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文名 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经营范围 化学制品制造业
外文名 QingHaiSaltLakeIndustryGroupCo.,Ltd
员工数 约6400人
董事长 王兴富
股票代码 000792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630000226593742J
目录导航

发展历程

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公司前身为青海钾肥厂,1996年作为青海省的首批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进行了公司制改造,更名为青海盐湖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集团实行母子公司的组织结构,与所属各公司之间为资产纽带关系,各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集团公司是决策和资产中心,各公司是成本和利润中心。盐湖集团1997年将氯化钾生产经营主业重组为青海盐湖钾肥股份有限公司,“盐湖钾肥”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1998年公司成功地按照“加强控制、加快发展”的工作思路,实现了三年扭亏目标。

公司上市

2007年11月29日,中国证监会批准了盐湖集团收购数码网络整体上市方案,“盐湖集团”股票于2008年3月11日复牌上市交易。公司的注册资本为30.6762亿元人民币,现有职工9400人。现全集团有5个控股子公司,3个分公司,5个全资子公司,3个参股子公司,1 个国家级技术中心。集团现拥有230万吨钾肥生产能力,资产总额达到226亿元。

作为国内首家大型钾肥工业生产企业,地区的艰苦性,企业代表行业的唯一性和钾资源的集中性,构成了企业的鲜明特征。经过多年的发展,盐湖集团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集科研开发、生产经营、化工产品生产、后勤服务、建筑安装、工程监理、酒店和物业管理、百货、资本运作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集团公司。

生产经营情况

1996年盐湖集团研制成功了反浮选冷结晶技术,1996年年实施了40万吨扩能改造,使盐湖集团氯化钾生产能力达到50万吨,实现了盐湖集团发展的第一次飞跃。2000年,青海100万吨钾肥项目被列为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首批十大项目之一,也是十大项目中唯一一个产业化项目。2000年5月开工建设,2005年生产钾肥90余万吨,2006年实现达标、达产,产量达到105万吨。2007年盐湖集团生产氯化钾195.98万吨,销售钾肥186万吨,实现氯化钾销售收入36亿元,全集团实现利润20亿元,全集团上缴税金4.2亿元。2009年盐湖集团生产氯化钾222万吨,销售钾肥208万吨,实现氯化钾销售收入55亿元,全集团实现利润28.98亿元,全集团上缴税收6.8亿元(不含增值税)。

技术进步情况

企业多年成为青海省支柱企业;“盐桥”牌注册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国家质量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盐桥”牌钾肥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专利----反浮选冷结晶技术获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金奖;水采船制造技术获得国家重大技术成果奖,该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盐湖集团被认定为“中国钾肥制造行业排头兵企业”,荣获2009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496名,中国企业效益200佳第83名,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第34名。所属“盐湖钾肥”进入上市公司综合业绩前30名企业并已连续10年进入上市公司50强,荣获第十届中国上市公司金牛奖百强、A股市值百强、股东回报百强,中国上市公司金牛奖百强评选十周年特别奖基业长青奖,中国化肥企业100强,中国A股公司最佳投资者关系管理百强;企业继续成为青海省财政支柱企业、青海省优秀企业、青海企业50强、青海省最具影响力十大诚信单位、循环经济项目建设先进单位, 国际信用企业、百万吨钾肥产品综合利用优秀项目、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十年成就奖,在全国化肥行业效益十佳企业中名列第二;青海省安全生产管理先进企业、海西州安全生产月活动先进单位、青海省安康杯竞赛活动先进单位、2008年度外经贸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2009年度青海省保增长促发展先进企业、2009年度青海省工业投资贡献奖、2009年度青海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先进企业、2009年度海西州环境保护先进单位、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奖。

