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8闪电式战斗机

P-38闪电式战斗机

目录导航

简要介绍

P-38闪电式战斗机P-38闪电式战斗机

P-38闪电式战斗机P-38闪电式战斗机(3)

 P-38“闪电”战斗机,是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研制的第一种军用飞机,由传奇人物凯利·约翰逊主持设计。1936年,美军陆航公布了一种双发截击机的设计要求,其中最大速度为576km/h(6100m)。1937年6月23日陆军采纳了洛克希德公司的设计,1939年1月XP-38原型机交付使用,1月27日首飞成功,但是在2月11日加利福尼亚到纽约横贯大陆的创纪录飞行中坠毁,这时已经快抵达终点了。

      如同许多其他美军战斗机一样,P-38有许多派生型号,包括P-38、P-38D、P-38E、P-38F、P-38G、P-38H、P-38J、P-38L、P-38M,其高速度和机头较大的空间也很适合作为侦察机,因此也建造了装备照相机的侦察型F4和F5。P-38被广泛应用于太平洋战场,最著名的战绩就是在布干维尔岛上空击落山本五十六的座机,并使之毙命。P-38拥有许多令日军闻风丧胆的优良特性,高速度、重装甲、火力强大,太平洋战场上众多的美军王牌均驾驶该机。日本飞行员对 P-38 又恨又惧,称之为“双身恶魔”。

此飞机在街机游戏里是经常见到的身影,例如'打击者1945' '1943'等游戏。

发展沿革

契机

P-38闪电式战斗机展示P-38闪电式战斗机展示(3)      1939 年,鉴于世界局势的急剧恶化,美国国会开始批准拨款建立新的航空兵部队。尤其是在世人观看了德国 Bf109 充满挑衅意味的巡回表演后,包括美国航空界人士在内的一大批有识之士认为:开发新式战斗机已是当务之急了。

      除了传统的速度要求因此而带来的流线型设计思想外(包括可收放式起落架、闭式座舱、三英寸变距螺旋桨及全金属下单翼),人们已经意识到了火力的重要。他们强烈要求对一战中两挺机枪打天下的局面进行升级。而在此之前,几种在此思想指导下研制的飞机已经先后在美国陆航中服役。包括 P-35、P-36 等飞机。

      但是很快,新的问题出现了:即使比同时期英德两国的战斗机晚列装了将近一年,但还是比它们的性能要差很多。尤其是“喷火”IIC,它比美国的 P-36C 的时速快了近 130 公里。

      经过仔细的研究,美国人发现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发动机的使用。他们的气冷星型发动机成了速度的瓶颈——吸进的空气和它自己的体积对于速度的提升来说成了一堵难以逾越的墙。于是,很快,受到了启发的通用汽车爱利森分公司设计了 V1710-11 型液冷发动机。同时还采用了一台通用电气的涡轮增压器来使发动机散发出更强劲的活力。为了证明改进的效果,他们采用了实验的方式,造出了十几架 XP-37。虽然它们仅被用来做测试用,但收集到的数据被用在了 P-40 的设计上。

      虽然性能比不上英国梅林,但也是一代名发动机的 V1710看起来,问题解决了。但是,虽然 P-40 是如此的便宜,如此的便于形成战斗力,甚至它自身的设计也有可圈可点之处,但是它自身的理念和陆航的战略思想却限制了它的发展。(陆航认为这种战斗机应在 3,660 米到 6,100 米的中空巡航。)而且即使加以改进,涡轮增压机在 P-40 上也显得非常笨重。因此,这样的设计空隙就使得适应高空高速的战斗机有了发展的根基。这大概就是 P-38 诞生的契机。

研制

      应该说 P-38 的诞生还是相当够运气的,它没赶上战争结束,更没有因战争的仓促来临而措手不及。(在美军的几种在产型飞机中,只有 P-38 比“喷火”好些。如果它在不列颠之战中被击败,也许美国人的参战决心会全面动摇的。)尽管它的诞生十分的艰难,但是它仍然是一被渴望来临的希望。

      1941 末年英国引进型的失败经历没能挫动约翰逊及其后来者的信心。他们加紧了工作。并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后努力说服了有关当局将观念——有关 P-38 的——从一种优良的截击机转为在战争中所必需的攻击型战斗机。终于 1942 年 2 月,新型的爱利森 F-5 型(编号 V1710-49/52)发动机问世了,在此基础上研制的 F-10、F-15、型发动机让 P-38 的发展有了新的前景:得以在修改气动外形减少尾颤的同时进一步增加战斗力。至此,P-38 形成战斗力的时机来到了!

