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丽莎微笑的嘴角

蒙娜丽莎微笑的嘴角

作者 林文月
页数 248页
书名 蒙娜丽莎微笑的嘴角
出版日期 2011年10月1日
定价 26.00
目录导航

基本介绍

作者: 林文月(作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0月1日)

平装: 248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508629377

条形码: 9787508629377

内容简介

《蒙娜丽莎微笑的嘴角》内容简介:读文学、说艺术、论翻译,《蒙娜丽莎微笑的嘴角》集林文月近几年来之书写为主体:既能访幽探微,汲文艺英华;复又追忆人事,觉察有情,无所不在。文章淡笔优雅,略带古拙之趣,最能作为散文与论著兼得闲适、敏锐和广阔的典范。《蒙娜丽莎微笑的嘴角》之于林文月,正如同《飨宴》之于柏拉图、《十日谈》之于薄伽丘,也如同《蒙田笔记》之于蒙田──最见深入、完整和体系。

编辑推荐

《蒙娜丽莎微笑的嘴角》编辑推荐:林文月的散文淡而有味,从自我对世情的慧心体察而发,用细致闲适的笔调描述生活的滋味,自成“似质而自有膏腴,似朴而自有华采”之风格。

作者简介

林文月,台湾彰化县人,曾执教于台湾大学,担任美国华盛顿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史丹福大学客座教授、捷克查尔斯大学客座教授,身兼研究者、文学创作者、翻译者三种身份。她的散文《京都一年》《读中文系的人》《午后书房》《交谈》《拟古》《饮膳札记》等作品在台湾影响很大,多次获奖,部分篇章还被编入台湾语文教材;翻译的《源氏物语》目前为华语世界最优秀版本。曾获时报文学奖、台北文学奖、中兴文艺奖等文学奖项。

目录

自序

蒙娜丽莎微笑的嘴角——谈文艺欣赏的一种态度

视灵七十——庄灵摄影展序

美好的记忆——为孙家勤八十回顾展书

《拟古》——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之结合

游于译——回首译途

“归鸟”几只——谈外文资料对古典文学研究的影响

平冈武夫教授的《白居易》

中日翻译界小型座谈会追记——兼介日译本《杀夫》之诞生

千载难逢竟逢——《源氏物语》千年纪大会追记

身经丧乱——台静农教授传略

附录

翻译和国民外交 林以亮

林文月散文的特色与文学史意义 何寄澎

林文月著作年表

文摘

蒙娜丽莎微笑的嘴角

——谈文艺欣赏的一种态度

米勒田园主题的画作展出已接近尾期,这一天刚好女儿的金工展览也告一段落,便两人相约起早,决心要去参加这个世纪之美展的盛会。

车抵南海路的历史博物馆门前时,还不到十点钟,已然一片人海。我们故意选了一个周日平时,以为可以避开群众,没有想到这周日平时竟也有许多人怀着与我们同样的想法,而且比我们起得更早。8月初的台北,不到十点钟已经艳阳炙人。除了门口站着许多许多人,右侧沿着铁栏杆边的红砖人行道上又排列着一长排的队伍。男女老少大家都规规矩矩整整齐齐排成一列,打着伞戴着遮阳帽,没人喧哗吵闹,看来是相当有文化修养的人群。

我们走过去问队伍中洋伞下的妇人:“请问这是买票的队伍吗?”“买票在那边。”她指向左侧另一个比较短的队伍说:“这边是等着进展览会场的队伍。”她后面的人群至少有百余人。“你来了多久?”“哦,快一个钟头了呢。会场要控制人数,所以大家得排队。你们要先去那边排队买票,再来这边排队进场。”她好心地对我们解说。

买票的队伍比较短,大约十数人。但是,如果买票、加上等待进场,可能需要花费两小时,到中午都未必能进场看到画。烈日下排队两小时,进场又受到观览的时间限制,恐怕体力和精神都不适宜。我和女儿商量,最后只在临时搭盖的帐篷下卖店浏览一下,便回家了。

其实,《拾穗》和《晚祷》许多年以前欧洲旅行时曾经看过,只因当时参观美术馆是许多行色匆匆的景点之一,想借此次展览再度仔细欣赏,竟不得其门而入,未免感到遗憾。不过,我又忽然想起许多年以前读到的一则故事来了。

约是在二十年以前,日本东京的美术馆向巴黎卢浮宫美术馆借租到一些名画,包括了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在内。这个消息轰动了全日本。展出期间万人空巷,全日本的人扶老携幼争相赏览。

美术馆为了怕太过拥挤而调度馆内的人数,不得不对持票入场的民众设限。至于《蒙娜丽莎》,更是众多人所久仰,即使未曾亲睹,也必然在各种画册或其他印刷品上见过;而关于其画的主题,乃至于画者的故事,则是数百年来一再传说,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所以馆方早已警觉,对于《蒙娜丽莎》的欣赏时间便也特别设限;画前暂设绳索缆围,观者列队成排循序前进,不得停驻。每人观赏时间为二十秒钟,不可任意推迟。大概馆方为了维护观众的公平权益,恐有人霸占那幅名画前的特殊空间,故而不得不定下了那样的规矩的吧?

