲机构 | 发明人:荣学文,李贻斌,阮久宏,宋锐,马昕,宋勇,李彬专利权人:山东大学专利号:ZL200910208544.6 |
具有质心调整装置的液压驱动四足机器人移动机构 | 发明人:荣学文,李贻斌,阮久宏,宋锐,宋勇,宋洪军,徐勤江专利权人:山东大学专利号:ZL201010153672.8 |
独立驱动,转向,悬挂和制动的一体化车轮总成 | 发明人:荣学文,李贻斌,宋锐,阮久宏,杨福广,邵滨,徐勤江专利权人:山东大学专利号:ZL200910017734.X[1] |
一种可调刚度的气囊式机器人腿缓冲机构 | 发明人:荣学文,李贻斌,阮久宏,宋锐,马昕,宋勇,李彬专利权人:山东大学专利号:ZL200910208544.6 |
具有质心调整装置的液压驱动四足机器人移动机构 | 发明人:荣学文,李贻斌,阮久宏,宋锐,宋勇,宋洪军,徐勤江专利权人:山东大学专利号:ZL201010153672.8 |
独立驱动,转向,悬挂和制动的一体化车轮总成 | 发明人:荣学文,李贻斌,宋锐,阮久宏,杨福广,邵滨,徐勤江专利权人:山东大学专利号:ZL200910017734.X[1] |
山东省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 |
九三学社山东大学南区基层委员会副主委 |
山东省委委员 |
山东省自动化学会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 |
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委员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二届专家评审组成员 |
山东大学学术委员会信息学部委员 |
山东省信息化咨询专家 |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煤炭工业技术拔尖人才 |
山东省千名技术专家 |
山东省高校中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 |
国家“863”计划先进工作者 |
山东省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 |
九三学社山东大学南区基层委员会副主委 |
山东省委委员 |
山东省自动化学会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 |
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委员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二届专家评审组成员 |
山东大学学术委员会信息学部委员 |
山东省信息化咨询专家 |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煤炭工业技术拔尖人才 |
山东省千名技术专家 |
山东省高校中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 |
国家“863”计划先进工作者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动态环境下移动机器人自适应行为的混沌预测方法研究”(编号:60675044) | 职务:负责人时间:2007-2009 |
国家863计划项目:“智能AWID/AWIS高速高机动移动平台研制”(编号:2007AA04Z204) | 职务:负责人时间:2008-2009 |
兖州矿业集团科技发展计划:煤矿危险区域探测机器人 | 职务:负责人时间:2007-2009 |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移动机器人智能体行为转换与体系结构研究(20050422035) | 职务:负责人时间:2006-2008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混沌理论的真实环境下移动机器人行为适应性控制策略研究”(编号:Z2007G02) | 职务:负责人资金:10万时间:2008-2009 |
山东省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课题:基于,中间件,技术机器人化生产线管控系统 | 职务:负责人时间:2007-2008 |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移动机器人智能体行为转换与体系结构研究”(编号:20050422035) | 职务:负责人时间:2006-2008 |
山东省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课题:汽车,线控,转向控制系统 | 职务:负责人时间:2008-2009 |
国家863计划项目:“高性能四足仿生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011AA041001) | 职务:负责人资金:396万元时间:2011-201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机器人社会行为及其演化规律研究”(编号:61075091) | 职务:负责人资金:37万元时间:2011-201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高性能液压驱动四足仿生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编号:61233014) | 职务:负责人资金:310万时间:2013.1-2017.12[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动态环境下移动机器人自适应行为的混沌预测方法研究”(编号:60675044) | 职务:负责人时间:2007-2009 |
国家863计划项目:“智能AWID/AWIS高速高机动移动平台研制”(编号:2007AA04Z204) | 职务:负责人时间:2008-2009 |
兖州矿业集团科技发展计划:煤矿危险区域探测机器人 | 职务:负责人时间:2007-2009 |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移动机器人智能体行为转换与体系结构研究(20050422035) | 职务:负责人时间:2006-2008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混沌理论的真实环境下移动机器人行为适应性控制策略研究”(编号:Z2007G02) | 职务:负责人资金:10万时间:2008-2009 |
山东省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课题:基于,中间件,技术机器人化生产线管控系统 | 职务:负责人时间:2007-2008 |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移动机器人智能体行为转换与体系结构研究”(编号:20050422035) | 职务:负责人时间:2006-2008 |
山东省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课题:汽车,线控,转向控制系统 | 职务:负责人时间:2008-2009 |
国家863计划项目:“高性能四足仿生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011AA041001) | 职务:负责人资金:396万元时间:2011-201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机器人社会行为及其演化规律研究”(编号:61075091) | 职务:负责人资金:37万元时间:2011-201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高性能液压驱动四足仿生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编号:61233014) | 职务:负责人资金:310万时间:2013.1-2017.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