试验

P-38闪电式战斗机P-38闪电式战斗机(3)      在经过几个月焦急而兴奋的等待后,1942 年 8 月,在冰岛防御战中,P-38 小试牛刀。一架从冰岛起飞的 P-38 击落了一架福克.沃尔夫的“兀鹰”式轰炸机。这也是陆航对纳粹空军的第一个战果。从那以后,P-38 的航迹就遍布了整个战区。1941 年,于英格兰首次出击,但没有遭遇敌机。1942 年 11 月开始奔波于北非,战果非凡。此后,英美的战略轰炸中,不时可以看到它的身影。1943 年 7 月,有极少量的 P-38 参加了苏联空军。到 1944 年,在亚欧战场,陆航已经有 13 个大队在使用 P-38 战斗机。第 5 航空队前往新几内亚参加对日作战后到 1943 年 11 月,王牌 Richard Bong 少校已经击落 21 架日机,排名第 5 航空队榜首。(见图)战争结束前 Richard Bong 少校已用 P-38 击落了 40 架日本战机。这之前,任何一个指挥官在命令 F-4F 和 F-2A 起飞迎接“零战”时都已经将飞行员的名字勾掉了。但P-38列装之后,情况有了改观。在缺少补给的链式群岛上,正是它大航程大火力发挥的舞台。1944 年春,甚至连中国战场上都出现了它的身影。这种有两个机身的战斗机以续航时间和凶猛的火力分别给它的同类对手——“零战”和 fw190战斗机留下了恐怖的回忆。[2]

性能数据

型号: P-38L

发动机:双发,V-1710-111/173水冷发动机,1475马力

航程:作战:1,770千米 / 运输:3,640千米

巡航速度: 483公里/小时

最大速度: 667公里/小时

升 限: 13,400米

总 重: 5,820公斤

最大载重: 17,600磅(7,940公斤)

长 度: 11.6米

翼 展: 15.9米

机高: 3米

机载武器: 20mm×1,12.7mm×4

机组人员: 1人

服役事件

      第一支使用P-38的部队是美军第1飞行大队。在珍珠港事件后,第1飞行大队加入了驻扎在圣迭戈的第14大队来保卫美国西海岸。

实战应用

      第一种用于实战的P-38是F-4,它由P-38E将机炮换装为照相机而改装成。1942年4月4日它们加入了澳大利亚的第8照相侦察中队。皇家澳大利亚空军在1942年9月之后的一小段时间内使用了3架F-4。1942年5月29日,25架P-38开始在阿拉斯加州的阿留申群岛执行任务。很长的航程使它很适合于参与在这个1200英里(2000千米)长的岛链上空进行的战役。阿留申群岛很不适合于测试新式战机的实战性能,由于恶劣天气和其他原因而坠毁的P-38的数量比被敌机击落的都多。一些P-38的飞行员,在长时间飞行于灰色的天空与同为灰色的海面之间后直接驾驶飞机冲向了海中,直到坠毁之后他们才知道那是水面。1942年8月9日,第11军第343战斗机大队的两架P-38E在执行一次单向航程为1000英里(1600千米)的长距离巡逻任务中,与两架日本帝国海军的九七式水上飞机相遇并将它们击落。它们是第一批被P-38击落的日本战机。

欧洲战场

P-38闪电式战斗机P-38闪电式战斗机      在中途岛海战之后,美国陆航开始派遣战机进入英国参加波列罗计划。第1飞行大队的P-38以冰岛为中转站飞到了英国。8月14日,一架P-38F和一架P-40在冰岛外围执行任务时击落了一架Fw 200。这是第一架被美国陆航击落的德国空军飞机。面对敌人的袭击,P-38有许多次都很幸运地逃脱了。一个典型的例子是:1942年7月,第71战斗机中队的P-38降落在高克希尔(位于英国林肯郡),交接仪式定在8月中期。在交接仪式的前一天,高克希尔遇到了二战中对它的唯一一次空袭。一架德国轰炸机飞到了机场上空,向两条新建跑道的交叉处扔下了一颗炸弹,这颗炸弹正中目标但是没有爆炸,于是这里的战机仍然可以起飞。(有趣的是,那颗炸弹无法被移走,所以在二战期间,盟军战机每次从这里起飞都要经过它。)

