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月9日,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县石岐镇,出生4个月后举家搬迁至澳门,初中阶段参加澳门的进步组织“三联”。
1952年,考入广东广雅中学读高中。[5]梁灿彬(2)
195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
1959年,毕业后留系任教,在电学教研室实验组工作期间,提出了“讲课-实验一条龙”的教改方案,并获得“先进工作者称号”。
1963年,开始担任“电磁学”课程的主讲教师,他以对物理问题的独特理解和高超的讲课艺术赢得师生们的广泛赞誉,并以“五同”(与学生同吃、同住、同上课、同自习、同锻炼)的实践获得“优秀辅导员称号”。他还利用业余时间钻研并总结出“透视原理与版图技巧”“外地人如何学好普通话”等教法讲座;被下放到北师大农机厂期间,钻研修理电动机,主动为附近农民修理电机,开设“电机修理培训班”,后将讲义整理完成《三相鼠笼电动机修理》一书。
1978年,开始撰写《电磁学》教材,该教材后获国家教委教材一等奖,入选“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1981年至1983年,公派留学赴美国芝加哥大学访问。
1986年起,任教授,后任博导。
1999年,退休后应邀先后(及同时)在北师大、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讲课多次。[4]
2022年2月16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4]
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领域。
梁灿彬长期承担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基础课、专业课教学及广义相对论领域科研工作,开设电磁学、微分几何与广义相对论等系列课程,在奇性边界、黑洞唯一性定理等广义相对论的前沿问题研究中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研究成果。
出版著作11部,发表科研论文54篇、教研论文17篇,代表性专著《微分几何入门与广义相对论(上、中、下册)》是我国广义相对论领域的权威著作,《电磁学》是我国高等学校物理类专业电磁学课程的著名教材,为近百所高校广泛选用,累计印刷53万册。
关于奇异边界的系列论文 1. R. Geroch, Liang Canbin, and Wald, Singular boundaries of space-time,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Physics,23, 432 (1982).
2. Kuang Zhiquan, Li Jianzeng, and Liang Canbin, C-boundary of Taub’s plane-symmetric static bbvacuum spacetime, Physical Review D,33, 1533(1986).
3. Kuang Zhiquan, and Liang Canbin, On the GKP and BS constructions of c-boundary,Journal of Mathematical Physics,29,433 (1988).
4. Kuang Zhiquan, and Liang Canbin, On the Racz and Szabados constructions of the c-bbbboundary,Physical Review D,46(10),4253(1992).
2000年,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
1993年,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教师奖一等(最高)奖。
1989年,首届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特等奖。[3]
曾任第三届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副主席、第八届北京市政协委员。
1.《微分几何入门与 广义相对论》(上下册,第二版),与周彬合著,科学出版社。
2.《电磁学》
梁灿彬同志一生淡泊名利,为人质朴真诚,热爱教育事业,对教学和科研工作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堪为学界楷模。(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官网 评)[4]梁灿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