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第一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环境美好的省级示范学校,武汉市绿色学校(正在申报湖北省绿色学校),全国GLOBE学校。在努力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积极开展"绿色教育"。学校新教学综合大楼建成以来,开辟了“环保活动室” 、 “地学活动室” 、 “生物标本室” (内陈设有大小死婴各一具)、 “GLOBE学校学生活动室”、 “GLOBE气象观测站”等绿色教育场所。“绿色教育”方面,开设“绿色教育”选修课、活动课。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科渗透。学生教师所写论文及调查报告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奖项。
武汉市第一中学创建于1931年,1953年被定为中南行政区重点中学,行政区撤销后于1954年定为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文革期间取消重点,1984年重新被确定为省重点中学,2000年经评估被认定为省级示范学校,2002年,被列为武汉市首批“市区共建共管示范学校”。
学校老校区位于汉口民主一街187号。去年8月,学校搬入位于红旗渠路、占地115亩、比老校区大4倍的的校区。总建筑面积达4.32万平方米,地域宽广、设备先进、绿洁亮美,构成了新校区的风格;现代化、数字化、国际化融为一体的构架,高雅、壮观融为一体的气派,打造了江城中学校园的极致。
学校现有三个年级,共49个班,年招生规模900人,在籍学生2800人,师资力量雄厚,拥有高级教师106名,30-4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 75%以上。教师中有省名师1人,市“十大名师”2人,特级教师11人,湖北省骨干教师9人,市学科带头人9人,区学科带头人46人,市优秀青年教师5 人,区优秀青年教师28人,高级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9%以上。
近几年,武汉一中高考成绩一般都能达到过重点线50%,过本科线90%的优异成绩。2005年高考上重点人数达212人,保优率居省示范校第三;文科上重点人数全市第三;理科630分以上的7人,居全市第四。有丁勐、敖梦麟、崔蕴潇三位同学达到北大、清华分数线,获得2004-2005年高中教育教学特殊贡献奖。 武汉一中2006届态势喜人:高三二月调考成绩斐然。文理科上重点线人数居江北第二,文理科最高分均居江北第一。 学校学科竞赛的成绩显著。2005年高二年级秦昊同学获得信息学全国一等奖。学校2005年度共22名学生获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全国联赛的全国一、二、三等奖;还有近 60人次获湖北赛区一、二、三等奖。
学校强调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使学生个人特长得到最大限度的个性张扬,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2005届学生刘黎设计的“电热水器外桶”获得专利,并已转让给企业生产。2006届孙巍、陈卉同学参加乐高杯大中华机器人比赛代表队代表武汉市赴日本大坂参赛,获得优胜奖。在“田径项目传统学校”的基础上,学校将武汉市篮球学校的优秀队员引入进来。每年向高校输送的优育、艺术及科技获奖等方面的特长生数十人。每年均有2-3人达到飞行员录取标准。2009届学生熊义鸿、熊之光两位同学荣获武汉市优秀青年称号。2009届学生汤猛同学荣获全国优秀青年称号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100所中学生毒品预防教育活动示范学校、全国勤工俭学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校园管理先进单位、湖北省“五四红旗团委”、湖北省现代教育技术优秀实验学校、湖北省“教科研50强学校”、武汉市办学水平先进学校、武汉大学优质生源基地、2004—2005学年度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特殊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一、建立健全的"绿色教育"领导班子,确保"绿色教育"的顺利进行。
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做好每一件事情的保障。武汉一中“绿色教育”领导班子由党委书记担任组长,校长担任付组长,教导主任、政教主任担任组员。定期招开领导班子和骨干教师碰头会,随时了解“绿色教育”进展情况,指导"绿色教育"的落实,安排大型"绿色教育"活动,落实“绿色教育”基金。
二、建立活动基地,完善活动室设备及更新,为学生“绿色活动”提供方便。
为更好地保障“绿色教育”的实施,我校购置了先进的设备,建立了一流的活动室。如环保活动室的TSP采样泵、NOX、SOX采样泵、721A型分光光度计、声级计、PH笔等。GLOBE学校的百页箱、雨星器、计算机、照相机、有关水、土壤、生物调查设备应有尽有。
三、积极开展科学活动,促进"绿色教育"的发展。