      在执行了37次没有与敌人交火的任务后,第1、第14和第82飞行大队加入了在北非的第12军,它是为了完成火炬计划而建立的。1942年11月19日,P-38护卫着B-17完成了对突尼斯的一次轰炸任务。1943年4月5日,第82飞行大队的26架P-38F击毁了31架敌机,它们帮助夺取了制空权。德军内给P-38起的外号为“有叉子形尾巴的恶魔”。P-38在地中海上空也表现得很活跃。

      在德国执行任务时获得的经验显示出,第8空军的重型轰炸机需要远程战斗机来护航。第55战斗机大队的P-38H在1943年9月被送到了在英国的第8空军,第20,第364和第479战斗机大队也很快加入了。

      尽管P-38在北非战场得到了“有叉子形尾巴的恶魔”这样一个令人嫉妒的外号,P-38在德国上空却不那么成功。在北方的高空执行任务时它简直就是一个冰箱,而且它的性能不如Fw 190和Bf 109。P-38在欧洲战场执行高空任务不太成功是因为它的发动机会在高度高于20000英尺时出现故障。发动机经常出现故障的原因被归结为火花塞和其他一些部分出了问题,它们不能使用欧洲经常掺杂雨水的燃油。许多问题都在P-38J上解决了,但是在1944年9月,第8空军所有装备P-38的飞行大队已经全部换装了P-51。第8空军继续使用F-5这个P-38的侦察型机,并且使用得更为成功。

太平洋战场

     P-38在太平洋战场上被应用的最广泛也最为成功,它具有完美的性能和很长的航程。P-38是在美国陆航的战机中击落日本战机最多的。在温暖的热带海域,P-38的机舱没有像在欧洲战场上一样的保暖问题。实际上,因为在飞行中不能随便打开机舱盖(否则飞机会剧烈的颤动),机舱内是很热的。尽管P-38的性能不如零式和其他许多日本战机,它的速度和爬升率给了美国飞行员两个选择:开战和逃跑,而且它那集中的火力对于防护能力很差的日本战机来说是毁灭性的。P-38两具引擎发出的奇怪声音让在南太平洋作战的日本飞行员们又爱又恨。P-38的飞行员们开始竞相击落日本战机。他们完成的任务中包括了二战中最有名的截击:1943年4月18日,美军飞行员驾驶P-38击落了日本海军司令山本五十六的座机。在美国情报部门破译了一则密电之后,情报人员发现山本将会到布干维尔岛的前线视察,于是美军派了16架P-38去打掉山本的座机,整个计划是这样的:先在海平面以上3米至15米的高度低空飞行700千米(435英里)以避免被发现。发现目标后由四架飞机攻击山本座机,其他12架掩护。这群P-38遇到了山本座机和护航的零式战机并与它们交上了火,山本座机被击中,坠入了丛林中。

      1943年3月2日至4日的比斯马海战中, P-38在高空为第5空军和澳大利亚轰炸机与攻击机护航,这次海战对日本人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第39战斗机中队的两位P-38王牌飞行员在这次海战的第二天牺牲,他们是Bob Faurot和Hoyt "Curley" Eason(一个击落了五架敌机的老兵,他教过几百名飞行员,其中就包括理查德·邦格)。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P-38 的航迹就遍布了整个战区。1941年,于英格兰首次出击,但没有遭遇敌机。1942 年11月      开始奔波于北非,战果非凡。此后,英美的战略轰炸中,不时可以看到它的身影。1943年7月,有极少量的P-38 参加了苏联空军。到1944年,在亚欧战场,陆航已经有13个大队在使用P-38 战斗机。第5 航空队前往新几内亚参加对日作战后到1943 年11月,王牌 Richard Bong 少校已经击落21架日机,排名第5 航空队榜首。战争结束前 Richard Bong 少校已用 P-38 击落了40 架日本战机。这之前,任何一个指挥官在命令F-4F和F-2A 起飞迎接“零战”时都已经将飞行员的名字勾掉了。但现在,情况有了改观。在缺少补给的链式群岛上,正是它大航程大火力发挥的舞台。1944 年春,甚至连中国战场上都出现了它的身影。这种有两个机身的战斗机以续航时间和凶猛的火力分别给它的同类对手——零式战斗机和Fw 190 留下了恐怖的回忆。

猎杀山本五十六

      1943年4月13日,日军的一份密码电报被截获,美国海军的密码专家很快将其破解,电报的内容令他们喜出望外,电报称山本五十六将飞往所罗门群岛布干维尔岛的一处前方空军基地,他动身的时间就在五天以后。美军将领认为,派出P-38战斗机击落山本五十六的座机将重创日军。

      当时,唯一可以执行猎杀山本五十六任务的只有P-38“闪电”战斗机,美军第12和339战斗机中队在瓜达康纳尔岛部署有18架P-38。P-38有两大优点使它成为执行此任务的不二机种,第一,它的火力强大,装备四挺.50口径(12.7毫米)机枪和一门20毫米航炮。与二战时的多数战斗机不同,它的枪炮安装在机头的位置,能够对敌人展开迎头的致命攻击;第二,它的航程可以达到1100英里,而瓜达康纳尔岛至拦截点来回的距离刚好接近1000英里,这是决定性的优势。地面人员还连夜为P-38加装了310加仑的副油箱,一切准备就绪!

