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清潞,全长128公里,从虎踞镇进入茶陵由西北向东南至茶陵火车站,继而折向北至终点站清潞火车站即湘东铁矿清水矿区。站点为向南分别途经泗汾站、网岭站、皇图岭站、新市站、攸县站、菜花坪站、排前站、把集站、茶陵站、清潞站十站,全长127.8公里,与吉衡铁路、分茶铁路交汇于茶陵西站。
现茶陵站~清潞段废旧拆除。
2011年11月15日起,列车不再停靠沿线小站,沿线小站告别客运业务。
2020年2月29日18时00分起,茶陵西站至茶陵站间线路由醴茶线改为分茶线(分文铁路+文茶铁路)
醴陵站—茶陵西站,醴陵向南经攸县至茶陵,从虎踞镇进入茶陵由西北向东南至茶陵西站。站点为向南分别途经醴陵南站(货运站)皇图岭站(货运站)、网岭站(货运站)、攸县站,止于茶陵西站,与吉衡铁路、分茶铁路交汇于茶陵西站。
醴茶铁路公司的组建,旨在进行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的创新,发挥公司独立经营的优势和全支线整体功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现有资源,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盈亏包干的经营模式,提高醴茶支线运营效率和整体经济效益,从而加快长沙铁路总公司管内支线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
醴茶铁路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货物运输、铁路运输生产设备维修、商贸、仓储、兴办实业等多元经营。于2015年7月1日停止客运。
1965年5月21日,毛泽东重上井冈山,乘专列抵达醴陵站后,毛泽东改乘汽车经茶陵前往井冈山。看到沿途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毛泽东写下了“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的词。1969年,湖南省革命委员会提出修建湘东铁路,支持井冈山西麓开发。经国家计委和国家建委批复。1970年2月完成设计。1970年9月成立湘东铁路修建指挥部,由湘潭地区的湘潭、醴陵、攸县、茶陵、浏阳、炎陵等6县12万民兵,按部队的编制分成824个连队投入铁路建设会战。1970年11月开工,1972年底基本竣工。共投入劳动工日2952万个,完成土方1373万立方,修建大小桥梁39座。总投资8021.9万元,平均每千米造价62.18万元。1973年1月11日正式通车。1973年3月11日开通株洲至茶陵的旅客列车。1975年4月1日移交广州铁路局长沙铁路分局,并开通长沙-茶陵的旅客列车。1993年运输148.4万吨。
广铁实施“干支分离”,2000年7月12日成立醴茶铁路公司,注册地攸县,“模拟法人,承包经营”。2008年随浙赣铁路株洲至醴陵段一起移交南昌铁路局管辖。2014年,南昌铁路局组织对醴茶铁路大修,更新为500米长的钢轨。2015年7月1日停止客运。[1]
醴茶铁路(11)
2019年1月,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其中写到“加快醴茶线电气化改造”。11月22日,省发改委组织株洲市政府、省交通运输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等单位召开醴茶铁路恢复客运运营专题协调会。11月30日,南昌铁路局管内的醴陵、攸县、茶陵、安仁、炎陵火车站整体划入广州铁路局管理,并从12月1日起,调度、通信和信号整体切入广州铁路局。
2020年1月,醴茶铁路提质改造工程启动,广铁集团工务、电务、房建、供电等部门每天二百多人开始了大量紧张的施工。2月29日18时整,经过近500名工作人员的紧张施工,湖南境内醴茶铁路攸县站和皇图岭站通信信号提质改造工程顺利完工。 5月中旬,醴茶铁路攸县站站房建设基本完成。房建部门新建了400平方米信号楼,同时对候车室进行了改造和装修。工务部对站内及区间的所有钢轨、枕木、道岔及道渣进行了更换,木材枕木一律换成水泥枕木,线路达到了列车可以运行90km/h要求。电务部门将原有8082型色灯电锁器设备改为最先进的iLOCK型计算机联锁设备,结束了由扳道员准备进路的历史,为进一步确保列车安全奠定了基础。供电部门为确保列车信号的稳定,准备了两路电源。集团客运部对攸县站的客运提供了最先进的设备,按照高铁站的要求配置。如有自动售票机、取票机、查危机、闸机、中控等设备。还加强了消防安全控制,候车室、票房等处消防设施全部到位。 [2]
2020年5月29日,醴茶铁路试运行,6月,停运近5年的醴茶铁路重新恢复客运,开行长沙~炎陵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