学校充分利用领导重视,设备齐全这一特点,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利用骨干教师的力量,每周一、二下午和每天中午向学生开放活动室。供武汉市研究性学习的东风,开展了大气、噪声、水体、生物(武汉市的绿化)等多项调查研究活动。请国内外著名人士来校讲学,利用环境节日和纪念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四、积极进行"学科渗透",推进素质教育的进行。
目前,我校教导处将学科渗透“绿色教育”作为一项检查教师教学的指标。要求相关学科中的地理、生物、化学、物理等,必须进行学科渗透,并写好教学体会和论文。教科室每学期对学科渗透进行考核。
五、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营造美好的育人环境。
武汉一中虽地处闹市区,但能做到闹中取静。校园内草坪常青,四季花果不断,立体绿化、屋顶绿化成果显著。各班垃圾分类回收,既清洁了环境,又为“绿色教育”提供了一定的资金。
武汉一中“绿色教育”已初具规模。在武汉市已取得一定成绩。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我们的“绿色教育”一定会做得更好。
每到新学期,关于学校乱收费的举报就多起来。市、区两级教育监察部门都没有接到一起反映武汉一中乱收费的举报。市政府教育督导室有关人员对一中创省级示范学校进行初评时发现,一中的“零举报”现象背后,是上上下下都把心思放在教育教学上。武汉一中拥有年创利百万元、在全省数一数二的校办企业,但学校几位领导却没有一个人兼任企业“经理”。校长汪祖吉说,“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在学校是天经地义的事。学校天天盘钱、讲钱,哪会有心思研究、指导教学。
另一个瞩目的现象是,从校党委书记到一般中层干部,人人都上讲台。党委副书记库路承担高一和高三年级的政治课教学。她说,学校领导不上讲台教书,就不能直接掌握师生们的动向,不能据实制订服务教育教学的措施。
校领导以身作则、实实在在地办教育,教师个个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节课。最近几年中考,一中在几所著名重点高中里录取分数线都是最低的,但毕业生的保优率、提高面都不亚于其他学校。一些学校到一中“取经”,一中的接待人员总是说:没什么,就是老老实实按规律办教育。“备、教、改、导、析”是教学五大环节。一中近半数老师拥有高级职称,但备起课来的认真程度令人咂舌:即使同一节课上过十年二十年,老师还是先备课再上讲台,而且常有创见。个人备课后,还要集体备,相互指正提醒,以保证教给学生的都是“精品”。重点高中的学生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一中仍明确规定:老师布置的正式作业必须亲自批改、集体评析。老师们说,没有扎实的基础,就立不起创新的大厦。“终身从教就要终身受教。”一中教师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有的老师全译了《唐诗选》 ;有的老师把教材上所有的习题做了一遍……看似平凡的小事,但只要有利于教学,老师们都扎扎实实地去做。而对自己再好的事如“有偿家教”,因与教学发生矛盾,一中老师绝不涉足;对学校再有经济利益的事,如出租门面等,因为可能影响教学,学校坚决封闭。
前几年高考取消了生物科,但学校坚持开齐开足所有国家规定课程,非高考科目老师做出成绩同样大张旗鼓宣传奖励。现在,吴建阶把一节“遗传与变异”课上到全省。去年,一位市领导到一中看望教师,临时要求听一节音乐课,45分钟下来,他说“得到了一次美的享受”。只唯实,只唯教,武汉一中不断收获,不仅是各类学科竞赛和高考,一中的学生在大学也表现出不凡的素质和创新能力:九四届保送上北大的撒贝宁(目前硕士在读),最近成为中央电视台新栏目《今日说法》的特聘主持;学生朱正元保送复旦大学后,又代表中国获得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赛特等奖。
长江日报对武汉一中现在的高一学生来说,他们今后从高中毕业的门槛可能是全市最高的。因为其他学校的高中生只须参加学校组织的会考及格就可以拿到毕业证,而他们则需要拿到三个合格证。记者从武汉一中了解到,该校自去年秋季起开始从高一年级实施素质教育合格证制度。3年里,学生必须拿到“行规合格证”、 “学业合格证” 、 “特长合格证” ,才能领取高中毕业证。拿到“行规合格证”,学生必须要做到“学习规范”和“行为规范”。“学习规范”考核指标包括制定学习计划、独立完成作业、诚实应对考试、课外主动学习、重视实践技能等;“行为规范”包括遵守校纪、文明守礼、道德修养、言行举止等方面。为此,武汉一中还专门制定了“学生德育规范量化评分表”,据此给学生打分。
学生要拿到“学业合格证”,必须在分文理科之前考过高中所学的13门科目。凡是报考理科的学生要严格考核政治、历史、地理等文科课程;报考文科的学生要严格考核物理、化学、生物课程;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等科目也要及格。每位学生在特长方面通过学校认定或考核,则颁发“特长合格证”。学生参加校级及以上竞赛、活动、运动会等获奖,则认定特长合格。凡是没有获奖者则由学生根据个人发展形成的特长,在高二下学期,由个人提出申请,学校组织考评小组考核。校长叶柏林介绍,按现行高中毕业政策,学生只须参加学校组织的学科科目会考,及格就可以毕业,但会考只是考核一个合格高中毕业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并不能包括一个高中生应受教育的全部。叶柏林告诉记者,不管这些学生今后能不能考上大学,学校这种做法对他们的终身发展都是有益的。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
学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