      根据战斗计划,美军第339战斗机中队中队长约翰·迈克尔少校率领18架P-38参与攻击。托玛斯·小兰菲尔上尉、莱克斯·巴伯中尉、吉姆·迈克兰纳罕少尉和约瑟夫·莫尔中尉被挑选出来驾驶“杀手机”。

为了避免被察觉,美军的P-38需要在距水面三十英尺的高度上向西飞行约五百英里。因为P-38没有空调,低空飞行会使机舱变成“温室”,但飞行员们必须要忍耐。

      情报显示,山本五十六这次乘坐的是一架“贝蒂”轰炸机,他的参谋长会乘坐另一架“贝蒂”轰炸机同行。美国海军的电码译员认为,他的座机会在较大的布干维尔岛顶端对面的巴拉拉伊降落,迈克尔决定在四十英里以外进行拦截。这是一个明智的决定也是一个幸运的决定,实际上山本五十六的飞机飞向了布干维尔岛上的布因。如果迈克尔不做出提前拦截的决定,美国人将会痛失他们的目标。

      任务刚开始,迈克尔的行动小组就遇上了麻烦。迈克兰纳罕的P-38在起飞时一只轮胎爆炸,飞行途中,莫尔的飞机副油箱发生故障,两人被迫退出行动。贝斯比·赫尔摩斯中尉和雷蒙德·哈恩加入到“杀手机”的行列。“猎物”终于出现了!山本五十六的座机成为火力集中点,这架轰炸机着火后坠入丛林,日军后来在布干维尔岛找到了飞机残骸和他的尸体。另一架日军轰炸机也被击中坠入海中,飞行员和山本五十六的参谋长都奇迹般生还。

总体评价

      总的说来 P-38 战斗机是一种强大而成功的飞机,这一点有目共睹。但是万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在我们欣赏了他的战果后,我们来听听当事人对它的评价。

首先是生命力的评价,这是任何一个飞行员对保护自己的座骑的最直观的感觉,而坚固就是它的第一个表现。P-38       战斗机之所以表现的异常坚固得益于它的构造。它的双尾撑结构能迅速吸收异常的震动。它的易损面积由于支撑型的设计而坚固并且多有重叠。这使得炮弹击穿它的油箱并引起燃烧的可能大大降低,而 P-38 的自封式主油箱是和发动机分离装在中间短舱内的,这又加大了它的生存力。

      日本王牌坂井三郎曾认为P-38 是它最不愿意浪费炮弹的对手——太结实了。其次,惊人的战损修复力。战斗机的修复包括重上蓝天和废物利用。由于P-38 的额外设计结构重量很大,即那些不十分重要的设计部件,这让它可以快速拆卸损坏的零件。必要时可以补充其它飞机。P-38 的坚固有很多例子:1944 年4月6日,在一次护航任务中,一架 P-38 和一架 Bf 109 迎面对决并相撞。后者机翼被打掉,当即坠毁。P-38失去了一个尾撑和同侧螺旋浆,但仍然挣扎着返回了基地并成功迫降了;另一个更夸张:一架P-38 飞机冒着密集的弹雨向一艘日本防空驱逐舰扫射并投下了炸弹。但它拉起太晚,翼尖撞倒了桅杆,失去了3 英尺的机翼。当它大摇大摆地降落后,地勤找到了100 多处机枪孔和5处炮弹孔。

      不过即使它是这样的结实,仍然是这样的设计,也给它带来了不少麻烦。短小的机舱没有足够的暖气,使这种高空战斗机内非常寒冷。在长距离的护航中常有驾驶员冻伤和疲劳失去意识的例子。涡轮增压器喷出的尾凝经常暴露它的位置。虽然外形特别——P-51B 和P-47D 经常被当作Bf 109 和Fw190遭到盟军菜鸟的迎头痛击——但这也提醒了敌人在 P-38 发现它们前就做好战斗准备。机动性不好,在接近音速的俯冲中,空气压缩使得拉起失去控制。另外欧洲的鬼天气经常让它的汽化器和涡轮增压器出故障。这些问题是这样解决的:加装聚水器和进气道扩大装置以排除尾凝;加装被动防御报警装置提高警惕;利用发动机的热量提供给驾驶舱;在在副翼上安装液压助力系统。

