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子交易合同的标准化:电子交易合同的标准化指的是除价格外,合同的所有其他条款都是预先规定好的,具有标准化的特点。这种标准化的电子交易合同一经注册,便成为仓单。
(二)双向交易:指的是投资者可以通过对仓单的低价位买入,高价位卖出获利;也可以高价位卖出,低价位买入获利。交易方式更加灵活,增加交易机会。
(三)对冲机制:对冲机制指的是对电子化合同采取反方向的操作,达到解除履约责任的目的。
(四)当日结算制度:每日对投资者账户进行核算,避免债务纠纷,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五)保证金制度:保证金制度是指对交易双方冻结适当的保证金,以达到保证合同履行的目的,同时起到资金的杠杆作用,充分利用资金。
(六)T+0交易制度:就是当天就可以对订立的合约进行转让处理,当日获利,当日就可以对冲平仓,充分利用资金,同时减轻长期持仓带来的风险,操作机动灵活。
新加坡今天宣布将推全球性实物黄金合约,作为上海的强劲对手,向其成为亚洲黄金流转中心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亚洲将在全球黄金定价权中拥有更大影响力。6月25日,在新加坡召开的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年度论坛上,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宣布将在2014年9月启动黄金现货合约,以建立一个更加透明的定价形式。参加此次论坛的上海黄金交易所(SGE)主席许罗德表示,中国自身应该拥有黄金定价权。
对此,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6月26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亚洲黄金的需求量、生产量和交易量在世界中占有很大比重,希望在贵金属定价权中取得一定地位顺理成章。亚洲内部在黄金定价权方面是竞争与合作并存,应共同发展,提高影响力。“作为黄金交易基准的伦敦定盘价影响力在减弱,新兴市场在抢占市场份额。”方达汇市首席分析师章大卫告诉记者,亚洲地区的贵金属价格能更好地反映本地市场动态变化,但是否有影响力还取决于市场交易量的大小。
亚洲地区之所以希望主导黄金定价权首先源于市场自身需求。亚洲是全球黄金消费、生产和交易量最大的地区,而且消费和交易量在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黄金消费需求增长32%至1066吨,为全球最大黄金消费国,位居第二的印度为975吨,两者占全球黄金消费总量的50%以上。中国黄金产量已连续7年世界第一。在消费和生产增长的推动下,亚洲黄金交易量不断增长。据世界黄金协会估算,2013年亚洲黄金交易占全球交易总量的63%,高于2010年的57%。渣打银行金属交易全球主管杰瑞米·东(Jeremy East)表示:“为什么一个国家进口黄金要采用伦敦或美国的基准价格?为什么他们不能有自己的基准价格?”
与多数商品通过期货交易不同,黄金市场主要是现货市场。目前,全球现货黄金交易的价格主要依据伦敦黄金定盘价,该定价机制存在近100年。在伦敦,每天上午10时30分和下午3时,巴克莱银行、德意志银行、汇丰银行、加拿大丰业银行和法国兴业银行(601166,股吧)等五大行都会举行会议来决定基准价。不过,2014年初,德意志银行宣布将不再参与伦敦金融市场中黄金和白银的定价,并将出售定价席位。关于德意志银行退出的原因,一方面是黄金定价已无利可图;另一方面是德国、英国和美国监管机构正在就五大行涉嫌操纵黄金价格进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