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似的群山

白象似的群山

文学体裁 短篇小说
书名 白象似的群山
原版名称 HillsLikeWhiteElephants
目录导航

作品简介

该小说故事发生在西班牙北部 埃布罗河的一个火车站。时间不详,猜测应是与作品发表属同一时期。当天天气极其炎热,一个美国男人同一个女孩在西班牙一个小站等火车的时候,男人设法说服女孩去做一个小手术。小说没有直接交待是什么手术,但能推断出是一次人工 流产。整部小说基本上是由美国男人和女孩的对话构成,起初两个人的气氛似乎有些沉闷,女孩就采取主动的姿态,称远处群山的轮廓在阳光下“看上去像一群白象”。但男人有些心不在焉,他只关心一个话题,就是想劝女孩去做手术。女孩显得紧张和忧虑,男人就不停地解释和安慰,最后女孩终于急了:“你再说我可要叫了。”到这里,小说的内在紧张达到了高峰,男人就去放旅行包、等列车进站。他回来时问女孩:你觉得好些了吗?女孩向他投来一个微笑:“我觉得好极了。”小说就这样戛然而止。整篇小说只有1455个单词,却几乎处处都应用 象征主义手法。

作品生动地刻画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的精神生态状况。海明威对两位主人公精神世界的关注,揭示了美国社会所存在的精神问题,即人们不知不觉陷入了精神的荒原。通过对工业文明给人类精神生态所造成的破坏行径进行了揭露,海明威试图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激发人们对生活真谛、生活意义的思索,促使人们对内心精神生态平衡的关注,从而呼唤人们必须重新审视和思考自己的思想信仰,最终解决精神生态上所出现的危机。

作品评价

《白象似的小山》是篇极短的 短篇小说,没有任何冗长的心理及场面的描叙,几乎全篇都是对话。作者的技巧就在于以日常的对话形式来揭示不同人物心理面貌。伊利亚·埃伦伯格( Ilya Ehrenburg, 1961) 说,”作为一个作家,我曾为海明威的技巧而感到震惊……今天我才明白海明威是如何获得他那强有力的人物对话的……海明威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偶尔听到的那种对话,而是对话的浓缩和提炼部分,常常由那些表面上毫无意义的语言成分所组成——只不过是日常用语罢了,但总是尽力地传达出了最重要的意义。”这种感觉是真切的。在《白象似的群山》这篇小说里,海明威就是运用了新颖、有效的对话技巧来透视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塑造人物性格的。

《白象似的群山》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新颖的选材、深刻的内涵表现了主人公梦想的幻灭,受到各领域专家和学者的普遍赞誉。该小说对话虽简练易懂,却生动地描述了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故事虽然情节简单,但人物刻画细腻。短短几千字的小说,却酣畅淋漓地展示了海明威那独特的叙事风格,即极富象征意义的地理环境描绘和含蓄而戏剧性的情节描写。有学者认为,虽然这部作品没有提及流产手术,但是那种无奈、失落、困惑的情绪渗透在字里行间。甚至认为,不解决是否保留腹中胎儿这一问题,不但会毁了女孩的现在,而且还会影响她的未来。小说体现出一个主题,即在当今环境日益恶化、生态危机日益加深的困境下,有必要从环境和精神生态的视角来解读人们生存的状况。

作者简介

厄纳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美国作家,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26年发表长篇小说《 太阳也升起来了》一举成名。1929年又发表了另一部长篇小说《 永别了,武器》。1936—1939年参加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以随军记者身份到中国,报道了中国的抗日战争。1942年参加美国海军。战后定居 古巴。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于1961年7月2日用猎枪自杀身亡。另著有《春天的激流》、《第五纵队》、《战地钟声》、《 老人与海》等小说。

作品译文

埃布罗河①河谷的那一边,白色的山冈起伏连绵。这一边,白地一片,没有树木,车站在阳光下两条铁路线中间。紧靠着车站的一边,是一幢笼罩在闷热的阴影中的房屋,一串串竹珠子编成的门帘挂在酒吧间敞开着的门口挡苍蝇。那个美国人和那个跟他一道的姑娘坐在那幢房屋外面阴凉处的一张桌子旁边。天气非常热,巴塞罗那②来的快车还有四十分钟才能到站。列车在这个中转站停靠两分钟,然后继续行驶,开往马德里。