最后只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闪电”,那就是发动机的致命问题。乍看之下两台发动机似乎提高了生存力,但是根据战后《欧洲战斗机战场战斗数据》来看,只有10% 的飞机能在一台发动机受损后返回。这可能是因为一台机爆燃后会令整架飞机的冷却子系统出故障进而引起全机过热造成的。天知道它的中间短翼为什么供暖不足,毛病却传的那么快。也许有人说10% 的返回也比单发无动力坠毁要好。事实上,P-38 单发失火后爆炸的很快,这意味着那九成的飞行员的损失。而P-39 至少还可以有时间跳伞。这个重大的缺陷甚至引起了第八战术空军司令杜利特将军的忧虑并考虑收回欧洲的P-38。

      其次是使用范围的争论。正像艾瑞克.布朗说的那样,重型战斗机是不适宜同守株待兔的截击机较量的。它适宜的是猎杀活动。

的确在欧洲,即使再坚固,再凶猛的重型战斗机也应尽量避免同德国怪物战斗机们对战。包括Bf 109在内的德机虽然疲态百出,但他们到底是德国人。尤其当万能战斗机P-51 出现后,P-38 应尽快争取“英俊战士”等飞机的岗位以获得更高的战果。战争末期的辉煌胜利掩盖了它的失误。在“野马”、“雷电”和“暴风”各司其职后,“闪电”的大力使用就值得商榷了。“野马”在美军的10,200 场空战胜利中赢了5,000 场,成绩最好;而日间P-38 也有一个记录:1.4 损失/架次,创历史新高。但夜间的“闪电”和“蚊”式战损率都很低。

型号演变

      1939 年 4 月 27 日,航空兵团签订了和平时期最大的驱逐机购买合同。包括 524 架 P-40、13 架 YP-38 以及 13 架 YP-39 的购买要求被写进了合同中。后两种飞机原本都是只打算做驱逐—截击机的。因此开始航空兵团颁布的 P-38 受命研制合格标准是很平易近人的:即在 4,570 米高度上最高时速为 498 公里,爬升到此高度要六分钟。他们没有想到,将来有一天,P-38 可能会长途跋涉一小时,在 6,000 米以上的高空作战。

Y-38

      然而,事实上,陆航在认识上的局限并没有限制住更有远见的设计师们的进一步工作。而且 XP-38(1937 年 6 月 23 日订购原形机时称为 XP-38)最后中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设计师们的进一步努力。因此当 XP-38 最后定型时,它已经拥有了一流的性能:6,100 米的高空中最大时速 664 公里,实用升限 11,600 米,最大时速时续航一小时以上。虽然这些数据还比不上后来的 P-51。但至少在战争初期,它是唯一可能遏制“零战”优势的机种。

XP-38

      虽然战争已经迫在眉睫,但是陆航的思想使得 XP-38 的研究迟迟得不到明确的支持。结果在 1937 年获得原形机订单直到 1942 年,花了五年的时间才形成战斗力!而这其间,对 P-38 的定型起决定性作用的人物是克拉伦斯.伦纳德.约翰逊。经过反复设计研究,最后约翰逊设计出来的飞机其外形不说是惊世骇俗(德国福克 G-1 最早采用尾撑设计),至少也是标新立异的。

P-38闪电式战斗机P-38闪电式战斗机(4)      XP-38 战斗机采用两台爱利逊 V1710-11 型液冷发动机,看样子和海中凶猛的双髻鲨一样丑陋。由于两台发动机的缘故,XP-38 可以将涡轮增压器毫不费力地“扛起来”而不影响整机外形的流畅。因为作为一种大型战斗机,付出功率上的牺牲而取得性能上的平衡,这还是值得的。两台发动机都向内旋转以抵消转矩。而中央短舱内的武器平台由于失去了协调器的约束——20mm 机炮和 12.7mm 机枪——可以肆无忌惮地喷射出一股密集的弹雨。另外,它还是率先采用前三点起落架的飞机之一。这就允许它比老式飞机拥有更高的安全着陆速度,虽然为了保持合理的失速速度还要一个精巧的后退式襟翼系统。