不过,那消息一经披露后,参观画展的人不免感到紧张。限时二十秒钟,未免太短促,但是碍于保持馆内人潮的流通,馆方自有规矩对策。而日本的百姓是很守规矩的,便也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想出了维护自我权益的一些对策。其中之一是携带放大镜入场。

关于《蒙娜丽莎》的传说,最著称的大概属画中妇人的微笑吧。“蒙娜丽莎的微笑”,甚至成为后世约定俗成的一种说法。其间牵涉到美术史上的一些讨论和一般人纷纭的流言,遂加深了一层神秘的氛围。而那个谜一样神秘氛围的嘴角,大概也是众人观画时最感兴趣的吧;何况,而今千载难逢,名画当前!携带放大镜的心理,盖即缘此。

据说,排队两小时,观看名画二十秒钟的人,轮到自己循序前进时,莫不把握宝贵的时限,举起放大镜仔细端详那久闻素仰的微笑嘴角。他们近距离面对名画,借助于放大镜的特殊效果,把那有名的蒙娜丽莎的微笑看个清楚,而在警卫监督催促之下,二十秒钟太匆匆,竟不及兼顾嘴角以外的部分,便随着移动的队伍而不觉地走出了画作的欣赏范围之外了。

事后,被问到:“如何?《蒙娜丽莎》果真那么好吗?”出乎意料的,回答往往是:“哦,什么也没看清楚,除了斑剥的裂痕以外!”

我是在日本的报纸上读到这一则故事。读来颇令人啼笑皆非。那内容或者有些夸大讽刺,但是并非全无道理。欣赏一幅画,本来应该是在自自然然的环境里从从容容的心态下,无所为而为受画的内容和技巧感动才对。想象日本人民满怀期待苦候美术馆外,进场轮到名作当前又受围缆和时限,难免亢奋焦急,何自然从容之有?宜其二十秒钟观赏《蒙娜丽莎》,只看到微笑嘴角斑剥的裂痕了。

实则,欣赏一幅画应该是整体性的。即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再神秘优美,也得配置在其整张面庞上、神态上,乃至于整个背景衬托而出的画面上,所以观画需要距离。所谓“距离”,是包括时间的从容和心灵的自在,更亦包括实际的空间距离。观画时,常常会近距离仔细端详画作的各部分,其后又退几步以便欣赏画作的全部。

书法欣赏的道理,也与观画相同。尤其是行书和草书,无论看字帖或览原作,都得于各个的单字以外,从整体全幅欣赏其神韵气势,才能掌握到美。

文学,何尝不然。

我想起从前教“陶谢诗”课的时候,对学生说过的一些话。陶渊明与谢灵运生存的时代相若,都经历了晋、宋两朝交替之世,而家世背景不同,文学风格有别,但是关于他们二人的诗句,后世却有特别标出一句而予以特别推崇赞诵的。便即是陶渊明《饮酒诗》二十首之五的“悠然见南山”,及谢灵运《登池上楼》的“池塘生春草”。二诗的全貌如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陶渊明)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痾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谢灵运)

媒体推荐

林先生基本上已形成自成一家的写作风格——即一贯的铺陈反复、细腻翔实、严谨经营。她的写作如其为人之精致,并如实呈现她的体悟感怀。

——何寄澎

序言

这一生和文字结下了深缘,读书,教书,也写书、译书。

这一本小书所收录的,大部分是我近年来的文章。其中,《拟古》《游于译》和《平冈武夫教授的(白居易)》三篇,是去春三四月间,接受“2008年简静惠人文讲座”的演讲稿。简静惠是多年前我初登教坛时,“大一国文”课的学生,如今她热心文化公益。

这三个演讲,“拟古”本来是我自己的一本散文集名称,在台大文学院的会议室演讲。所谈的内容是关于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之结合,听讲的人,多数是台大的学生,也就是我的学弟学妹们。而主持人何寄澎教授,是我从前在研究所的课程班的学生,当时他主持系务。 《游于译》,是在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会敏隆讲堂的一场对外公开演讲,那天静惠也来了,她还送了我一大捧百合花。主持人朱秋而教授,也是我多年前中文系的学生,其后留学于日本京都大学,专攻日本古典文学,如今在台大日文系执教。我的演讲内容是日本文学的中文翻译问题,由秋而主持十分恰当。至于《平冈武夫教授的(自居易>》,则为“第五届日本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专题演讲而写,原稿准备了中、日两种文章,当天是在台大文学院演讲厅举办研讨会,所以我选用了中文讲稿。主持人郑清茂教授,是我的老同学。我们是同一年考取台大中文系的。他在台大中文研究所毕业后,留学于美国,又赴日本研究日本汉学。我们二人多年来互相切磋勉励。清茂自己是第一届研讨会的专题讲者,由他做主持人十分有意义,也为我壮胆不少。

