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性矿物学

光性矿物学

目录导航

内容

  用反射偏光显微镜对不透明矿物光学性质的研究﹐则属于矿相学的范畴。晶体光学又称光性结晶学﹐它研究光在晶体中的传播及各种有关现象﹐如折射﹑双折射﹑色散﹑干涉等。偏光显微镜是其研究用的基本工具。透射偏光显微镜也称岩相显微镜﹐它与生物显微镜的主要差别在于增加了一对偏光镜及相应的附件﹐使入射光变为偏振光而不再是自然光。在单偏光镜下可以观察矿物的形态﹑解理﹐测定解理角﹑折射率等。在正交偏光镜下可以测定双折射率﹑消光类型和消光角﹑延长符号等。在聚敛偏光下﹐可以观察干涉图﹐测定晶体的轴性﹑光性符号和光轴角等。

  现代的偏光显微镜﹐配有热台﹐温度可达1900K﹐能够观察矿物的结晶过程﹐测定矿物的熔点﹑共结温度﹑重结晶温度等热学性质。在偏光显微镜下研究的矿物﹐可为碎粒形式﹐或制成0.03毫米标准厚度的薄片。透明矿物与不透明矿物的区分﹐即以0.03毫米厚的矿物薄片对可见光是否透明为准。光性矿物学各论是系统地对各种透明矿物的光学性质和其他有关性质的全面阐述。透明矿物种类繁多﹐几乎包括了除大部分自然元素﹑硫化物及部分氧化物以外的所有矿物。矿物光性鉴定表是以鉴定透明矿物为目标﹐以表格形式编制的矿物光性资料。

相关

 

  矿物学是研究矿物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形态、性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形成、演化的历史和用途等的地质学的分支学科。

  许多生产部门,如采矿、选冶化工、建材、农药农肥、宝石以及某些尖端科学技术都离不开矿物原料。因此,矿物学研究不仅有理论意义,而且对矿物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