      P-38 的产量增长的很慢。因为一些突发性的事件总在有意无意地干扰着它的适用性试验。首先是 XP-38 于 1939 年首飞时襟翼就出现故障,一个月后,在一次旨在打破记录的飞行中又摔坏了原形机并使人们对这种大型飞机的可靠性产生了怀疑。后来英国又购买了不带涡轮增压器的这种飞机(显然是还未充分认识涡轮增压器的作用,而带有这种机器的飞机又因为美国参战而延迟了交付),结果性能令他们极其失望(当然这是后来的事)。接着又是对选用 37mm 航炮还是 20mm 航炮的不休争执。总之,直到 1941 年 6 月,陆军才战战兢兢地通过了 P-38 列装的建议。随后,P-38 飞机才正式开始交货。

英国的 Lighting MK.I

      在交货后,P-38 又碰到了一些不大不小的麻烦,不过这一回竟是由它那卓越的性能所引起的。P-38 是第一种快得足以碰到空气压缩性问题的陆军战斗机。在高速飞行时引起尾翼震颤令美军中的 P-38 直到 1942 年 2 月以前都不能参加战斗。它们被严格地限制在 562 公里/小时内飞行,等待问题解决后才能参加战斗。

改装

      早期改装的 P-38J"droop snoot"被“探路者”(Pathfinder)P-38 所取代,“探路者”有一个新的加长的圆柱形发动机短舱和半球型的机鼻。这种型号是由洛克希德达拉斯改进中心发展的。"探路者"的机载设备比它的前任更为先进,包括为穿云轰炸准备的"Gee"雷达。

P-38K:P-38E 装备改进型发动机 V-1710-75/77 的实验型,被 P-38L 取代而未投产。

P-38L:P-38J 的改进型,发动机是了艾利森 V-1710-111/113(F30R/F30L),最大输出功率 1,475 马力(1100KW),并且比以前的型号能发出更大的紧急动力。GE 公司的涡轮调节器取代了 P-38J 用的液压调节器。一些 P-38L 也作了类似 P-38J 轰炸领航机的改装,称为“探路者”(Pathfinder)。

      P-38L 是二战末期第一种装备火箭弹的战斗机。一种尝试是在每侧主翼下安装 7 个火箭发射架,后来改为每侧 5 个。这种配置也成为战争的最后几个月生产的 P-38 的标准配备,而且也可以外场安装。

P-38M:在 P-38K/P-38F/P-38L 基础上重新设计的双座夜战型,我认为是最有趣的一种。机头下面有雷达罩,雷达员坐在飞行员的后上方。新同好常以为它启发了 P-61 的设计。战争末期投入使用,主要使用于太平洋战场。

P-49:P-38 的最终改型。不过因与战争末期的残酷条件设计要求相差太远而被淘汰。

F-4:P-38 的第一种照相侦察型。P-38 因其高速度和机头较大的空间也很适合作为侦察机,由 P-38E(F-4) 和 P-38F(F-4A) 改进而来,装有 4 部相机。1942 年 3 月开始交付。

战后情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大裁军,使P-38 没能重披战袍,在朝鲜大有作为。而且当时的作战情况也不需要它作为夜间战斗机出现。总共生产9,923 架,只是潮水般盟军飞机的一小部分。

英国《每日邮报》2007年11月15日报道,一架二战战斗机神秘消失65年后,在英国北威尔士海滩被人们发现。这架“P-38闪电”战斗机当年紧急降落在海滩上,随后被沙石掩埋。

意外发现

      据《每日邮报》报道,被发现的战斗机过去65年间一直被北威尔士海滩上的沙石所掩盖。因此,虽然经常有游客在海滩上堆沙堡、漫步并在附近海域游泳,但并没有人知道战机的存在。 7月,由于海滩地区气候反常,沙石流动频繁,覆盖在战机表面的大部分沙石被风吹落。随后,裸露的战机躯干被前来海滩游玩的一家人发现。

被发现的战机躯干已经生锈,外型采用双引擎设计,结构完整。为了防止战机遭人抢掠,相关部门没有公布发现战机的具体位置。

      起初,发现者误以为这架战机是20世纪50年代使用的无人驾驶飞机。然而,当地一名飞行爱好者看到刊登在报上的战机照片后,认为它的真实身份有待进一步确认,于是与一些美国飞机历史学家取得联系。经专家鉴定,这架飞机其实是二战期间美国生产的“P-38闪电”战斗机。

