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两栖纲 Amphibia
目:无尾目 Anura
科:锄足蟾科 Pelobatidae
属:齿蟾属 Oreolalax
种:峨眉齿蟾 O. omeimontis
拉丁目名:ANURA
中文目名:无尾目
中文科名:锄足蟾科
拉丁科名:Pelobatidae
中文属名:齿蟾属
拉丁属名:Oreolalax
拉丁种名:omeimontis
定名人:(Liu et Hu)
年代:1960
中文名:峨眉齿蟾
原始文献:Scientia Sinica, 9:767
模式产地:四川峨眉山
生境:山溪附近
海拨上限:2000
海拨下限:2000
国内分布:四川
特有:y
资料来源:中国珍稀及经济两栖动物
峨眉齿蟾 - 简介
雄蟾体长约51毫米,雌蟾体长56毫米左右。头扁平,宽略大于长;吻端圆;瞳孔纵置。皮肤粗糙,背部密布疣粒;腹面光滑。体背灰棕色或棕褐色,眼间有“?”形斑;腹面紫灰色。四肢背面有明显的横纹。雄蟾胸部疣1对黑刺团。繁殖期6-7月,雌蟾产卵183粒左右。我国特有,仅分布在四川峨眉、洪雅,栖息在海拔1050-1800米的山区溪流附近,以苔藓、腐殖质为食。
雄蟾体长约51毫米,雌蟾体长56毫米左右。头扁平,宽略大于长;吻端圆;瞳孔纵置。皮肤粗糙,背部密布疣粒;腹面光滑。体背灰棕色或棕褐色,眼间有“?”形斑;腹面紫灰色。四肢背面有明显的横纹。雄蟾胸部疣1对黑刺团。繁殖期6-7月,雌蟾产卵183粒左右。我国特有,仅分布在四川峨眉、洪雅,栖息在海拔1050-1800米的山区溪流附近,以苔藓、腐殖质为食。
发布在《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