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武胜烈面中学校

四川省武胜烈面中学校

中文名称 烈面中学
创办时间 1941年
主管部门 武胜县教育局
办学性质 公立高级中学
简称 烈中、烈高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千里嘉陵江,源远流长。神奇太极湖,碧波荡漾。

四川省重点建设小城镇——烈面镇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太极湖畔,熠熠闪光。这里钟灵毓秀,物阜民丰;这里四县接壤,交通便捷;这里历史悠久,文化深厚。

四川省武胜烈面中学校是留学德国的造纸科学家陈晓岚在1941年创办而成的,原名武胜县私立醇化初级中学。1950年县人民政府接管,更名为“四川省武胜烈面初级中学校”; 1983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四川省武胜烈面中学校”,成为第一个升格为高完中的县内区中学。

烈中人紧紧抓住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领会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深刻内涵。思想先人一步,胆识过人一筹,办法高人一招,动作快人一拍。不抱残守缺,不墨守成规,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力争超前发展,把烈中做大做强,形成品牌,最终打造成农村高中名校。

烈中抢抓机遇扩地盘。九十年代以前,烈中发展仍然滞后,规模较小,校地面积仅35亩,校舍陈旧破烂,几乎都是些五六十年代的建筑,各种用房十分紧缺,为了改善办学条件,适应新的教育形势。烈中人抓住大力发展高中教育的有利时机,立足长远,着眼未来,按照省级示范高中的要求,扩地增容。1999年投入57万元征烈面酒厂厂地5亩;2001年投入33万元征烈面粮站陈家祠堂地4亩,同年晋升为广安市首批示范高中。

2002年投入180万元征烈面果园园地90亩,投入250多万元修建了5000㎡的综合教学楼;2003年投入3万元购买临江路4分地,投入160多万元修建了3700㎡的膳食中心,又进一步投入410多万元在新老校区修建了13000多㎡的学生住宿大楼三幢。2004年投入180多万元修建了新区3850㎡的教学大楼。学校四次共征扩校地近100亩,投资近300万元。

2005年老区投入90多万元修建了校园文化广场,改建了校门、图书馆,建了文化长廊,完成绿化、美化和亮化工程;2005年启动了新区二期工程,投资100万修建了400m环形运动场。2007年投资12万改扩建了新区膳食中心520㎡,完善了新区运动场体育绿化配套设施。在建设中,先后推倒危房1800㎡,搬运土石方2500m³,修筑条石保坎3000m³、围墙300米,新增房屋面积24000㎡、新增土地近100亩,包括校园环境建设和设施装备,其总投入2100多万元。为了进一步改善教职工的居住条件和普及高中教育的需要,现正积极筹措资金,筹建教职工宿舍36套,新区二期工程的建设作好准备。同年12月成功创建为四川省示范高中。

学校现有新老两个校区,校占地面积134亩,接近原来的4倍;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高中教学班58个,在校学生4100多人,学校规模一年一个新变化,适应了高中教育飞速发展的需要。

校园环境

烈中烈中(12)现代装备上档次。为了紧跟教育现代化的步伐,借用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学校形象,促进学校发展,烈中人眼光远,投入足,起点高,投入63万元装备了校园网,建了3个网络教室、3个多媒体演播厅,达到班班有计算机教学终端和电视机;先后投入30多万元把图书馆建成了全计算机管理的有烈中特色的淳化书院,藏书14万多册,电子图书6万余册;投入60万元建起了5个标准实验室、配齐了相应的仪器药品;投入60万元,装备了阶梯教室、阅览室、语音室和办公楼的相关设施;学校与西华师范大学合作,聘请外教到学校上课;学校不计成本,加入成都七中的网校,共享成都七中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为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手段,实施优质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先后投入200万元,全新装备了供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教室和公寓。几年来用于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就达500多万元。

校园环境日臻优美,文化内涵日益彰显。校园内,银杏参天,香樟滴翠,林鸟啾啾,芳草茵茵。一树一木会说话,一花一草可传情。如今的烈中,教学大楼崭新亮丽,学生公寓豪华舒适,膳食中心高档现代,文化广场高雅洁净,田径运动场、足球场气势恢宏,淳化书院古色古香,文化长廊蕴味深长,名人塑像令人景仰,格言警句催人向上。自然与人文融合,历史与现代辉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尽显烈中特有的风采和神韵。美丽幽雅的育人环境,令人心旷神怡。