紧急迫降

      被发现的战机上还有飞机序列号和飞行纪录,上面的信息显示,战机造于1941年,1942年9月27日飞往欧洲西北部执行战斗任务途中迫降在英国北威尔士海滩上。飞行纪录显示,这架战机当时由24岁的罗伯特·弗雷德·埃利奥特少尉驾驶,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起飞。途中,由于战机燃料供应出现故障,埃利奥特被迫把飞机紧急降落在离自己最近的北威尔士海滩浅水区附近。虽然机翼尖端在降落时受损,但埃利奥特成功脱险。

据埃利奥特的家属介绍,3个月后,埃利奥特在非洲突尼斯参加战斗时牺牲,连遗体都没能找到。随着埃利奥特离开人世,战机的下落也无从得知。

“这是一件让我们感到欣慰的事,”埃利奥特现年64岁的侄子说,“我们差不多花了近30年时间找寻叔叔的下落。”

收藏价值

      美国国际历史飞机发现组织还成立了专门小组,研究这架战机的“身份”。主导研究的里克·吉莱斯皮介绍说,经鉴定,这次发现的战机由美国洛克希德飞机公司著名设计师凯利·约翰逊设计。当时,这一型号的战机共有约1万架。到目前为止,这种战机在全世界仅存32架,其中部分只剩下不完整的战机躯干。“这次发现的战机是目前保存下来最早的P-38战斗机,就这点而言,这是一个重大发现,”吉莱斯皮说。研究小组还计划和大英博物馆合作,对战机作进一步研究。

叛逃的P-38

      1944 年 10 月 13 日,一架美军洛克希德 P-38“闪电”战斗机突然降落在意大利米兰附近的荒野中。“闪电”来的是如此突然,德军的防空观察哨和高射炮甚至都来不及做出反应,直到飞行员自己打开座舱盖,高举双手走出飞机,德军才反应过来,他们迎来了一个叛逃者。[3]

      马丁·J·蒙蒂中尉,被认为是二战期间唯一一个叛逃到纳粹德国的美军飞行员,蒙蒂出生于美国的一个极度虔诚的天主教家庭,在这样的环境下,成为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并不奇怪,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蒙蒂与其他许多年轻的天主教徒一样,大量收听了柯林神父的广播布道,并被其夹杂着种族主义、纳粹主义和反共思想的极右翼煽动性言论深深地影响了,从而成为柯林神父忠实的追随者。但这并不影响他加入美军,接受飞行训练并前往前线,毕竟,这是在战争时期获得面包的捷径。

      1944 年 9 月,蒙蒂作为第 126 补充营的一名少尉被调往印度,随时准备被补充到欧洲 P-38 战斗机部队参战。但美军在欧洲西线已取得了绝对的制空权,对补充飞行员的需求并不很大,蒙蒂又过了一阵子无所事事的生活后,才被调到意大利的 Pommigliano,成为第 82 战斗机联队的一名飞行员。与当时许多美国年轻飞行员一样,蒙蒂渴望成为英雄,渴望通过在战场上的表演来证明自己,从而获得女性的青睐,同时也能挣得更多的面包钱,但战局的变化却没给他这样的机会,蒙蒂曾经面见过第 82 战斗机联队联队长埃德温森上校,要求到一线部队与德国人作战,但他的请求被拒绝了。蒙蒂此时的思想非常混乱,他自幼就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国家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但加入美军后又接受了大量反纳粹教育,同时又受到官方和民间大量“非正式”的反苏反共宣传的影响,因此蒙蒂并不知道自己作为一个美军飞行员而存在的意义在哪里,直到有一天,一个念头突然闪进他的脑海:到德国去,加入德军,去和苏联作战。

      有时,想法和机会是同时出现的,不由人有后悔的机会,就在蒙蒂上前线的要求被拒绝后几天,第 354 维护大队的一批新出厂的 P-38 战斗机抵达了 Pommigliano,这些飞机将在 Pommigliano 接受检修,然后分派到一线部队参战。在与地勤人员的闲扯中,蒙蒂注意到一架序列号为 44-23725 的 P-38 F-5E 的侦察型“闪电”的 A1 维护工卡上有个红叉,这表明这架飞机刚完成检修,但需要试飞。这对已下定决心叛逃的蒙蒂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在 Pommigliano 无所事事的他终于有机会独自驾机上天,同时不用担心身边有任何其他美军飞机的干扰。1944 年 10 月 13 日,蒙蒂提出申请,志愿担任这架 P-38 F-5E 的试飞飞行员,并毫无问题地得到了批准。起飞后,蒙蒂立刻调转航向向北飞,希望在飞越前线后找到一个德军机场着陆,但毫无实战经验的他很快就迷航了,视野中看不到一条跑道。蒙蒂陷入了慌乱,虽然是测试飞行,但他的 P-38 携带的燃油仍然够他在空中多逗留一阵,但蒙蒂却急于着陆,因为他不想在空中遇到任何一架飞机,无论是美军的还是德军的。幸运的是,前方不远处一片细长条的草地映入他的眼帘,潜意识告诉他,这是唯一的机会了,蒙蒂立刻降低高度,把飞机安全地降落在了这块草地上。这就是先前出现的一幕,德军士兵围了上来,惊讶地看着这架崭新的 P-38 以及它高举双手的飞行员,直到有人回过神来,将蒙蒂押解到了德国空军主审官汉斯·夏弗(Hanns·Scharff)的办公室。