综合项目建设

盐湖集团已成为中国的钾工业基地,已经开工建设的盐湖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一、二期、金属镁一体化工程,将实现盐湖资源与天然气资源、煤炭资源的结合,使产业链自然延伸,无污染、无排放,实现钾盐向钾碱、无机向有机、有机向精细化工、化工行业向有色金属行业的跨越,实现盐湖资源的深度开发、综合利用、循环利用。 (一)盐湖综合利用一、二期项目建设情况 “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盐湖集团投资130多亿元,分两期建设盐湖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装置包括:66万吨尿素/年装置、22万吨/年PVC装置、 20万吨硝酸钾/年装置、13万吨氯化铵/年装置、7万吨/年碳酸钾装置、10万吨甲醇/年装置、10万吨烧碱/年装置、6万吨氢氧化钾/年装置(固状片碱),空分装置,配套建设供热中心、1万吨碳酸锂/年装置、10万吨/年装置ADC发泡剂、5万吨/年装置乌洛托品、5万吨轻质氧化镁、20万吨硫化碱。项目建成后可增加年销售收入(含税)45亿元,年利润总额11亿元。 综合利用一期项目已经建成,正进入试运行阶段。综合利用二期项目已于2008年开工建设,项目计划2010年年底建成,2011年8月投料试车。 (二)盐湖资源综合利用金属镁一体化项目 项目总体规划建设规模为:40万吨/年金属镁、240万吨/年甲醇、240万吨/年MTO制烯烃、40万吨/年丙烯、200万吨/年聚氯乙烯、200万吨/年纯碱、240万吨/年焦炭、200万吨电石、10万吨氯化钙项目及配套相应的供热中心。总投资约600亿元,全部建成后,可实现产值近400亿元,由于规模宏大,跨行业、跨地区、关联度高、根据现实条件与可能,采取分步实施的建设。 其中启动项目规模为:10万吨/年金属镁、100万吨/年甲醇、10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50万吨/年聚氯乙烯、100万吨/年纯碱、240万吨/年焦炭、40万吨电石、10万吨氯化钙项目及配套相应的供热中心。项目总投资199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98亿元,利润25亿元,总投资收益率达17.34%。 工程筹备工作基本就序,完成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环境评价报告、安全影响评价报告、水资源论证报告、地震评价报告;召开了项目土地征用预算会;完成了由省工行、省建行、省中行、省开行、省农行组成的银团贷款的上报工作;委托有关公司进行电解金属镁技术资料转化和基础设计;委托青藏铁路公司牵头,进行了园区铁路支线规划设计工作;委托有关公司对原5万吨装置一次优化设计达到10 万吨规模;委托兰州铁路设计院对现场进行了踏勘,35KV供电线路已完工;引进了先进金属镁技术;引进了法国PVC项目工艺技术;引进了国外大型密闭电石炉;与海西供电公司签订了高压供电合同;供热中心建设、设计招标工作正在抓紧准备;由海西州政府、格尔木市政府、盐湖集团三家共同出资建设的金属镁一体化项目园区至格尔木道路已完成12公里修建;完成了连接化工一、二期跨铁路管廊桥工程设计、 330千伏变电站建设方案工作。各项工作正有序进行中,项目计划2012年年底建成,2013年进入试车阶段。7月27日举行了金属镁一体化项目开工典礼,项目已全面进入建设阶段。 上述综合利用项目建成后,届时盐湖集团资产总额将突破450亿元,按现行价格计算,年销售收入可突破300亿元以上,年利润70亿元左右,可提供劳动就业岗位2万人,为国家和地方实现各种税收30亿元左右。 [发展蓝图]青海盐湖中蕴藏着丰富的钾、镁、钠、锂、硼等资源,潜在经济价值达12亿元。做为柴达木盆地循环经济试验区的龙头骨干企业,省委、省政府已把盐湖资源的综合开发放在了突出位置,优先发展,重点建设,着力推进,盐湖集团将立足盐湖资源的开发,依托柴达木盆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做好钾、钠、镁、锂等资源的综合利用。通过多种矿产资源的结合,建设具有地方资源优势、技术先进成熟、市场容量大、发展前景好、竞争力强的大型项目。未来10年的主要发展目标是建成三大基地,即:大型钾工业基地、大型镁工业基地、大型氯碱工业基地。形成五大为业群: 具体项目包括: 钾盐产业群—氯化钾、硝酸钾、碳酸钾、氢氧化钾; 钠盐产业群—纯碱、烧碱、氯酸钠; 镁盐产业群—金属镁、氧化镁、氢氧化镁; 气盐产业群—聚氯乙烯、甲醇、尿素、乌洛托品、ADC发泡剂; 锂盐产业群—碳酸锂、金属锂、氢氧化锂。

