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工业大学校徽
沈阳工业大学软件学院是经辽宁省政府批准建立的示范性软件学院,本学院旨在培养面向软件产业的计算机软件开发与管理高级应用人才。 软件学院采用与国际接轨新的教学体系,新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国内外著名 IT 企业为教学实践基地,高薪聘请校内外和国内外优秀专家、教授任教,注重项目开发实践、软件项目管理等先进技术。通过学习和实践,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实用性、复合型软件人才。
在建院十年后的今天,软件学院运行状况良好,已有本科生约 1200人。2005年从高考直接招生300人,"2+2"(转专业)方式招收120人到2012完全由高考招生280人。"2+2"转专业模式正面向全省非计算机专业2004级本科生招生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士学位本科生。这种"2+2"(转专业)模式的招生所实现的专业嫁接,造就了社会急需的复合人才,也圆了有志青年学子的IT精英之梦。
2004 年——2014年,学院已送走了 十一届毕业生。这些学生基本上都进入了自己满意的软件企业,体现着自身的价值。
学院已与多家软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毕业生正在这些企业从事毕业设计实习。学院还在与国外的多家高校和企业商谈合作办学事宜,以争取更多的办学资金,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就业环境,切实实现培养国际化和实用型复合人才的目标。
沈阳工业大学于2010年12月被列为辽宁省卓越工程师教育改革试点高校学校,2011年10月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二批“卓越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参与国家、省试点的专业有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和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六个专业。
院长:张颖
党委书记:张纯明
办公室:袁 琳
教学秘书 :龚 荣
·学院辅导员办公室
院长:张颖团委书记 :薛瑾
辅导员:薛 瑾 陶启坤 梁鹏 薛 政 李函书
教研室
基础教研室:冯海文
专业教研室:薛海龙
·实验室
基础实验室:冯海文
多媒体技术实验室:张 刚
软件工程实验室:吴 鹏
网络实验室:薛海龙
综合实验室:姜 岩
·教学机房(2个):薛海龙
师资队伍
软件学院现有教职工 13 人。
其中: 专职教师 8 人(教授 2 人,副教授 1 人),博士后 1 人,在读博士 3 人,硕士 3 人;
平均年龄 33 岁;
政治思想工作 2 人,教学辅助管理人员 2 人,实验室管理员 1 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共两个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学科代码:0812,下属三个二级学科,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系统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基本理论与应用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技术研究和应用,硬件、软件和网络技术的开发,计算机管理和维护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
相近专业 :微电子学、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地理信息系统、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信息工程、信息科学技术、软件工程、影视艺术技术、网络工程、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光电信息工程、广播电视工程、电气信息工程、计算机软件、电力工程与管理、智能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艺术、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数字媒体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软件工程专业
学科代码:0835,一级学科,本专业是2002年国家教育部新增专业,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及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软件工程专业将成为一个新的热门专业。软件工程专业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为基础,强调软件开发的工程性,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从事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测试、软件维护和软件项目管理等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突出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培养能够从事软件开发、测试、维护和软件项目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教学、实验机构设置和介绍:
从学院特点和实际教学需要出发,学院设有两个教研室,负责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制订及组织与教学工作相关的活动。学院还配置了先进的教学和实验设备,建有学生专用机房 2 个,一次可容纳 160 人同时上机。同时,学院还设有基础、软件工程、网络、多媒体技术和综合实验室等 5 个实验室,现已向研究生和广大本科生开放。
学科专业建设情况介绍:
学院现设置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该专业培养学生掌握该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软件与硬件设计的基本知识、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的开发、设计方法以及计算机在图形图像处理、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等方面的应用技术。专业课设置注重加强基础,拓宽知识面、强化实践突出技能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以使其成为基础理论扎实、开发应用能力强的专业化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软件学院团委深入贯彻学校学生工作“安全稳定是底线,学风建设是主线,思想教育是长线”的主体要求。在校党委学生工作部的领导下,把学风建设放在学生工作的首位,同时积极主动地按照校团委的部署和要求,大力开展各种喜闻乐见的学生活动,把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和谐人才作为自己的宗旨。近年来,在学生处和校团委的具体指导下,软件学院团学工作在学风建设,文明修身工程,“三节一会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深受领导,老师和学生的好评。。成绩属于过去,奋斗成就未来。在学生处和校团委的正确领导下,凝聚青年的智慧,放飞青年的激情,展现青年的魅力,软件学院团委将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力争使软件学院团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报考范围及报考条件
参加全国高等招生统一考试,沈阳工业大学软件学院现只在辽宁省内招收本科二批及以上理科高中毕业生,全国高等招生统一考试分数达到本科二批以上分数线的辽宁考生均可填报志愿,择优录取。
2012年沈阳工业大学软件学院各专业高考分数线:
专业 平均分 最高分 录取批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78 | 543 | -- | 第二批 |
软件工程 | 480 | 532 | -- | 第二批 |
学制及学历
采用学分制,完全脱产学习。修满规定的学分,通过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考核,完成正常普通本科教育,授予沈阳工业大学毕业证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或软件工程及沈阳工业大学工学学士学位。
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2)
报名办法
仅需按照高考志愿单顺次填写在本科二批的志愿栏中即可,(以第一志愿优先原则,第二志愿后择优录取)
软件学院发展大事记
2002年 4月 沈阳工业大学软件学院正式成立
2002年 9月 软件学院以“2+2”转专业模式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学生
2003年 9月 软件学院以高考统招模式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
2004年 9月 软件学院以专升本模式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
2005年 11月 软件学院招收第二批专升本学生后,为提升办学层次决定取消专升本招生模式
2006年10月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申办
2007年 4月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申办成功并于8月开始招收本科学生
2008年 6月 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家组对学校进行评估
2008年 9月 软件学院以“1+3”转专业模式招收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
2009年 5月 软件学院取消“2+2”、“1+3”转专业招生模式
2009年11月 辽宁省教育厅对软件学院“软件工程”新专业进行评估
2011年 7月 软件学院招收2012年工程硕士
2011年12月 软件学院成为学校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
2012年 4月 软件学院建院十周年
入学考试
入学后沈阳工业大学所有学院将组织高中英语水平测试,原则上应该按照分数分英语快慢班。
六、学费
沈阳工业大学兴顺校区:第1,2年4,800元/人年;第3、4年学费14,000元/人年。
办学条件
沈阳工业大学兴顺校区:沈阳市铁西区南十三路1号
兴顺校区占地面积:约4.8万平方米(72亩)
该校区占地面积约和普通高中面积相仿,该校区面积为沈阳工业大学三个校区中最小的。但处于沈阳市内,交通较为便利。
兴顺校区设施:综合楼(四楼有实验室和机房)、3号楼、4号楼(二楼有小型图书馆)、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
住宿条件
金鹏公寓(电梯每周一至周五在中午12:00-12:30,晚上5:00-5:30,仅供送水工使用,其余时间不开电梯)男生A座7-11层,女生B座11楼及以上。寝室4人每件,独立卫生间。无洗浴设施,学生校外自理。贵重物品慎带,丢失后果自负。金鹏公寓是沈阳工业大学引入投资商修建的两栋学生宿舍。位于校园外,与校园隔一条街。
金鹏公寓自2013年下半年起不顾校方劝阻将B座4至10楼改造成旅馆让学生无条件搬离原来寝室,2014年下半年又将A座4至11楼的29-54号房间租给校外人员。对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很大危险及隐患。
工大金鹏学生公寓(4)
软件学院课程简介
高等数学.
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大学英语
大学体育
中国近代史纲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计算基础
离散数学
C 语言程序设计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
WINDOWS 程序设计
数据结构与算法
算法设计与分析
计算机体系结构分析
网络与通信技术基础
用户需求与系统建模
软件工程
计算机图形学
软件开发技术规范
可视化程序设计
WEB 语言及 XML 程序设计
JAVA 程序设计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数字电子技术
大型数据库应用与开发
嵌入式系统
编译技术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嵌入式软件开发
.NET 架构与程序设计
J2EE 架构与程序设计
高级 WEB 程序设计及应用
软件过程管理与 CMM
软件性能测试
嵌入式系统技术
手机游戏软件设计
网络配置与管理
网络安全与保密
人工智能
电子商务与信息安全技术
计算机行业日语
网络通讯程序设计
网络协议分析与故障检测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
编译技术数字视频与多媒体技术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主流 ERP 系统
软件测试技术
人机交互技术与用户界面设计
J2ME 架构与程序设计
网络操作系统
视频编辑与特效制作
软件质量与测试
软件项目组织与管理
虚拟现实技术
软件构件与中间件技术
高级软件测试技术
软件测试管理
软件自动化测试技术
多核多线程技术
LINUX 系统及程序设计
计算方法
计算机操作系统
GIS 系统设计与应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78 | 543 | -- | 第二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