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开本 16
页数 372页
书名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语种 简体中文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0年8月1日
定价 28.00
目录导航

图书信息

书 名: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作 者:(美)罗杰·霍克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

  ISBN: 9787115217844

  开本: 16开

  定价: 39.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系统介绍心理学历史上40项经典研究的经典之作。自1992年初版以来,一直是备受推崇的畅销书。作者罗杰•霍克不仅是一位心理学家,而且也是位优秀的教育家和作家,他用自己简练的思维和那支“生花的”妙笔,将“枯燥的”心理学经典研究变成了一个又一个“引人入的胜”故事。阅读此书,会将你逐渐带入神秘的心理世界,在揭开心理学神秘面纱的同时,也会让你感到心理学将不再“枯燥”、不再“远离实际”,也不再“高不可攀”。同时,阅读这些经典研究,还会让你折服于心理学大师们的绝妙思路和天才的想法。

  本书共包括心理学的十个领域,每个领域选取了四项研究。其中的每一项研究,作者是按相同的结构加以介绍的,具体有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题目、研究的原始出处、研究的背景、理论假设、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结果的意义、批评、最近的应用和参考文献。

  本书介绍的这些经典研究,无论对于一名心理学的初学者,还是对于以心理学为终身从事职业的专业工作者,无疑都是很重要的。

作者简介

[美] 罗杰•霍克,是Mondocino College 的心理学教授。

图书目录

PREFACE xiii 前 言

  1 BIOLOGY AND HUMAN BEHAVIOR 1  生物学与人类行为

  2 PERCEPTION AND CONSCIOUSNESS 34  知觉和意识

  3 LEARNING AND CONDITIONING 64  学习和条件反射

  4 INTELLIGENCE, COGNITION,AND MEMORY 93 智力、认知和记忆

  5 HUMAN DEVELOPMENT 126  人的发展

  6 EMOTION AND MOTIVATION 158  情绪和动机

  7 PERSONALITY 191  人 格

  8 PSYCHOPATHOLOGY 226 心理病理学

  9 PSYCHOTHERAPY 258 心理治疗

  10 SOCIAL PSYCHOLOGY 287  社会心理学

编辑推荐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5版)》是最新中文版,原书连续多年位居亚马逊网上书店心理学类Top100畅销书之列。《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5版)》的独特之处在于将心理学的书本知识和科学研究结合起来,通过40个经典研究,带领读者全面认识心理学,内容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可读性强。
第5版与第4版的最大区别在于,更新了其中的2篇经典研究,并增添了新近的研究成果。