--

①埃布罗河(theEbro):流经西班牙北部,注入地中海,全长约756公里。

②巴塞罗那(Barcelona):西班牙最大的商港,位于东北部地中海沿岸。

--

"咱们喝点什么呢?"姑娘问。她已经脱掉帽子,把它放在桌子上。

"天热得很,"男人说。

"咱们喝啤酒吧。"

"Doscervezas,"①男人对着门帘里面说。

"大杯的?"一个女人在门口问。

"对。两大杯。"

那女人端来两大杯啤酒和两只毡杯垫。她把杯垫和啤酒杯一一放在桌子上。看看那男的,又看看那姑娘。姑娘正在眺望远处群山的轮廓。山在阳光下是白色的,而乡野则是灰褐色的干巴巴的一片。

"它们看上去象一群白象,"她说。

"我从来没有见过象,"男人把啤酒一饮而尽。

"你是不会见过。"

"我也许见到过的,"男人说。"光凭你说我不会见过,并不说明什么问题。"

姑娘看看珠帘子。"他们在上面画了东西的,"她说。"那上面写的什么?"

"AnisdelToro。是一种饮料。"②

"咱们能尝尝吗?"

男人朝着珠帘子喊了一声"喂"。那女人从酒吧间走了出来。

"一共是四雷阿尔。"③

"给我们再来两杯人AnisdelToro。"

"掺水吗?"

--

①西班牙语:意为"来两杯啤酒"。

②西班牙语:茴香酒。

③雷阿尔(real):旧时西班牙和拉丁美洲国家通用的一种银币。

--

"你要掺水吗?"

"我不知道,"姑娘说。"掺了水好喝吗?"

"好喝。"

"你们要掺水吗?"女人问。

"好,掺水。"

"这酒甜丝丝的就象甘草,"姑娘说,一边放下酒杯。

"样样东西都是如此。"

"是的,"姑娘说。"样样东西都甜丝丝的象甘草。特别是一个人盼望了好久的那些东西,简直就象艾酒一样。"

"喔,别说了。"

"是你先说起来的,"姑娘说。"我刚才倒觉得挺有趣。我刚才挺开心。"

"好吧,咱们就想法开心开心吧。"

"行啊。我刚才就在想法。我说这些山看上去象一群白象。这比喻难道不妙?"

"妙。"

"我还提出尝尝这种没喝过的饮料。咱们不就做了这么点儿事吗--看看风景,尝尝没喝过的饮料?"

"我想是的。"

姑娘又眺望远处的群山。

"这些山美极了,"她说。"看上去并不真象一群白象。我刚才只是说,透过树木看去,山表面的颜色是白的。"

"咱们要不要再喝一杯?"

"行。"

热风把珠帘吹得拂到了桌子。

"这啤酒凉丝丝的,味儿挺不错,"男人说。

"味道好极了,"姑娘说。

"那实在是一种非常简便的手术,吉格,"男人说。"甚至算不上一个手术。"

姑娘注视着桌腿下的地面。

"我知道你不会在乎的,吉格。真的没有什么大不了。只要用空气一吸就行了。"

姑娘没有作声。

"我陪你去,而且一直呆在你身边。他们只要注入空气,然后就一切都正常了。"

"那以后咱们怎么办?"

"以后咱们就好了,就象从前那样。"

"你怎么会这么想呢?"

"因为使我们烦心的就只有眼下这一件事儿,使我们一直不开心的就只有这一件事儿。"

姑娘看着珠帘子,伸手抓起两串珠子。

"那你以为咱们今后就可以开开心心地再没有什么烦恼事了。"

"我知道咱们会幸福的。你不必害怕。我认识许多人,都做过这种手术。"

"我也认识许多人做过这种手术,"姑娘说。"手术以后他们都照样过得很开心。"

"好吧,"男人说,"如果你不想做,你不必勉强。如果你不想做的话,我不会勉强你。不过我知道这种手术是很便当的。"

"你真的希望我做吗?"

"我以为这是最妥善的办法。但如果你本人不是真心想做,我也绝不勉强。"

"如果我去做了,你会高兴、事情又会象从前那样、你会爱我--是吗?"

