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志号: 纪50M
Scott编号: 355a
Michel编号: B6
创作者: (原画作者)明代黄应光,黄应瑞,黄德珍,李斛 (设计者)孙传哲 (雕刻者)李曼曾
发行日期: 1958-6-28
详细描述: 雕刻版,无齿,小全张规格:131*100mm,邮票图案面积:27*37mm, 面值:32分 发行量:25万枚 关汉卿,原名已佚,字汉卿,号已斋叟。他生于金代末年,为人“滑稽多智,蕴藉风流”。性格爽朗,刚直不阿。他不仅是载入中国史册最早的戏剧家,也是古代最多产的剧作家。他的剧作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或摘取历史的传说,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思想深刻,不仅在中国文学史、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文学艺术殿堂里也闪烁着璀璨的光辉。为纪念关汉卿戏剧创作700年,邮电部发行了这套纪念邮票,反映了这位伟大剧作家的形象及其主要剧作。
关汉卿是我国元代伟大的戏剧家,一生留下了颇为丰富的戏剧作品,他早年的主要活动都在元代的首都——大都(今北京),曾做过卑微的小官。晚年生活在江南的杭州,是一个职业的戏剧作家。 关汉卿不仅创作戏剧,通晓音律,长于歌唱,懂得舞台艺术,而且自己也能登台演出。在 中国戏剧的发展史上,是—个承前启后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为纪念元代伟大的戏剧家 关汉卿而发行邮票的想法早在1955年就被提出过,但因多种原因未付诸实施。1958年适逢纪念世界文化名人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开展,2月3日 中国戏剧家协会致函邮电部,正式建议发行 关汉卿纪念邮票。2月6日 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党组正式向相关单位发送了《1958年度纪念世界文化名人计划要点草案》,草案中确定发行一套邮票作为整个纪念活动的一部分。以 关汉卿戏剧活动为题材的纪念邮票设计发行工作由此正式启动。
1958年初, 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党组已将《1958年度纪念世界文化名人计划要点草案》等文件分别送相关单位,所以邮票图案资料的搜集工作十分顺利,邮票图案确定也没有太大的周折。从当时的来往文件、信函中,可知确定发行的邮票数量为全套3枚,其中邮票的第一、三图选用了 关汉卿的代表剧“蝴蝶梦”与“望江亭”作为图案题材,为了使图案更具有历史感,设计者从关汉卿剧作明万历刻本的版画插图中选取了两幅版画。邮票的第二图是 关汉卿的画像,为了能准确全面的在邮票上反映出关汉卿戏剧大师的形象,当时的剧协、美协组织了多位名画家参与了关汉卿画像的初稿创作,经反复推敲,最后选定的是擅长国画人物画的青年画家 李斛的作品,他所绘制的关汉卿像,人物神形兼备、丰满飘逸。
1958年4月邮票进入印制准备阶段时,出现了小小的波折,由于3枚邮票的雕刻工作分别由近代印刷公司(4分、20分图)和邮票发行局(8分图)承担,因此4月中查看雕刻原版的印样时,“印厂送来的4分及20分图经看后发现比自刻(指发行局负责雕刻的原版) 关汉卿像版(8分)小一点”,到厂方调出三块原版测量后,才发现“其中厂方刻板尺寸无错,自刻尺寸略长0.5公厘,”由于钢板已淬火,为确保发行时间,经慎重考虑,“决定不再作修改”(见票字第142号函1958年4月4日)。
5月初印刷厂按照最初的订印要求,送来了邮票大版印样,邮票发行局在认真查看印样后,再次向负责印制工作的中国近代印刷公司发函,提出“我们考虑该邮票如用原订之单色印制,效果恐不够好,为此函请改为加印底色纸印制,……并希提前用胶版印制底色。” (注1:见邮电部邮政总局邮票发行局(58)票字第203号函,1958年5月12日)这就是后来邮票发行新闻稿中所称的“以黄色纸凹版印制”,这套邮票也从最初的单色雕刻版印制改为了胶雕印制。
关汉卿(金朝末年—公元1279),号已斋,大都(今北京市)人,医户出身。他曾做过太医院户。后来,他不愿做官,便流入歌楼、酒肆、瓦舍、戏场之中。他为人放荡不羁,滑稽多智,具有坚强不屈的性格。 关汉卿本人在《南吕一枝花·不厌老》这首散曲中,也把自己比作“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实在是一个绝妙而又恰当的比喻。
在元代杂剧作家中, 关汉卿的创作活动开始得比较早,他和当时志同道合的一些作家保持广泛的友谊关系。著名的女演员 珠帘秀也和他有来往。他对人民的生活较熟悉,对各种艺术形式极为爱好。他擅长歌舞,精通音律,不但创造了大量为人民所喜爱的戏剧,而且能粉墨登场,亲自表演。在当时的戏曲界,他是个相当活跃的人物。