序言

译者 序
带着学生们又一次译完《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新的一版时,最大的体会可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心理学研究一直在“与时俱进”!
几年前,我带领研究生译完该书的第4版时,曾经在译者序中写道:“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过,心理学虽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个短暂的历史。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一百多年来,众多心理学家通过深入研究,使心理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使心理学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人的心理活动受到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和已有心理因素的影响。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揭示心理活动的特点及规律就显得非常困难。同时,心理学常给人一种很神秘的感觉。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让人产生“知人知面不知心”的感慨。
心难知,但不是不可知。 人的心理其实并不神秘。通过科学的方法,心理学应能逐渐揭示其本质。读完罗杰•霍克教授所著的《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更加坚定了我们的认识——心理是可知的!
首先,本书适合于初学心理学的人。阅读本书,可以让人明白:什么才是科学的心理学,心理学家是如何发现问题,如何定义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概括自己的研究结果,又是如何激发他人进一步研究的。
其次,本书适合于那些从事心理学事业的人。致力于心理学专业工作的人,仔细阅读本书,不仅能从中领略到心理学大师的成名作所散发出的永恒魅力,而且还能提高从事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素养,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最后,本书适合于那些应用心理学的人。通过阅读本书,能够为自己从事心理学应用工作找到依据,并能激发在应用中研究,在研究中应用的热情,促进更多新的、对实践有指导价值的研究出现。
本书分十个心理学专题,有“生物学与人类行为”、“知觉与意识”、“学习和条件反射”、“智力、认知和记忆”、“人的发展”、“情绪和动机”、“人格”、“精神病理学”、“心理治疗”和“社会心理学”。每个专题选取了4项研究。每项研究的内容包括:题目、作者、原始出处、问题提出的背景、理论假设、研究方法、结果、讨论、意义与批评、近期应用和参考文献。
在阅读本书时,关注每个研究的以下几个方面会使你有所收获。第一,关注问题的提出。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所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成就都源于研究者发现了一个重要且未解决的问题。第二,注意研究方法。一个问题提出来了,心理学家是如何将该问题具体化,并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即可进行实证研究的。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可将抽象的道理浅显化,从复杂的背景中抽取本质的东西。第三,批评部分。阅读批评部分的最大好处是能克服自己的孤芳自赏心理,也能促进自己不断思考如何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问题。其实好的研究也是在争论或批评中出现的。
与本书的第4版相比,第5版的第四章“智力、认知和记忆”中,Gardner的多元智力理论是新换的;在第七章“人格”一章,Bem的男性化和女性化量表是新换的。更换这两项研究的原因,作者在前言中已明确交待,这里就不赘述了。
本书中的其他各项研究与第4版“相同”。“相同”一词加引号的目的有二:第一,表面上是相同的;第二,每一项研究中都增添了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
本书各章节的翻译分工如下:前言,白学军、周四红;第一章,潘玲;第二章,臧传丽、周四红;第三章,臧传丽;第四章,冯虹、潘玲;第五章,胡笑羽;第六章,宋娟;第七章,陈衍;第八章,周亚娟;第九章,蔡颖;和第十章,王芹。每章的翻译人员都是心理学专业的博士或博士研究生。在大家翻译完初稿后,我对照原文仔细核对了译稿。
由于此书涉及心理学的多个领域,为了提高译稿的质量,这次我又一次怀着忐忑不安的心理,邀请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博士生导师、德高望重的杨治良教授对译稿进行审校。杨先生听后,二话没说,答应了我们的邀请。同时,郭秀艳教授也一如既往地参与了繁重的审校工作。
当全书的译稿经他们两人“妙手回春”后,译稿的整体质量全面提高。我们全体翻译人员在对照审校稿修改时,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自己的“才疏学浅”,同时也被他们甘为人梯的精神所激励和鼓舞。在此,全体翻译人员及我本人对杨治良先生和郭秀艳教授的辛勤劳动表示崇高的敬意!
在此书的翻译过程中,一直得到恩师沈德立教授的关注,感谢他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的大力支持。
本书新一版的翻译出版,得益于人民邮电出版社新曲线公司有关同仁对心理学事业的热情和实干精神。新曲线公司的刘力总经理亲自出面,与我商讨此书的翻译事宜。陈浩莺编辑和肖莹编辑多次发来邮件鼓励我们。
由于教学和科研工作繁重,虽然尽力翻译此书,但是我们深知自己的学术功底尚浅,还需要继续提高。所以译文中肯定存在一些不完美之处,请您——我们亲爱的读者,批评指正!
白学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
2009年11月26日

名人推荐

霍克的这部著作的确令人赞叹!它不仅选择了合适的研究,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份有用的教学工具……霍克的书融合了读者的兴趣,同时文笔也很优美简洁……这本书揭示了心理学研究背后的真实故事,对每一个经典研究娓娓道来,内容全面,有趣易读。既适合心理学的入门学习者,也适用于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
——米斯迪•希尔 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
本书的主要优势在于,罗杰•霍克以一种独到清晰的文风,总结了心理学史上最重要的一些研究。
——琳达•皮尔斯 曼多纳大学心理学教授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是研究人的心理规律的知识体系的科学,有其发生发展的历史,有着其历史上值得总结、学习和发扬的一系列研究。我翻阅这本书,被其内容所吸引,书中介绍的研究都是在心理学史上非常有名的原创性研究。本书既是一部高水平的学术著作,又是一部通俗的心理学读本,具有科普性。因为全书内容生动、形式活泼,可读性强,所以本书不仅适合心理学界的同事欣赏,也值得广大心理学爱好者浏览。
——林崇德 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媒体推荐

对于初学心理学的人来说,大多数人很想读一读心理学的经典研究,充实和提高自己。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常常是将经典研究读了一半,大部分人就放弃了。因为每一项研究,既包括了许多专业术语,又包括了理论假设、实验方法、实验设计、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的分析讨论和结论等等,真是“太难了”,让读它的人感到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然而,《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一书的出现,使一切发生了改变。
作者不仅是一位心理学家,而且也是位优秀的教育家和作家,用自己简练的思维和那支“生花的”妙笔,将“枯燥的”心理学经典研究变成了一个又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阅读此书,会将你逐渐带入神秘的心理世界,在揭开心理学神秘面纱的同时,也会让你感到心理学将不再“枯燥”、不再“远离实际”,也不再“高不可攀”。同时,阅读这些经典研究,还会让你折服于心理学大师们的绝妙思路和天才的想法。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 (博士、教授、博土生导师) 白学军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