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译者:徐大同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年04月 ISBN:9787304026226 [十位:7304026227]
页数:401 重约:0.494KG
定价:¥33.00
旧书普通用户价:¥14.50 为您节省:¥18.50
旧书VIP用户价:¥13.80 为您节省:¥19.20
团购批发价:¥11.60
《中外政治思想史》是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编写的教材,为学习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专业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通过对西方政治思想和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历史的学习和研究,《中外政治思想史》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两种不同的政治文化传统;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并在此基础上借鉴和吸收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先进成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服务。
绪论
上编 西方政治思想史
第一章 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的政治思想
第一节 古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形成
一、城邦制度与西方政治思想的产生
二、古希腊政治思想的发展与特征
三、古代罗马及其政治思想
第二节 柏拉图的理想国与哲学王思想
一、理想的国家
二、哲学家治国的思想
三、政体思想
第三节 亚里士多德的城邦思想和政体理论
一、创立政治学学科
二、城邦思想
三、政体理论
第四节 斯多葛派的政治哲学
一、自然法思想
二、平等思想
第五节 西塞罗的共和国思想和自然法观念
... [显示全部]
《中外政治思想史》为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之一。
《中外政治思想史》为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之一。
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轨迹则可以说是演变型的。在横断面上,西方政治思想在各个历史时期虽然也是派别林立、诸家杂陈,但在纵向上,西方政治思想的历史则经历了不同政治观的演变。
根据对政治秩序建立来源的看法,西方政治思想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的演变。当然,这几种政治观并不是只存在于某一时期,它主要反映某一时期的典型政治观。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它将政权的来源看成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基督教神学政治观是西方中世纪的基本政治观,它认为一切事物,包括世俗政权,都来源于上帝的安排;权利政治观则是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它认为政治权力的建立来源于维护个人权利的要求。
但是,我们说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是演变型的,并不等于否定它内在的继承性和一致性。也就是说,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是“变中有不变”,其中的某些基本要素始终没有中断,它们构成了西方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这些要素包括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这样一些价值观念及其制度建构,而这些观念恰恰正是西方自由主义的内涵。因此,我们可以把自由主义看作是贯穿于西方政治思想的一条主线,整个西方政治思想史就是自由主义滥觞、孕育、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需要指出的,这里所说的自由主义不是指某一种意识形态、社会政治运动,也不是某一种经济政策、生活方式,而是一种政治价值和政治观念。具体地说其基本特点有:以个体本位为认识社会的基石;将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作为出发点,主张平等;坚持民主政治,将国家视为维护个人自由和权利的工具;主张限制政府的权力,赞同宪政、法治;强调妥协的必要性,主张通过改良的办法实现社会进步。
副主编简介:
吴春华,天津人,现任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天津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政治思想、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西方自由主义的现状与未来”、“现代西方行政理论评析”。代表著作有《当代西方自由主义发展趋向》、《当代西方行政理论》、《政治文明建设中的行政改革》等。
葛荃,安徽人,博士,现为南开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天津政治学学会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政治学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文化(含中国伦理政治、当代中国行政道德研究)。迄今出版著作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代表作有《立命与忠诚一一士人政治精神的典型分析》、《权力宰制理性:士人、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国社会》等。
本书是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编写的教材,为学习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专业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通过对西方政治思想和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历史的学习和研究,本书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两种不同的政治文化传统;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并在此基础上借鉴和吸收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先进成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服务。
西方政治思想史和中国政治思想史分别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政治思想体系。鉴于两种政治思想体系的明显差别,本书在内容编排上分为两部分,即西方政治思想史部分和中国政治思想史部分。西方政治思想史部分由吴春华、佟德志执笔,由吴春华教授负责统稿。中国政治思想史部分由葛荃、刘学斌执笔,由葛荃教授负责统稿。绪论部分由徐大同教授执笔,全书最后由徐大同教授审定完成。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书的质量,我们在编写过程中曾召开了三次专家审定会,先后对本书的大纲、文稿进行了审定工作。参加审定会的专家有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的高建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王乐理教授,吉林大学行政学院的孙晓春教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的张分田教授。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和帮助。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徐长威主任、王旖旎副教授等给予了多方指导,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的来继文副编审也多次参加研讨,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在此,我们对参加审定会的专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的同志们为本书付出的辛劳,对他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一并表示由衷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