企业业务

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次氯酸钠、甲醇、电石、液氧、液氮、液氩、二氧化碳、粗苯、镁、煤焦油、硫磺、偶氮二甲酰胺、硫化碱、硝酸钾、氢氧化锂、氯化锂、丁烷、戊烷、丙烷、液氯、液氨、液化石油气、乌洛托品、硝酸钠、金属锂、盐酸、硫酸的销售(许可证有效期至2019年12月20日);氢氧化钾、碳酸钾、聚氯乙烯、天然气乙炔、氢氧化钠、合成氨、尿素、甲醇、酸回收、空分、氯乙烯、盐酸的制造和销售。

企业规模

职能部门

办公室、财务部、党群工作部、证券部、研发中心、监审部、法律事务部、人力资源部、企业管理部、保安部、外事工作部、工程预算部、安全环保部、生产部、档案与信息部、技术部、工程项目部、招投标部。

全资子公司

青海新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青海金世纪工程项目管理公司、青海盐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分公司

青海盐湖化工分公司、青海盐湖采矿服务分公司、青海盐湖综合开发分公司。

控股子公司

青海盐湖钾肥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盐湖镁业有限公司。

参股公司

中化山东肥业有限公司、青海盐云钾盐有限公司、青海盐湖发展有限公司。

公司业绩

2017年10月30日,盐湖股份发布2017年三季度业绩公告称,2017年前三季度净亏损8.59亿元,2016年同期盈利2.6亿元;营业收入为76.49亿元,较2016年同期增4.96%;基本每股亏损0.3084元,上2016同期盈利0.1401元。[5]

2021年10月27日,披露三季报,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6.36亿元,同比下滑27.44%;净利润16.01亿元,同比增长117.56%。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37.15亿元,同比增长75.41%。[6]

2022年4月,盐湖股份发布公告称,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收76.17亿元,同比增长152.5%;净利润34.97亿元,同比增长340.91%。2021年实现净利润44.78亿元,同比增长119.58%。[7]

2022年10月27日,盐湖股份公告,2022年前三季度营收235.42亿元,同比增长118.01%;归母净利润120.82亿元,同比增长225.20%。其中,第三季度营收62.38亿元,同比增长34.55%;归母净利润29.25亿元,同比增长82.69%。[8]

企业管理

王兴富: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汪贵元: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监事会主席。

谢康民: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方勤升: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工会主席。

张生顺: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

李浩放: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

吴文好: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

张荣祥: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

马宏义: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

主要荣誉

社会荣誉

中国企业形象AAA级单位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企业

青海省财政支柱企业

国家级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内的龙头骨干企业

国家第三批创新型企业[3]

榜单排名

2017年1月3日,2016中国上市企业市值500强榜单出炉,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294。[9]

2022年5月12日,《2022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发布,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1721名。[10]

企业合作

2021年12月13日,盐湖股份与国轩高科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合作拟设立合资公司分别用于生产磷酸铁锂等正极电池材料和储能电池,双方将在镁铝、镁锂合金等新材料领域开展合作。[11]

企业事件

2021年10月27日,深交所向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出监管函:你公司2021年10月13日披露的《关于子公司青海盐湖能源有限公司涉嫌非法采矿事项的公告》显示,你公司全资子公司青海盐湖能源有限公司历史上在未取得探矿证、采矿证的情况下实施违法采矿行为,于2020年10月8日收到海西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关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告知函》,海西州人民政府(赔偿权利人)将依据生态损害评估鉴定结果,与涉及的相关企业开展损害赔偿磋商(诉讼)工作,实际缴纳的赔偿金可能超过你公司已计提的环境治理恢复基金金额。相关事项可能导致你公司遭受重大损失或承担大额赔偿责任,你公司未对该事项及时履行相关临时信息披露义务。监管函指出:你公司的相关行为违反了本所《股票上市规则》第1.4条、第2.1条、第11.11.3条的规定。本所希望你公司吸取教训,及时整改,严格遵守《证券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本所《股票上市规则》《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的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杜绝此类事件发生。[4]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