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额鸦雀

黄额鸦雀

中文名 黄额鸦雀
鸦雀属
目录导航

介绍

  黄额鸦雀,栖于海拔1700~3500米的混合林地及云杉或桧树林的竹林密丛。20~30只鸟结成大群。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物种信息

  黄额鸦雀

  黄额鸦雀 Fulvous Parrotbill

       中文名:黄额鸦雀

  物种分类:雀形目> 莺科 > 鸦雀属

  PASSERIFORMES > Sylviidae > Paradoxornis fulvifrons科学分类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鸟纲 Aves

  目: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鶲科 Muscicapidae

  属:鸦雀属 Paradoxornis

  种:黄额鸦雀 P. fulvifrons

  二名法: Paradoxornis fulvifrons (Hodgson)

  学名:Paradoxornis fulvifrons

  拉丁目名: PASSERIFORMES

  拉丁科名: Muscicapidae

  拉丁亚科名: Timaliinae

  中文亚科名: 画眉亚科

  拉丁属名: Paradoxornis

  拉丁种名: fulvifrons

  中文名: 黄额鸦雀

  命名人 (Hodgson, 1845)

  迁徙:留鸟

亚种

  黄额鸦雀

  黄额鸦雀藏南亚种(学名:Paradoxornis fulvifrons albifacie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云南西北部丽江山脉。

  黄额鸦雀西南亚种(学名:Paradoxornis fulvifrons chayulensi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西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藏南部:隆子宗一带。

  黄额鸦雀秦岭亚种(学名:Paradoxornis fulvifrons cyanophry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甘肃、陕西、四川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陕西西南部秦岭山脉。

物种特征

  黄额鸦雀

  描述:体小(12厘米)的红褐色鸦雀。头侧具偏灰的深色侧冠纹和明显的翼 ,棕色翼斑与白色的初级飞羽羽缘成对比。尾长呈深黄褐色,羽缘棕色。颈侧的白色多少不一,亚种 albifacies颈侧白色延伸至脸侧。与橙额鸦雀及金色鸦雀的区别在无深色的喉。

  虹膜-红褐;嘴-角质粉红;脚-褐色至铅色。

  叫声:持续不断的唧唧啾啾声及微弱而似鼠叫的cheep声。

分布范围

  尼泊尔至中国西南及缅甸东北部。

黄额鸦雀图册黄额鸦雀图册(3) 黄额鸦雀图册黄额鸦雀图册(3)

分布状况

黄额鸦雀图册黄额鸦雀图册(3) 黄额鸦雀图册黄额鸦雀图册(3)

习性

  黄额鸦雀

  不常见留鸟。亚种chayulensis于西藏南部及东南部;albifacies于云南西部及西北部、四川西南部;cyanophrys于甘肃南部、陕西南部(秦岭)及四川。

保护状况

  栖于海拔1700~3500米的混合林地及云杉或桧树林的竹林密丛。20~30只鸟结成大群。

词条图册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