      汉斯·夏弗是德国空军最出色的审讯官之一,主要负责对美第 8 和第 9 飞行联队的被俘飞行员进行审讯,他是一个很敏锐的人,但也很多疑,但绝大多数经他审讯过的美军被俘飞行员认为夏弗同时也是一个人道的审讯官。当蒙蒂向夏弗说,他想加入德国空军,前往东线对苏联作战的时候,夏弗吃了一惊,这与他审讯过的其他美军飞行员的口径截然不同,作为投诚者,蒙蒂没有携带任何有价值的文件,在言谈中也没有表现出对美国憎恶或反感。夏弗将蒙蒂的案子和上级通气后,得出结论,马丁·J·蒙蒂是一名美国间谍,而不是变节者。但夏弗始终不明白,美军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派出这样一名“间谍”。可以肯定的是,蒙蒂被投入了战俘营。但关于他在战俘营里的表现,却存在多种说法,有的说法是他一直被当作普通战俘关押,直到战俘营被解放,也有资料说蒙迪在战俘营没住几天就被转移到了柏林,在那里,他成为了纳粹的宣传工具,通过广播向美军士兵朗读柯林神父所写的极右翼文稿,而更离奇的说法是,蒙迪在柏林加入了党卫队,后来身着党卫队制服在意大利向美军投降。

      无论蒙迪是否受到纳粹的青睐,他带来的那架 P-38 却让德国技术人员如获至宝,虽然德军也曾缴获过 P-38,但是多少都受到过损伤,而蒙迪带来的 P-38 F-5E 却是一架崭新的,没有任何损伤的好飞机,这架 P-38 F-5E 编入绰号“罗萨琉斯马戏团(Wanderzirkus Rosarius),因专门试飞各国缴获飞机而得名”的德国空军试验飞行部队,以找出在空中对付这种飞机的办法。1945 年 5 月,“罗萨琉斯马戏团”的 P-38 F-5E 在奥地利的雄告(Schoengau)被美军发现,此时,它的机身上满是纳粹空军的标志,鼻轮也严重受损,飞机趴在地上不能动弹,美军并未对这架飞机进行修复,只将其扔进了废品堆。

      马丁·J·蒙迪的故事并未到此结束,他在战后接受了美军军事法庭的调查,讽刺的是,军事法庭仍未能发现蒙迪的被俘实际上是因其叛逃果,因而只给其极轻微的处罚,并恢复了蒙迪的军籍,军衔为列兵,1948 年,蒙迪以上士的军衔退伍。但纸终究包不住火,当时审讯过蒙迪的汉斯·夏弗战后移居美国,在美国,夏弗参加了配合美军调查的一系列活动,在此期间,夏弗指证,马丁·J·蒙迪的被俘完全是其个人的叛逃行为,虽然蒙迪本人并没有向德军提供任何美军机密文件,也没有直接将飞机交给德方,但其的行为却有明确的政治目的。蒙迪退役后,FBI 立刻拘禁了他,罪名是叛国、偷窃贵重军用物资以及参与纳粹宣传,按美国的当时的法律,这足以判其死刑,但在战后美国近乎疯狂的反共浪潮之下,蒙迪的辩护律师以其叛逃的目的不是反美,而是反共为由,为其争取到了减刑,最终,马丁·J·蒙迪被判处 28 年徒刑,并于 1977 年获释。

      整个蒙迪叛逃案,是对美国自身在二战前后对苏联盟友表里不一最直接的证明,也是美国战前对纳粹主义的纵容而酿成的苦酒,蒙迪在战后戏剧性的轻刑和随后的麦卡锡时代,无一不是莫大的讽刺。[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