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2月16日施瑙费尔出生在斯图加特,他的家乡位于黑森林边的小镇Calw。他是四个孩子(三男一女)中的 长子。尽管他的教名是“海茵茨·沃尔夫冈(沃尔夫冈是他教父的名字)”,但人们仍简单地称呼他为“海茵茨”。他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父亲是一名酒商。从小他就显示出了在学术和运动方面的天赋,因此在1938年16岁时被吸收进了NPEA(NSP国社党的预备学校)。跟随NPEA组织他来到了Potsdam,在那儿他接受了一些航空方面的初级教育,产生了加入德国空军的想法。
1939年11月,海茵茨·施瑙费尔作为一名军官候补生加入了德国空军,1941年结束训练。在Wunstorf的重型战斗机学校学习期间,他遇到了弗朗茨·兰培拉特,后者除1943年的一小段时间外,一直是他的无线电/雷达操作员,直到战争结束。同时他们两个在那儿志愿加入了新建立的夜间战斗机部队(Nachtjagd)。1941年11月,他们被分配到汉堡附近Stade的第一夜间战斗机联队第二大队(II./NJG1),稍后跟随部队一起来到了比利时的圣托德Saint-Trond。在他的整个战斗生涯中,一直驾驶Me110,不去理睬后期要求部队换装夜战型Ju88的命令。
服役单位:NJG1/NJG4第一夜间战斗机联队/第四夜间战斗机联队
战场:西线
战绩(击落):121架
荣誉称号:在英国皇家空军中以“圣托德的(夜间)恶魔SpookofSt.Trond”而著称。德国第一夜间战斗机尖子。
施瑙费尔参加的第一场作战是在1942年2月,第一夜间战斗机联队第二大队参加了掩护“沙恩霍斯特”、“格内森瑙”、“欧根亲王”三艘战舰由布列斯特出发,穿过英吉利海峡移驻挪威的作战,阿道夫·加兰德的战斗机保护伞使海上强国大不列颠帝国在自己领海内未能阻止这一行动,同时这也是德军歼击航空兵在二战中的一大成就。但施瑙费尔的第一个战果直到1942年6月1日才出现,那天晚上他在比利时上空打下了一架汉德利·佩济公司的“哈利法克斯”式轰炸机。当年结束时他的战绩只有7架,包括了8月1日夜里打下的三架。可以说他是典型的慢热型“选手”,但当时的轰炸机攻势尚不十分激烈,目标较少也是一个原因。
施瑙费尔于1943年7月被提升为中尉,当时战绩为17架。8月他被调往荷兰的第一夜间战斗机联队第四大队,直至1944年3月被提升为第四大队大队长后带领整个大队回到圣托德。当时他已经击落了47架皇家空军的轰炸机,同时施瑙费尔王牌机组的第三位成员维尔海姆·盖斯勒也在那时来到了他与兰培拉特中间担任“了望手”,很快他的超人视力就得到了发挥。1943年12月施瑙费尔接受了骑士十字勋章,当时他的战绩是42架。
施瑙费尔在第一夜间战斗机联队第四大队一直待到1944年11月,其中在5月被提升为上尉,6月在打下第84架敌机时获颁橡叶骑士十字勋章。7月在第89次击落敌机后得到了双剑橡叶骑士十字勋章,同月他的两位机组成员兰培拉特和盖斯勒一起获得了骑士十字勋章,从而组成了德国空军中独一无二的“骑士十字勋章乘员组”。1944年9月第一夜间战斗机联队第四大队撤回德国,暂驻杜塞尔多夫和多特蒙德。44年10月9日施瑙费尔获得了第100次夜间战斗胜利,由此从希特勒本人手中接过了钻石双剑橡叶骑士十字勋章。
1944年11月海茵茨·施瑙费尔在22岁时成为第四夜间战斗机联队联队长,基地为Gutersloh。当年结束时他的战绩为106架,12月他还获得了少校军衔。
施瑙费尔最辉煌的日子无疑是1945年2月21日,当天他打下了9架皇家空军的重轰炸机。2架在凌晨,另外7架在晚上。战后的研究表明他很有可能打下了10架,一架他声称击落但未获证实,故而未计入他的战绩。1945年2月16日,英国BBC广播电台特意播出了给他的生日贺词。为对方飞行员庆祝生日,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了。
少年时代
——————————————————————————————————