师资队伍

《中国教育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烈中的发展离不开结构合理、业务精良、敢于拼搏、勇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建校以来,一代代烈中人,虽几经困顿挫折,初衷不改,一如既往,披荆斩棘,豪气干云,秉承“德知为师,淳化育人”的传统理念,用智慧和汗水铸就了发展史上的一座座丰碑。从八十年代的全国优秀教师,被誉为“数学教坛上的不倒翁”的蔡尚清老师,到九十年代的省德育先进工作者、省优秀教师、桃李满天下的张朝明老师,再到新世纪的省优秀校长、市十佳校长邓踊校长,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如一粒粒生命力顽强的种子,不管土地肥腴或贫瘠,从一开始就注满了破土的希冀,甘于清贫,耐住寂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正是代代烈中人的传承,沉淀为烈中不朽的魂,成为烈中今天发展绵绵不绝的持久动力。

烈面中学现有教职员工214人。专职教师170人,本科学历166人,达标率97.6%;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33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省级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9人;市级名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18人;县级名师18人;党员教师53人;县党代表1人;县人大代表1人;市县政协委员3人。近几年来自湖南、湖北、重庆等地的教师就有50多人。

学校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科研练队伍,以科研育新人,向科研要质量,走科研兴校,科研强校之路。课题研究全员参与,如火如荼,方兴未艾,成效显著。市级课题《中学教师职业道德研究》获市、县科技成果三等奖;省级课题《农村中学开设综合实践课程研究》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市级课题《学困生成因研究》获市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市级课题《农村中学研究性学习的开发与实践》获武胜县科技成果三等奖、市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市政府社会科学二等奖。市级课题《提高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研究》已经结题;学校在研的市级课题2个,省级规划课题《农村高中女生心理健康培养的实践研究》已经申报。

学校持续深入开展“立师德、练师能、铸师魂”活动,切实落实“三年合格,六年骨干,九年名师”的“培青工程”。烈中教师在国家、省、市、县级发表和交流的论文400多篇,200多个自制课件在省、市、县获奖,20余件自制革新教具、科技作品在省、市、县获奖。参加教学竞赛,获省二等奖2人,市一、二等奖9人,县一、二等奖35人。一支政治上有信念、工作上有激情、教学上有特色、科研上有潜力、发展上有后劲的教师队伍正在形成。

团队建设

烈面中学的发展,离不开精诚团结、勤政务实、充满活力、与时俱进的领导班子。改革开放以来,烈中几代领导集体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烈中,争创农村名校”的办学目标,坚持传统“淳化育人”的理念和“博爱创新”的时代精神,牢固树立“一盘棋”意识,班子成员以“烈中大局为重,烈中形象为重,烈中发展为重”。领着师生干,干给大家看。通过提升领导班子的学习力,提升领导班子的决策力,提升领导班子的廉洁力,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学习意识和法制意识,加强了学校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

建立管理网络,推进民主管理。学校设有三处(教导处、政教处、总务处),三室(办公室、教科室、安全办公室),二组(教研组、年级组),五会(校长办公会,教代会、工会、学生会、团委会),一科(保卫科)。学校实行校长全面负责制,行政例会制,年级组负责制,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会、团委会、学生会的职能;坚持校务公开,推行“阳光管理”;坚持财务公开,大力推进后勤社会化进程。烈中成为广安市民主管理合格单位;后勤社会化作为市县学校发展的典范被市县表彰推广。

学校班子坚持以教师为本,用情感凝聚人,用目标激励人,用制度规范人,用成果鼓舞人,用待遇温暖人。通过政治上关心,感情上知心,事业上同心,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俯身为仆,甘当教师的勤务员。改革开放后,从罗纯一校长、欧祖尧校长到吴希明校长,从余中继校长、秦一平校长到今天的邓踊校长,正是他们这种承前启后、薪火相传、继往开来、勇于进取、不满现状、敢为人先的精神,才成就了烈中今天的辉煌。

学生培养

一个学生就是一粒种子,总会发芽;一个学生就是一朵花蕾,总要绽放。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成为几代烈中教师的共识;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成为几代烈中教师的共愿。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烈中形成了独特的育人魅力。

养成教育规范化。着力念好“五字经”:净——爱护清洁,讲究卫生;静——遵守纪律,规范言行;敬——尊敬师长,举止文明;竞——奋力拼搏,争当优胜;进——天天向上,学业有成。要求学生“在学校做好学生,在家庭做好孩子,在社会做好公民”。