"我现在就爱着你。你也知道我爱你。"

"我知道。但是如果我去做了,那么倘使我说某某东西象一群白象,就又会和和顺顺的,你又会喜欢了?"

"我会非常喜欢的。其实我现在就喜欢听你这么说,只是心思集中不到那上面去。心烦的时候,我会变成什么样子,你是知道的。"

"如果我去做手术,你就再不会心烦了?"

"我不会为这事儿烦心的,因为手术非常便当。"

"那我就决定去做。因为我对自己毫不在乎。"

"你这话什么意思?"

"我对自己毫不在乎。"

"不过,我可在乎。"

"啊,是的。但我对自己却毫不在乎。我要去做手术,完了以后就会万事如意了。"

"如果你是这么想的,我可不愿让你去做手术。"

姑娘站起身来,走到车站的尽头。铁路对面,在那一边,埃布罗河两岸是农田和树木。远处,在河的那一边,便是起伏的山峦。一片云影掠过粮田;透过树木,她看到了大河。

"我们本来可以尽情欣赏这一切,"她说。"我们本来可以舒舒服服享受生活中的一切,但一天又一天过去,我们越来越不可能过上舒心的日子了。"

"你说什么?"

"我说我们本来可以舒舒服服享受生活中的一切。"

"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的。"

"不,我们不能。"

"我们可以拥有整个世界。"

"不,我们不能。"

"我们可以到处去逛逛。"

"不,我们不能。这世界已经不再是我们的了。"

"是我们的。"

"不,不是。一旦他们把它拿走,你便永远失去它了。"

"但他们还没有把它拿走呵。"

"咱们等着瞧吧。"

"回到阴凉处来吧,"他说。"你不应该有那种想法。"

"我什么想法也没有,"姑娘说。"我只知道事实。"

"我不希望你去做任何你不想做的事--"

"或者对我不利的事,"她说。"我知道。咱们再来杯啤酒好吗?"

"好的。但你必须明白--"

"我明白,"姑娘说。"咱们别再谈了好不好?"

他们在桌边坐下。姑娘望着对面干涸的河谷和群山,男人则看着姑娘和桌子。

"你必须明白,"他说,"如果你不想做手术,我并不硬要你去做。我甘心情愿承受到底,如果这对你很重要的话。"

"难道这对你不重要吗?咱们总可以对付着过下去吧。"

"对我当然也重要。但我什么人都不要,只要你一个。随便什么别的人我都不要。再说,我知道手术是非常便当的。"

"你当然知道它是非常便当的。"

"随你怎么说好了,但我的的确确知道就是这么回事。"

"你现在能为我做点事儿么?"

"我可以为你做任何事情。"

"那就请你,请你,求你,求你,求求你,求求你,千万求求你,不要再讲了,好吗?"

他没吭声,只是望着车站那边靠墙堆着的旅行包。包上贴着他们曾过夜的所有旅馆的标签。

"但我并不希望你去做手术,"他说,"做不做对我完全一样。"

"你再说我可要尖声叫了。"

那女人端着两杯啤酒撩开珠帘走了出来,把酒放在湿漉漉的杯垫上。"火车五分钟之内到站,"她说。

"她说什么?"姑娘问。

"她说火车五分钟之内到站。"

姑娘对那女人愉快地一笑,表示感谢。

"我还是去把旅行包放到车站那边去吧,"男人说。姑娘对他笑笑。

"行。放好了马上回来,咱们一起把啤酒喝光。"

他拎起两只沉重的旅行包,绕过车站把它们送到另一条路轨处。他顺着铁轨朝火车开来的方向望去,但是看不见火车。他走回来的时候,穿过酒吧间,看见候车的人们都在喝酒。他在柜台上喝了一杯茴香酒,同时打量着周围的人。他们都在宁安毋躁地等候着列车到来。他撩开珠帘子走了出来。她正坐在桌子旁边,对他投来一个微笑。

"你觉得好些了吗?"他问。

"我觉得好极了,"她说。"我又没有什么毛病罗。我觉得好极了。"

(翟象俊译)

作品原文

The hills across the valley of the Ebro were long and white. On this side there was no shade and no trees and the station was between two lines of rails in the sun. Close against the side of the station there was the warm shadow of the building and a curtain, made of strings of bamboo beads, hung across the open door into the bar, to keep out flies. The American and the girl with him sat at a table in the shade, outside the building. It was very hot and the express from Barcelona would come in forty minutes. It stopped at this junction for two minutes and went on to Madrid.“What should we drink?” the girl asked. She had taken off her hat and put it on the table.“It’s pretty hot,” the man said.“Let’s drink beer.”

