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供销合作社始建于1949年,现隶属于聊城市委、市政府直接领导,担负着全市供销社的指导、服务、协调、监督管理和服务“三农”的任务。辖八县(市、区)供销社,拥有209个企事业单位,其中基层供销社116个,总资产24亿元,干部职工3.3万人,在县、乡、村拥有各类经营服务网点4857个。市供销社直属单位有聊城市新兴棉花储备有限公司、市光明医疗集团、市棉麻公司。[1]
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供销合作社发展战略和规划,指导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
参与组织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构建面向专业合作组织的服务平台;
指导社有企业和基层社开展农业产资料经营、农副产品购销、日用消费品经营、烟花爆竹经营和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等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建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综合开发等工作;
受市委、市政府委托,承担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和防汛救灾物资等储备商品的管理;
维护供销合作社及其社员的合法权益;
代表本区域供销合作社参加上级社的活动,组织开展与国外合作组织之间的交流活动。
聊城市供销合作社在市委、市政府及上级社的领导下,在减债减负、处置经济转轨遗留问题的同时,努力探索并逐步明确新时期定位和发展途径,从启动农村现代流通到建设“一个网络、两个平台”,继而不断拓展经营服务领域,直至2007年省政府出台鲁政发[2007]64号《关于加快供销社改革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2009年国务院出台国发[2009]40号《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特别是市供销总社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以来,全市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步伐加快,成效凸显。全市有35%以上的基层供销社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为农服务功能明显提高。在县、乡、村建设的供销超市、连锁店、农家店已覆盖全市所有乡镇驻地、80%以上的村。在全市2000人以上的大村建设经营性与公益性融为一体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34处。建设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30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10处。全市供销社参办、领办各类专业合作社98个、各类行业协会169个,组织带动农民近百万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