德育教育活动化。学校充分利用节日纪念、重大庆祝活动,并结合学校实际,抓住契机,捕捉德育教育的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系列活动。重点开展了“文明礼貌月”、“八荣八耻”、“廉洁文化进校园”、“感恩教育”、“关爱女生”、“校园是我家人人关爱它”、“我为烈中添光彩”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了“五四游园活动”、“庆国庆迎新生文艺汇演”、“冬季田径运动会”、“纪念12.9诗歌朗诵比赛”、“庆元旦 迎新春”等艺体活动,开展了“反邪教警示教育宣誓签名仪式”、“交通安全宣誓签名仪式”,“高三百日誓师签名仪式”。 08年5月开展了“我为灾区献爱心”的捐款活动,全校师生踊跃捐款,学校共捐款六万余元。这些活动寓教于乐,提高了学生能力,陶冶了学生情操。2007年参加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知荣明耻树新风”读书征文活动荣获全国先进集体奖;2008年参加“激情奥运,阳光校园”主题教育活动荣获全国集体一等奖。学校成为市级文明单位,省“五四”红旗团组织,市法律知识教育先进单位,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省校风示范学校。

艺体教育制度化。缺乏美育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教育。烈中以艺体教育为纽带,倡导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课堂教学,全校性艺体活动,课外兴趣小组等方式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参加省中小学生优秀艺术人才大赛中11人获得一等奖;2008级6班的杨潇伦同学荣获“恒源祥文学之星”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和全国唯一最佳思辨杯奖。艺、体、飞本科上线人数多次名列广安市同类学校第一;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国航空航天大学、长春飞行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四川美术学院、成都体育学院等知名院校的学生270多人。学校先后评为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市传统体育项目示范学校。学校男女射箭队正在筹建中。

爱心工程细致化。学校积极动员师生和社会力量开展“一帮一”、“多帮一”、一个班集体援助一个本班贫困生、一个或几个教师资助一个贫困学生等资助活动。学校还从极其有限的经费中,增加资助经费的投入,通过奖学金、生活补助、免除部分课本费(学费或住宿费)等形式来资助,绝不上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仅2008年,我校85名贫困生得到了彩票公益资助金项目的资助;115名同学得到各单位领导和学校领导的对口资助;7名残疾学生得到了县残联的资助;40名贫困大学生得到了县委县府的资助,实现了他们的大学梦。学校尽力为贫困学生家长排忧解难,学校膳食中心、学校宿舍管理等后勤服务部门为其提供了40多个就业岗位。

教学成绩

质量是立校之本,质量是发展之源。一所学校的好坏,归根到底要靠教育教学质量来评价,一所学校的发展,归根到底要靠教育教学质量来促进。校兴我荣,校衰我耻。质量求生存,规模出效益。

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烈中的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全县前茅,八十年代五年冠,九十年代六夺魁。特别是1985年170人参考,大专上线就达156人。新世纪烈中的教育教学质量更是一年一个新台阶。2003年本科上线人数258人,陈本冬获全县文科状元。2004年本科上线351人,谭全伟荣获全县文科状元,周卓良荣获全县理科状元。2005年本科上线369人,陈冬荣获全县文科状元。2006年本科上线469人,胡建秋单科理综以280分(总分300)荣获广安市第一名,陈登勇、廖翔分获全县文科、理科第二名。2007年本科上线433人,段海军名列全县理科第二名。2008年高考再创历史新高,本科上线547人,突破500大关,学校高考实现了新的跨越,08级10班冉杰同学数学成绩150分,名列全省第一。学校多次荣获县高考综合评价一等奖、高考特等奖,市招生规模奖、高考贡献奖、办学效益奖。崔云龙、陈春林、周卓良、蒋斌、汪涛、李昌明、陈登勇、廖翔等一大批学生被北大、清华、复旦、同济、南开、北师大、上海交大等名牌大学录取。

建校73年来,烈中为社会和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高中毕业生一万多名。据不完全统计,现成为省内外知名人士的有400多人,曾留学海外的有50多人,其中不少人成为了知名教授、总工程师、党政要员、高级军事指挥员、战斗英雄、民营企业家、书法家、作家、医学专家等等,他们在全国尤其是在四川的各条战线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