关汉卿以辛勤的劳动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杂剧作品,一生共创作了60多个杂剧,保存至今的有15个:《 窦娥冤》、《单刀会》、《西蜀梦》、《绯衣梦》、《拜月亭》、《调风月》、《望江亭》、《救风尘》、《金线池》、《鲁斋郎》、《蝴蝶梦》、《谢天香》、《玉镜台》、《哭存孝》、《陈母教子》。他这些杂剧写了“烟花粉黛”,也写了“公案传奇”,但不写“仙佛鬼怪”和“隐居乐道”,这正表现了他正视现实、忠实于生活的可贵精神。这些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在这些剧本中,我们看到了元代社会政治的腐败和人民生活悲惨的种种面貌,看到了许许多多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那些横行霸道的贪官污吏、蛮狠毒辣的地主富豪、狡赖刁猾的流氓恶棍,无一不是刻画得入木三分。同时, 关汉卿对被压迫的穷苦平民又倾注了极大的同情,作品描写他们备遭欺凌、无辜受屈、妻离子散等等场面,今天读来,仍然十分生动感人。
《 窦娥冤》是 关汉卿的代表作,是一部杰出的古典悲剧。剧中的主人公 窦娥,是一个命运悲惨的女子。她7岁被卖做童养媳,17岁又死了丈夫。她的婆婆因软弱和糊涂招了一个姓张的老头为丈夫,而老头的儿子张驴儿则想霸占 窦娥为妻。 窦娥不肯,于是,阴险恶毒的张驴儿想用毒药害死窦娥的婆婆,不料却误害了他自己的父亲。张驴儿反咬一口,说是 窦娥谋害了张老头。 窦娥被诬告,判了死罪。在去刑场的路上,她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怒和不平,在法场上接连发出了三桩誓愿:一要刀过头落,一腔热血都溅在白练上,半点也不要沾在地上;二要六月下大雪,遮盖住她的尸体;三要从今以后,使楚州大旱三年。这部悲剧表达了当时被压迫者对封建统治者制造冤狱的愤慨与反抗。
关汉卿晚年南下漫游,到过杭州。在杭州创作了散套《南吕一枝花·杭州景》,描绘了南宋故都的繁华景象和江南水秀山奇的风光。南游往返途中,他还在扬州停留过。在当时,和大都一样,杭州和扬州也是杂剧创作和演出的中心城市,会聚着许多知名的作家和演员。 关汉卿的到来,对这里的杂剧创作和演出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大德初年,他写了小令《大德歌》十首。
关汉卿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的现实主义戏剧家。他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表现人民疾苦,揭露社会黑暗的创作道路,是后来进步作家所遵循的典范,影响极为深远。 关汉卿被后人列为“元曲四大家”之首。在元代杂剧作家中,他的作品在数量上居第一位。他的作品早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外广泛流传,获得人民群众的喜爱。世界和平理事会把他列为1958年纪念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同年6月28日,我国北京举行了 关汉卿戏剧创作七百年的纪念大会。陈毅同志给大会题词说:“ 关汉卿接触下层人民,熟悉人民语言和民间艺术形式,也深知人民的疾苦和愿望,所以能成为元代杂剧的奠基人。
5月30日,邮电部下发“关于发行 关汉卿戏剧创作七百年纪念邮票的通知”,文中仅提到发行邮票3枚,6月16日给新华社、各报社的邮票发行宣传稿中,也只提到于6月20日发行纪念邮票3枚。从保存的档案中看,直至1958年的6月初,有关这套邮票的发文中都只字未提发行小全张的计划。档案中最早对纪50邮票小全张(当时称作小型张)情况的记载,是6月2日给中国近代印刷公司的纪50邮票小型张订印函,函中对小型张的尺寸、文字及花饰的规格、印刷数量等都做了非常具体的说明。从手绘小全张效果图的批准时间以及小全张所用的 郭沫若题字的日期看这枚小型张是临时决定增发的。
正如小全张的订印函所述:“ 关汉卿邮票已决定本年6月20日发行,该小型张在不影响其他邮票印制工作下,希亦能于6月20日前印出一小部分。”这显然是为了赶在6月20日能与邮票同时发行。但是在短短的十几天内要完成制版与几十万枚的小全张印刷工作,在当时的印刷条件下,应算较高的要求。这套邮票没能与3枚邮票同时发行,其主要原因应是印刷时间紧。但是它却赶上了6月28日在北京政协礼堂隆重举行的纪念世界文化名人(中国剧作家) 关汉卿戏剧活动700年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