《“归乌”几只》,是谈论古典诗的欣赏和研究之际,参考外文资料的种种反省,于成功大学的文学院演讲厅讲话的底稿。当天的主持人是文学院长陈昌明教授,也曾是台大中文研究所班上的优秀学生。

如此补述几篇讲稿的写就与发表,竞发现自己的生活是多么的单纯。不过,我习惯于这种简单的生活,满足于纯善的人际关系。我和我的学生们一直维系着这种纯善美的情谊,或许是缘起于我在台大中文系求学时期的一种传统吧。在我们那个时代,中文系并不是热门科系,录取的学生却都是唯一志愿的少数,教授的阵容十分坚强。师生之间不仅止于学问的授受,更及于为人处世生活的各种层面,那真是美好温馨的人际关系。

《始经丧乱》,是台大中文系主持系务长达二十年之久的大家长台静农教授所撰写的一篇散文题目。美国汉学界的学志邀约我介绍台先生,我袭用了台先生自己的题目,改易一个字为《身经丧乱》,恭敬缅怀写成先生的传略。台先生的学问艺术、人格典范,无法于有限的篇幅内尽述。这篇文章只是我对老师粗浅的认识罢了。撰写此文时,对我而言,最困难之处在于有关台先生在书法篆刻方面的造诣,非我所能深刻了解把握的,需要参阅求助于专家的意见。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为庄灵摄影集和孙家勤画集所写的两篇序文。我平时甚少为他人书籍写序,自己出书也甚少求序于人,但庄灵和家勤两位是多年来的朋友,我非常欣赏他们的才华和作品。《视灵七十》与《美好的记忆》二文,与其说是为影集和画集写序,毋宁是透过文字追叙与两位艺术家的认识,以及对艺术如此热烈执著的朋友表达了我衷心的敬意。

由于生长在比较特殊的时空背景,我自然习得日文和中文两种语言。平时的思维谈话,在卞意识里似乎总是在内心进行着互译。而实际上,我也译过一些书,参与过一些讨论翻译的会议。《千载难逢竞逢》和《中日翻译界小型座谈会追记》,前者是记去年岁暮在京都举行的《源氏物语》于年纪,后者则是1993年初夏在台北的一次规模很小的座谈会。时间相差十五载,文章长短有别,但是,翻译是我最关心的事情之一,而在书写之际,我总无法停留于表象客观的记录,往往难免带一些意见、批评,或者感慨、缅怀。

林以亮是香港翻译界可敬的前辈,本名为宋淇。我初识宋先生是在1978年译竞《源氏物语》,受邀于香港中文大学的《译丛》学志之邀,赴港演讲我翻译此书的经验与心得。那一年我四十五岁,大概是全世界外文翻译《源氏物语》最年轻者。在坐满学者专家、译界名流的听众之间,我谈自己五六年以来的译事困难和解决的诸问题,难免有些心悸。那种情绪,至今记得。宋先生以《译丛》的主持人身份,坐在前排中央,他清癯儒雅而表情严肃,却仿佛有时也微笑颔首。餐叙时,以邻座之便,宋先生频频问及我上午未提及诸事,对于晚辈的勉励关怀之情,溢于言表。其后多年,常有书信往来。他的信内容多与译事相关,字迹小而工整,往往密密写满数页之长。其后因公赴港之际,也总是登门拜访,得与英文造诣甚高而同样热心译道的夫人邝文美女士相识。

1987年,我成为香港翻译学会荣誉会员。颁赠会员资格的典礼上,宋先生意外地出现。那时他肺疾恶化,谢绝外务应酬已多时,当天不仅’出席了上午的典礼,并且还参加午宴,坐在我的邻座,一如往昔。他举起开水替代酒的杯子为我祝贺,又带了几本早期大陆出版的古典论文集子,说: “你留着有用。”并小声透露了一个秘密:“我关于《红楼梦》的文章,最后一个集子的名称想好了。叫做《红楼梦醒》。”说罢,竞笑出声音。我也提早告诉他:“我的下一本散文集,也已经有眉目了,书名是‘拟古’。”“很别致,有意思。”宋先生说话时声音小,但充满真挚的表情,我清楚记得。

宋淇先生,人称他傲岸严峻,但他对我的译事,于严格中有一分策勉和期许,令我敬佩感激。在编排这集子之际,我特别将收藏多年纸面已泛黄的剪报《翻译和国民外交》,附系于此以为缅怀志念。

何寄澎,先是论述唐宋古文,其后逐渐扩大范围,更及于近、现代,在散文研究里自成体系。我每每看到他在论著里提到我的文字,观察细腻,缕析翔实,深得我心。这里借用了他写的一篇《林文月散文的特色与文学史意义》,谢谢寄澎慨允。

这本书自计划至形成,从无到有,端赖许悔之热心鼓励催促安排,终于签下了悔之与他的年轻合作群新组成的有鹿文化公司的第一份出版合同。在此表示谢忱,并祝福对文化有理想愿景的他们前途无量。

2009年初夏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