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背条跳树蛙
拉丁名:Chirixalusdoriae
英文名:Dorsal-stripeSalientTreeFrog
属中文名:跳树蛙属
国内分布:云南、海南
国外分布:缅甸是否药用动物:否
是否经济动物:否
编号: | 5014 |
拉丁目名 | ANURA |
中文目名 | 无尾目 |
中文科名 | 树蛙科 |
拉丁科名 | Rhacophoridae |
中文属名 | 跳树蛙属 |
拉丁属名 | Chirixalus |
拉丁种名 | doriae |
定名人 | Boulenger |
年代 | 1893 |
中文名 | 背条跳树蛙[1] |
原始文献 | Ann,Mus,Civ,Stor,Nat,Genova,(2)13,341 |
模式产地 | KarinBia-po,缅甸 |
生境 | 中山地带,芭蕉树下或山边草间,稻田边草丛中 |
海拨上限 | 1620 |
海拨下限 | 1050 |
国内分布 | 海南,云南 |
资料来源 | 中国珍稀及经济两栖动物 |
栖息于海拔1050-1620m低中山地带,芭蕉树下或山边草间、稻田边、草丛中。
夜晚发出“噔、噔、噔”声。
云南、海南有分布。
两栖类→无尾目→树蛙科→跳树蛙属
雌蛙体长28mm左右,雄体略小。头长略大于头宽;吻短而钝,吻棱明显;舌大;背部皮肤光滑,有细痣粒。液浸标本为红棕色,背部及体侧有5条深色纵纹;前臂及股胫部有黒横纹;腹部白色。雄性有单咽下外声囊,有雄性线。蝌蚪液浸标本灰棕色,背部无斑点,尾末端尖细而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