“Dos cervezas,” the man said into the curtain.“Big ones?” a woman asked from the doorway.“Yes. Two big ones.”The woman brought two glasses of beer and two felt pads. She put the felt pads and the beer glasses on the table and looked at the man and the girl. The girl was looking off at the line of hills. They were white in the sun and the country was brown and dry.

“They look like white elephants,” she said.“I’ve never seen one,” the man drank his beer.“No, you wouldn’t have.”“I might have,” the man said. “Just because you say I wouldn’t have doesn’t prove anything.”The girl looked at the bead curtain. “They’ve painted something on it,” she said. “What does it say?”“Anis del Toro. It’s a drink.”“Could we try it?”The man called “Listen” through the curtain. The woman came out from the bar.“Four reales.”“We want two Anis del Toro.”“With water?”

“Do you want it with water?”“I don’t know,” the girl said. “Is it good with water?”“It’s all right.”“You want them with water?” asked the woman.“Yes, with water.”“It tastes like licorice,” the girl said and put the glass down.“That’s the way with everything.”“Yes,” said the girl. “Everything tastes of licorice. Especially all the things you’ve waited so long for, like absinthe.”“Oh, cut it out.”“You started it,” the girl said. “I was being amused. I was having a fine time.”“Well, let’s try and have a fine time.”“All right. I was trying. I said the mountains looked like white elephants. Wasn’t that bright?”“That was bright.”“I wanted to try this new drink: That’s all we do, isn’t it--look at things and try new drinks?”“I guess so.”

The girl looked across at the hills.“They’re lovely hills,” she said. “They don’t really look like white elephants. I just meant the coloring of their skin through the trees.”“Should we have another drink?”“All right.”The warm wind blew the bead curtain against the table.“The beer’s nice and cool,” the man said.“It’s lovely,” the girl said.“It’s really an awfully simple operation, Jig,” the man said. “It’s not really an operation at all.”The girl looked at the ground the table legs rested on.“I know you wouldn’t mind it, Jig. It’s really not anything. It’s just to let the air in.”The girl did not say anything.

“I’ll go with you and I’ll stay with you all the time. They just let the air in and then it’s all perfectly natural.”“Then what will we do afterward?”“We’ll be fine afterward. Just like we were before.”“What makes you think so?”“That’s the only thing that bothers us. It’s the only thing that’s made us unhappy.”The girl looked at the bead curtain, put her hand out and took hold of two of the strings of beads.“And you think then we’ll be all right and be happy.”“I know we will. You don’t have to be afraid. I’ve known lots of people that have done it.”“So have I,” said the girl. “And afterward they were all so happy.”“Well,” the man said, “if you don’t want to you don’t have to. I wouldn’t have you do it if you didn’t want to. But I know it’s perfectly simple.”“And you really want to?”“I think it’s the best thing to do. But I don’t want you to do it if you don’t really want to.”

“And if I do it you’ll be happy and things will be like they were and you’ll love me?”“I love you now. You know I love you.”“I know. But if I do it, then it will be nice again if I say things are like white elephants, and you’ll like it?”“I’ll love it. I love it now but I just can’t think about it. You know how I get when I worry.”“If I do it you won’t ever worry?”“I won’t worry about that because it’s perfectly simple.”“Then I’ll do it. Because I don’t care about me.”“What do you mean?”“I don’t care about me.”“Well, I care about you.”“Oh, yes. But I don’t care about me. And I’ll do it and then everything will be fine.”“I don’t want you to do it if you feel that way.”