大美无言,丰碑有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辉煌的业绩,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信赖,社会的认可,带来了县内外学生蜂拥烈中的良好效应,吸引了不少来自合川、南充、蓬溪、岳池等地的学子就读。《教育导报》、《广安日报》、《现代教育报》、广安电视台、武胜电视台等不少媒体曾多次专题报道介绍烈中的办学业绩、办学经验、办学特色。学校多次在市县高中教育工作会上交流经验,先后接纳了来自南充、遂宁、合川、蓬安等市县的一些中学的参观学习,人数600多人次;多次承办市、县教育教学现场会和各种教学年会。自改革开放以来,烈中集体获全国及省市级各种表彰170多次,县级各种表彰220余次。成为省示范性普通中学、省校风示范学校、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市文明单位、市传统体育项目示范学校。

展望未来

宝剑利锋砥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回顾过去的三十年,烈中走过了一段坎坷曲折不平凡的历程。在武胜教育诸侯割据、群雄并起的年代里,烈中人志存高远,抓住机遇,抢占教育制高点,从众多同类学校中突出重围,杀出一条血路,脱颖而出,在农村中学中独树一帜,笑傲江湖。正如省示范高中评估验收总结会上专家组的评价:烈中地理位置优越,辐射范围广阔;办学历史悠久,办学业绩突出;领导班子理念新,办法多,措施力;教职工队伍面貌好,师德高,业务精;硬件设备标准化,管理规范化,运用有效化。这既是对烈中六十多年办学成就的充分肯定,对几代烈中人无私奉献的最高褒奖,又是对今天烈中人的巨大鞭策。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如今,自强不息的烈中人摈弃“小胜即止”的观念,坚持“淳化育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围绕“构建和谐烈中,打造区域名校”的办学目标,发扬“奋力争先、志在必得”的开拓精神,聚精会神抓质量,一心一意谋发展。烈中这艘农村教育航船,迎着时代东风,劈风斩浪,扬帆远进,必将由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

中学改造

武胜烈面中学[1]新校区,位于烈面镇北面东关路上,紧靠嘉陵江,校区内现有建筑为5层教学楼1栋,6层宿舍一栋,及一些零时搭建建筑,宿舍旁的公租房项目即将启动修建。整个校区地形高程较大,最高点宿舍与最低点操场高差达30m,地块植被丰富,现有道路主要供学生步行,不满足消防车通行。

本项目位于广安市武胜县烈面镇烈面中学新校区。基地地形复杂,植被丰富,环境十分优美。新校区占地约85亩,项目用地南侧为东关路,本次项目为新建项目, 新建30班教学楼一座和可供2000人就餐的食堂一栋。

武胜烈面中学校新区教学楼、学生食堂工程——设计理念

在整体规划设计中注重功能分区、景观、建筑三位一体的整体化校园设计手法,建筑组合上强调教学一体化设计理念,旨在创造一个校园建筑联系紧密、风格协调统一的校园教学生活环境,同时注重营造开阔便捷的交往集散空间,体现学校奋发向上、朝气蓬勃的环境特点。

本项目方案旨在追求功能内在的逻辑性和空间组织的秩序性,在理性的原则的控制之下展示着功能与空间完美结合,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中。强调建筑造型简练、大方、庄重并有时代感,形成烈面中学的标志性建筑。提供充满生机、绿意昂然的室内外空间,增加学生流连的可能,在保证建筑各功能顺畅、安全运作的前提下,展现与时俱进的校园建筑室内外空间本质。

专家浅谈四川省武胜烈面中学校新区教学楼、学生食堂工程[2]

本项目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这就要求充分把握其时间性、群体性的行为规律,要充分考虑师生的心理需求。远景设计研究院分析了基地在校园整体的区位关系及自身的地形环境状况,校园文化和建筑肌理,充分考虑了教学楼的建筑朝向问题,校园景观与周围环境的空间围合关系。由于建筑位于校园内保存较好的山头上,因此在总平面构图上强调“山”的构想,挖掘其文化内涵,通过山的永恒和坚固来寓意。总平面布置力求简洁明快,突出个性设计,着重考虑其形体给人的视角感觉,新旧教学楼以主席台为主轴呈对称形布局 。后期规划的综合楼将新旧教学楼用连廊连接,并形成了不同的庭院空间。食堂设置在校区最高点,整个形体寓意展翅高飞。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