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
2002年,《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刊期为季刊。
2015年,《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名为《外语与翻译》。
2017年2月,该刊成为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二批认定学术期刊。
《外语与翻译》主要栏目有翻译研究、语言研究、外语教育研究、外国文学研究、翻译理论研究、特稿等。
据2020年第1期《外语与翻译》期刊内页显示,《外语与翻译》编辑部有顾问6名、特约编审1名、特约编委11名、编辑2名。
职务 | 姓名 |
顾问 | 吴元迈、沈家煊、胡文仲、胡壮麟、萧立明、潘文国 |
特邀编委 | 区鉷、申丹、卢丹怀、许钧、朱永生、朱纯深、庄智象、何元健、屠国元、韩景泉、虞建华 |
特约编审 | 王克非 |
编辑 | 彭亚静、易奇志 |
资料来源 |
职务 | 姓名 |
顾问 | 吴元迈、沈家煊、胡文仲、胡壮麟、萧立明、潘文国 |
特邀编委 | 区鉷、申丹、卢丹怀、许钧、朱永生、朱纯深、庄智象、何元健、屠国元、韩景泉、虞建华 |
特约编审 | 王克非 |
编辑 | 彭亚静、易奇志 |
资料来源 |
据2020年5月28日中国知网显示,《外语与翻译》出版文献量6282篇。
据2020年5月28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外语与翻译》出版文献量382篇,基金论文量为213篇。
据2020年5月28日维普网显示,《外语与翻译》发文量1371篇。
《外语与翻译》被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
据2020年5月28日中国知网显示,《外语与翻译》总被下载次数1146860次、总被引次数18650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234、(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156。
据2020年5月28日万方数据服务平台显示,《外语与翻译》被下载量3525次、被引量253次;据2017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外语与翻译》影响因子为0.99(语言学综合刊均影响因子为0.48),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670种)中排第1493名。
据2020年5月28日维普网显示,《外语与翻译》被引量为728次,H指数为8,影响因子为0.0606。
《外语与翻译》刊名由语言学家季羡林题写。
期刊标识
《外语与翻译》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