The girl stood up and walked to the end of the station. Across, on the other side, were fields of grain and trees along the banks of the Ebro. Far away, beyond the river, were mountains. The shadow of a cloud moved across the field of grain and she saw the river through the trees.“And we could have all this,” she said. “And we could have everything and every day we make it more impossible.”“What did you say?”“I said we could have everything.”“We can have everything.”“No, we can’t.”“We can have the whole world.”“No, we can’t.”“We can go everywhere.”“No, we can’t. It isn’t ours any more.”“It’s ours.”“No it isn’t. And once they take it away, you never get it back.”“But they haven’t taken it away.”“We’ll wait and see.”“Come on back in the shade,” he said. “you mustn’t feel that way.”“I don’t feel any way,” the girl said. “I just know things.”

“I don’t want you to do anything that you don’t want to do--”“Nor that isn’t good for me,” she said. “I know. Could we have another beer?”“All right. But you’ve got to realize--”“I realize,” the girl said. “Can’t we maybe stop talking?”They sat down at the table and the girl looked across at the hills on the dry side of the valley and the man looked at her and at the table.“You’ve got to realize,” he said, “that I don’t want you to do it if you don’t want to. I’m perfectly willing to go through with it if it means anything to you.”“Doesn’t it mean anything to you? We could get along.”“Of course it does. But I don’t want anybody but you. I don’t want any one else. And I know it’s perfectly simple.”

“Yes, you know it’s perfectly simple.”“It’s all right for you to say that, but I do know it.”“Would you do something for me now?”“I’d do anything for you.”“Would you please please please please please please please stop talking?”He did not say anything but looked at the bags against the wall of the station. There were labels on them from all the hotels where they had spent nights.“But I don’t want you to,” he said, “I don’t care anything about it.”“I’ll scream,” the girl said. The woman came out through the curtains with two glasses of beer and put them down on the damp felt pads. “The train comes in five minutes,” she said.

“What did she say?” asked the girl.“That the train is coming in five minutes.”The girl smiled brightly at the woman, to thank her.“I’d better take the bags over to the other side of the station,” the man said. She smiled at him.“All right. Then come back and we’ll finish the beer.”He picked up the two heavy bags and carried them around the station to the other tracks. He looked up the tracks but could not see the train. Coming back, he walked through the barroom, where people waiting for the train were drinking. He drank an Anis at the bar and looked at the people. They were all waiting reasonably for the train. He went out through the bead curtain. She was sitting at the table and smiled at him.“Do you feel better?” he asked.“I feel fine,” she said. “There’s nothing wrong with me. I feel fine.”

作品赏析

精神生态的缘起

20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世界环境危机日趋严重,甚至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文学和文化批评倾向在美国盛行开来。那么如何给生态批评下个定义呢? 在众多的对“生态批评”提出的定义中,最通俗易懂也最为广大学者认同的是来自美国生态批评的主要倡导者和发起人彻丽尔·格罗特费尔蒂的解释,在他看来生态批评是研究和探索文学与自然环境二者之间关系的批评。另一位美国生态批评的主要倡导者劳伦斯·布伊尔认为:生态批评家不应仅仅局限在自己所从事的学术当中,更要参与和关心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的环境危机,并且要积极加入到改善环境危机的活动中。每个生态批评家都可在其所涉猎的文学、文化领域里为挽救生态危机做出积极的贡献。生态批评是一个跨学科的范畴,涉及社会人类学、宗教、心理学、科学研究、史学、种族研究、人文地理等。

把生态批评界定为研究文学甚至文化和自然的关系的批评,其目的是通过文学这个手段来重新审视人类的文明和思想,批判人类导致环境与生态危机的行径和态度。随着生态批评的发展,对生态批评的理解也就日益增多。而与文学作品相关的生态文艺从狭义角度讲是表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与否的作品。其中主要涉及人与自然不和谐关系引起的自然生态危机和人与人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生态危机。而广义的生态文艺则不仅包括所谓的“外部自然”———自然生态问题和社会生态问题,而且还包括“内部自然”,即人与自我之间所引发的精神生态问题。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与精神生态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人们意识到,不仅要解决自然生态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问题。因此,生态批评不仅仅提倡改善自然而且倡导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返璞归真,实现人类精神生态与自然生态的融合,创造人类健康的、环保的、自然的和可持续的生活观念与方式,从而构建人们良好的精神生态。

