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接骨丹

大接骨丹

植物界
别称 水冬瓜、接骨丹、叨里木
中文学名 大接骨丹
目录导航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5-8m。树皮灰色;老枝黄灰色,有长椭圆形皮孔及半环形的叶痕。叶互生;叶柄长约5cm,基部扩大成鞘包于枝上;叶片膜质或纸质,阔卵形或近于圆形,长6-15cm,宽5-15cm,有裂片5-7,裂片的边缘有齿牙状锯齿,掌状脉5-7条,达于叶缘,在两面均凸起。总状圆锥花序顶生,下垂,雄花序长5-30cm,密被短柔毛;雄花的花萼管倒圆锥形,裂片5;花瓣5,长圆披针形,先端钩状内弯;雄蕊5,与花瓣互生;花盘垫状,圆形,中间有3枚退化花柱;花梗纤细,近基部有2枚长披针形的小苞片;雌花序较长,常达35cm;花萼管状钟形,裂片5,披针形,无花瓣及雄蕊;子房倒卵形,3室,与花萼管合生;花梗细圆柱形,有小苞片3。果实核果状,卵形,直径4mm,药柱宿存。花期4月,果期6月。

生长环境

主要价值

栽培于村边路旁,或林缘。

基本信息

采集

【别名】 水冬瓜、 接骨丹、叨里木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orricellia angulata Oliv.var.intermedia(Harms) Hu[T.inetrmedia Harms ex Diels]

【来源】为山茱萸(叨里木科) 鞘柄木属植物裂叶鞘柄木 Torricellia angulata Oliv.、 齿裂鞘柄木T. angulata Oliv. var. intermedia(Harms ex Diels) Hu 及 鞘柄木 T. tiliifolia (Wall.) DC.,以根皮、叶及花入药。根及叶全年可采,剥取根皮,洗净晒干或鲜用。鲜用最佳。夏季采花,阴干。

【性味归经】苦、辛,温。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祛风利湿。根皮、叶:用于风湿关节痛 ,产后腰痛,慢性肠炎,腹泻;外用治骨折,跌打损伤。花:治血瘀经闭。

【用法用量】根皮、叶3~5钱;外用适量,鲜根皮捣烂敷患处。花每用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大接骨丹 (《云南中草药》)

【异名】水东瓜、水五加(《贵州民间方药集》), 水冬瓜、接骨草树(《云南中草药》), 清明花(《贵州草药》)。

【来源】为 山茱萸种植物齿叶叨里木的根、花、叶。

性味

秋季采叶,夏季采花,冬季挖根。

功用主治

《云南中草药》:"苦辛微麻,平。"

用法与用量

活血祛瘀,舒筋接骨。治骨折,跌打损伤,干血劳伤,扁桃腺炎,哮喘。

①《贵州民间方药集》:"根:捣烂外敷,消伤肿,接骨;浸酒内服,可舒筋活血。"

②《贵州草药》:"根皮、花、叶:调血,接骨,补虚,解热,平喘。治骨折,妇女干血痨,扁桃腺炎,哮喘,跌打损伤。"

选方

内服:根、花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研末吹喉。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