作为人类重要生存状态的精神生态通常指人与自我的关系,属于除了“外部自然”之外的“内部自然”。人类生存过程中通常会与自我相冲突,从而引发精神生态危机。一方面,人类精神危机造成了自然生态危机和社会生态危机的日趋严峻,而另一方面,日趋严重的自然危机与社会危机又反作用于人类的精神生态危机。可以说精神生态危机是生态危机的根本。所以,精神生态批评在关注遭到破坏的人类精神生态的同时,还要关注自然生态危机和社会生态危机。精神在人的生存和活动中占有决定性地位。人是矛盾存在的,不仅是历史的存在、文化的存在、实践的存在、自然的存在和社会的存在,也是精神的存在。在鲁枢元教授看来,精神生态虽然与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相互联系,但精神生态在人类中的位置就好似爱情在男性和女性之间的位置一样,也是可以相对独立出来进行研究的。因此,从现实意义来讲,除了研究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人的精神生态更值得研究。

作品对精神荒原的揭示

《白象似的群山》体现了荒野描写与自然写作这两个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特征。20 世纪的荒野描写和自然写作不仅有对自然界、对土地的理解和观念的探讨,而且还有对文学中美的追求。小说叙述波澜不惊,主要以两个主人公的对话和周围环境描写为主,讲述了一个美国男人和女孩吉格在火车站等待火车到来时发生的故事。读完这个故事之后,读者知道,吉格与男友争论的是手术,但是不清楚具体是什么手术,通过推断得知女孩吉格怀孕了,而她的男朋友不希望孩子降临人世,相反,吉格又十分想留住胎儿,两人一直在讨论要不要做流产手术这一问题。

首先,小说的题目出自女孩说过的“这些山看上去像一群白象”,带有一定寓意。在古印度,“白象”曾是被当作神一样供奉的高贵的动物。然而,因为白象要吃大量的食物,所以照顾、饲养白象需要付出昂贵的代价。因此,白象虽是人们心目中的神灵,但是拥有它又成为巨大的麻烦和负担。小说恰恰是想借用“白象”来告诉读者,女孩腹中的胎儿对于美国男人来说是最不想要的沉重负累。此外,故事的背景是20 世纪20 年代末,亲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海明威借用“白象似的群山”代表当时的工业社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当初满怀激情和理想在战场上奋勇拼杀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发现一切跟战前都不一样了。他们并没有成为大家眼中令人崇拜的英雄。反而,战后初期不景气的整体社会气候使他们很难找到工作,他们作为退役军人被视为是难以管教的孩子。他们已很难再适应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城镇和家庭,无法跟周围的人交流沟通,他们变得与现实格格不入。他们对社会上摒弃追求高尚情趣而只是一味追求眼前经济利益的现象不满。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动荡不安,人民生活不稳定,年轻人感觉无所适从,这些畸形的社会形态成为他们生活中难以挥去的巨大精神压力,磨灭了他们许多美好的愿望和热情。面对现实,他们深深感到“拯救民主”、“伸张正义”、“为和平而战”的口号不过是当初美国政府用来迷惑自己为战争卖命的虚伪借口和幌子。在深知上当受骗,美好的理想灰飞烟灭后,他们心灵深处受到无法医治的创伤,这些浮躁不安的年轻人无不生活在困惑中。他们不再相信什么政治、法令,但又找不到新的可靠的精神支柱。他们对社会、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苦闷、焦虑、迷失的情绪一直噩梦般地萦绕在他们周围。所有这些变化,使得一代年轻人感到思想空虚、无所适从、精神孤独。他们失去了旧有的观念,却找不到新的目标,一切都处于迷惘中,自然地与主流社会脱离,从而使他们产生了精神生态危机。实际上,小说中的美国男人与女孩之间的关系好似“白象似的群山”,在虚幻、缥缈、是与非之间徘徊。两人在做决定是否保留腹中胎儿时并不知道各自的想法究竟是对还是错,只能面对着无数的“白象似的群山”,根据其现状做出模糊的臆断或预测,却真正的无可奈何,难以理清。因而他们悲观、彷徨、失望、忧虑,处于一种迷茫,不知走向何处的精神状态之中。

小说的开篇即给读者一种阴郁的感觉:埃布罗河河谷两边风景各有不同,一边是白色连绵起伏的山脉,另一边是一片白地寸草不生。两条铁路线曝晒在烈日下。车站旁的酒吧间闷热不堪,仅用挂在门口的竹珠子编成的门帘抵挡想要飞进去的苍蝇。而在如此闷热的天气中,美国男人和女孩坐在酒吧外的桌子旁等待在这个中转火车站停靠两分钟的驶往马德里的火车。

由此看来,一个孤零零的火车站暴露在炎炎烈日下,周围景色毫无生机。“白色”、“没有树木”、“闷热的阴影中的房屋”以及“苍蝇”的出现展现出了荒芜、生气全无的场景,并无声地告知读者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坐在这儿等车,主人公的精神状态和感受不言而喻。因为小说是关于两个主人公争论女孩是否做流产手术的问题,因此,小说开篇对荒凉景色的描写是对女孩内心世界的反应。那看似与情节发展无关的“两条铁路线”却别有深意。暗示着两个主人公在对于如何解决所面临的困难问题上永远也达不成统一的认识。在女孩看来,孩子是生命的延续和维系两人情感的纽带;而男人却对即将降临人世的孩子有恐惧感,担心孩子成为自己未来发展的负担。由此可见,两人完全不同的态度永远也没有交集。这给故事定下了悲剧色彩的基调。这部分看似平淡的描写中海明威表现出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女孩看到的象征着死亡的、荒芜的土地和肮脏的环境,预示着她的精神状态和生存环境处在既无花草树木又无避凉遮荫的贫瘠世界中。

接下来的故事内容由两个人的对话和自然景色描述构成。自然景色描写了一边是干巴巴的群山和山谷,另一边是农田、树林和河流。女孩沉默地看着远处白色的群山和灰褐色的干巴巴一片的乡野蕴含着躁动、不安以及即将失去胎儿的潜在含义。读者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女孩此时精神烦躁不定的状况。故事中的对话充分体现出男性与女性在社会上的不平等。男权至上,男性决定一切是男人的特权,而女性的忍辱退让是天经地义。显然从两人的谈论中可以看出美国男人觉得女孩应该听从他的意见,因为他代表着权威和理性。男人想尽早解决掉麻烦,反复强调“那实在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手术”。但同时他又不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女孩,想让女孩自己拿主意,因此他一再重复“如果你不愿意的话,我不会要你做的”。女孩一直保持沉默,她的内心非常矛盾,很不情愿,在事与愿违、没能说服男友后,感觉自己的一切努力都是白费的,有的只是一颗冰冷的心。男友的无情让她几乎陷入绝望地说出: “那就请你,请你,求你,求你,求求你,千万求求你,不要再讲了,好吗?”这样发泄的话语,她的精神状态将要接近极限。小说中,海明威揭示了自私冷酷的男人给女孩带来的身心伤害。读者能够深深体会到女孩心理受尽折磨。整篇小说以男女主人公的对话贯穿始终,没有曲折的情节,没有详尽的人物介绍,听不见作者的任何声音,海明威在作品中没有任何评论。他细致的描写展现了两位主人公真实的情感,表现了人物复杂的心态和丰富的内心活动。小说中环境描写不是很多,但是从精神生态的角度读者可以体会到只有珍惜热爱自然,构建两性平等才会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与和谐的生存环境。

故事中的女孩想保住这个孩子作为维系她和男友关系的纽带,因此她要尽力说服男友不去做流产手术。但在几番较量后由于说服男友的路走不通并且自己处于弱势地位,女孩把自己的愤怒用动作发泄出来。她“看着珠帘子,伸手抓起两串珠子”,这显示出姑娘悲愤的心情。随后姑娘起身,来到车站的尽头,此时出现了别样的风景: 铁路的另一边是肥沃的农田和茂盛的树木。埃布罗河的一边山峦起伏,一条大河透过郁郁葱葱的树林时隐时现。此处的描写和之前荒凉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大自然欣欣向荣的景象,同时映衬出了女孩对腹中小生命的渴望。此外,远景的刻画反映出女孩想要摆脱现状,但是一切美好事物又似乎离她那么遥远的绝望心理。故事中三次出现了女孩的微笑: 女孩微笑着感谢酒吧女郎,微笑着看男子拿包,微笑着迎接男子回来。显然这一系列的微笑与当时女孩的思绪明显不相符,但却显示出女孩的内心世界。她看穿了男友的真实想法,却又害怕因为这件事违背男友心思,最终导致两人分道扬镳。因此经过一番权衡,女孩选择服从男友、牺牲自己。

此时的女孩已完全丧失了自己的主体意识,正如那贫瘠荒芜的自然景色一样,她作为女性已完全被贬值。其结果是男性随心所欲,女性和自然遭到迫害。在故事最后美国男子问女孩“你觉得好些了吗?”,女孩回答: “我又没有什么毛病。我觉得好极了。”从她这一句言不由衷的话可以看出女孩发自内心的抗议以及对反抗无效的无奈。最终道出了这场纷争背后的丑陋与自私,注定了整个故事从始至终处于悲剧氛围中。海明威要告诉读者的是: 作为独立个体的人,在面对重重的生态危机时,要将自己放在恰当的位置,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处,人与人之间应平等信任。

《白象似的群山》中的男主人公来自美国,是“迷惘一代”的鲜明代表。虽然女孩名字叫吉格,但是海明威并没有赋予美国男人一个名字,目的就是为了体现那个时代美国人所具有的特征。从旅行包上“贴着他们曾过夜的所有旅馆的标签”,便能看出男女主人公过着居无定所、漂泊不定的生活,他们辗转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一个旅馆到另一个旅馆。这些标签是他们不安于现状的见证,他们试图要找到一个栖息地安顿下来,但是看上去并不容易。虽然战后美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阴影对年轻人的影响是挥之不去的。尤其是战后,世界的改变和年轻人的想象完全不同,他们发现虚假的繁荣掩盖了所有社会问题。他们不能接受如此的差距,不但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出现了危机,更重要的是人的精神生态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作为个体的人都有一种无力感,对未来不再抱有希望。故事中的主人公在面对困惑与无奈时,他们对爱情的看法是悲观的。他们从爱情中找不到一种归宿感,所以不管是从信仰、道德还是生活本身,他们彻底地迷失了自我。因此,他们将爱情视作与感情毫无相关的游戏。故事中,与代表着传统思想的繁茂、葱郁的景色相反,荒芜的景象正如男人那自私、可悲的思想,具有“迷惘的一代”价值观的典型特点。习惯了在作品中刻画硬汉式人物的海明威,在《白象似的群山》中为我们描写了一个另类男性的形象———屈服于环境的压力,对生活没有信心,没有勇气面对现实和未来,冷漠无情,不负责任。因为男人是“迷惘一代”的代表,他的精神世界不会轻易地改变扭转。在面对精神压力时,男人表现出来的是懦弱与逃避,这给主人公的悲剧人生埋下了伏笔。

整篇几乎由简单对话和描写堆砌的小说,在结尾却用了相对较长的篇幅来描写美国男子的动作和内心活动。他拎起两只沉重的、象征着巨大负担的旅行包,带着压抑焦虑的心情打量着那些气定神闲候车的旅客。此处对男子和其他旅客心态的描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其中,海明威写到男子一眼望去看不到有任何火车来,体现了作者想要借此描写来特别强调直到最后美国男子也没能找出解决办法的迷惘和绝望的精神状态。同时,也预示着男子和女孩面临严峻的精神生态危机和他们的悲剧性结局。

总之,《白象似的群山》中海明威对两位主人公精神世界的关注,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美国社会所存在的精神问题,即身处一个失去了信仰的世界,人们不知不觉陷入了精神的荒原。故事最终也没有明确的结局,很有可能海明威自身也是困惑和迷惘的。但是海明威却在小说中始终保持着对社会上人们精神生态的思考。作者对工业文明给人类精神生态所造成的破坏行径进行了揭露,警示现代人的精神生态状况已经面临困境的同时,海明威试图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激发人们对生活真谛、生活意义的思索,促使人们对内心精神生态平衡的关注,从而呼唤人们必须重新审视和思考自己的思想信仰,最终解决精神生态上所出现的危机。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