施瑙费尔家族世代居住在施瓦本,事实上这个姓氏本身就起源于古老的施瓦本方言。 1921年4月,卡尔夫酒商阿尔弗雷德•施瑙费尔与玛莎•弗莱喜结良缘,次年二月16日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在斯图加特附近一家医院里呱呱落地,这个健康的男婴被命名为海因茨•沃尔夫冈。此后阿尔弗雷德和玛莎又育有二子一女,分别是1925年出生的曼弗雷德、1927年出生的瓦尔特劳特以及生于1928年的埃卡特。阿尔弗雷德•施瑙费尔相当有经营头脑,采用现代的经营理念逐步取代很多已惯例的传统而陈旧的经营方式,经济大萧条席卷德国时,施瑙费尔家族的酒类产业却发展兴旺。阿尔弗雷德为人严正,疼爱孩子,玛莎是个严格而慈爱的母亲,夫妻俩为儿女们营造了一个没有压迫性刻板纪律、充满温情的健康成长环境。小海因茨生活的非常幸福,他的家庭能够给予他充足的物质保证和精神关爱,开明与友善是他从父母那里继承的最宝贵的财富。六岁时,海因茨•施瑙费尔按常例进入当地小学学习,他智商极高,在学业上、体育上、音乐上均展现出令人侧目的才华,同时他性格温和,从不制造敌人。 依然在世的小学同学回忆起他时,印象最深刻就是:“海因茨不是唯一个最聪明的学生,但他却一直都是最好的;他从不与人争吵,但看到同学之间矛盾激化时,他总会尽一切努力居中调解并且总能成功地使大家重归于好。这些优点让他不仅得到同学们的拥戴也使老师们对他另眼相看。” 施瑙费尔的小学同学们描绘出一幅理想化的完美形象——就如同后来他的同事们评价他一样,然而人性不可能没有缺点,施瑙费尔不可能是完人,或许是时光带走了太多关于细节的回忆,也或许是他作为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影响了人们对他的印象。今天的人看施瑙费尔,看到的是一个由档案与评论塑造出来的完美人物,一个可做样板的夜间空战王牌,然而他少年时曾加入纳波拉的经历,让他的名字不可避免地与‘纳粹’联系起来。这也是后世对施瑙费尔持反面观点的人最爱拿来攻击他的武器,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回到施瑙费尔少年时代之前,先详细说一说纳波拉。纳波拉(Napola) 是Nationalpolitische Lehranstalt简称,有时也被叫做NPEA(NPEA是Nationaplolitische Erziehungsanstalt——民族政治政治教育机构——的缩写 )。 1933年希特勒上台执政后决定改造教育制度,宣扬国家民族主义思想,根除魏玛时代的颓废文化。纳粹教师联盟的领导人汉斯•舍姆说道:“谁控制了青少年,谁就控制了将来”。除了在各级学校实行纳粹教育外,纳粹党人也看到寻找德国青少年精英将之集中教育成国家社会主义者以及未来国家领导人的必要性。纳粹专门为青少年精英设立了三种学校,就是奥登斯堡(Ordensburgen) , 阿道夫•希特勒学校(Adolf Hitler Schulen)以及纳波拉(Napola) 奥登斯堡取自中世纪条顿骑士的城堡之名,可以看成政党性大学,目的是精选出优秀学生作为将来的纳粹党领袖。阿道夫•希特勒学校是直接从希特勒青年团选取补充军校学员进行大量军事化训练,这些孩子一般都在十到十四岁之间,当他们年满十八岁后,成绩良好的学生有进入大学的资格,也可以进入奥登斯堡。纳波拉的性质则介于二者之间。第一批纳波拉学校有三所,开办于1933年,分别位于波茨坦、普隆和柯斯林,到战争结束时德国各地大约有20到30所纳波拉学校。纳波拉原本被预定为军官学校,因此尽管后来没有被建成军校但军队传统依然有几分延续在这里。纳波拉学校里所有的学生和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是经过党审查的纯血统,纳波拉每年都有一个星期选取新学员,入学考试极其严格,父母的社会地位不被考虑,当然如果他们有政治上的可靠性更好,男孩们必须是纯粹的雅利安血统,这是基本要求。一个德国男孩如果是纯血统,未满十八岁,在学校里学业成绩优秀、品位没有污点并且体格出众,他就有资格被学校推荐接受纳波拉入学考试。每年仅有约四十人可以通过严格筛选进入纳波拉。进入纳波拉后,学生们接受高标准的教育外要花大量精力学习如何领导军队以及军官所应有的品质。纳波拉的学生们穿制服,组织纪律奉行军事化路线,学生内部论资排辈有军队类型的多种等级存在,学生们被叫做‘Jungmannen’(这个词和Ordensburg是同样的词,起源于古老的条顿语,向学生们暗示他们是胸怀大志的骑士,反映出纳粹党全力强调德国传统)。在纳波拉,每天上午学生们要花四个小时在学术学习上,下午是体育锻炼,包括体操、游泳、田径、越野活动等等。纳波拉也与其他学校互访,有时是海外的教育机构,连英国的公立中学也在内,虽然当施瑙费尔进入纳波拉时与英国学校的互访已经停止。纳波拉的教育中有劳动实习部分,学生要去德国的农场、煤矿和铸造工厂实地劳动。纳波拉的教育是为高智商、身体健康、富有想象力和抱负的少年们量身定制,对德国男孩们来说入选纳波拉是一个梦。进入纳波拉的幸运儿中多数后来加入了德国军队,施瑙费尔就是其中之一。1938年年初,刚满16岁的施瑙费尔来到巴克南的纳波拉。施瑙费尔出众的领导才能被认为与纳波拉的教育不无关系。然而他为何选择纳波拉呢?还在NJG1第二大队时(NJG是Nachtjagdgeschwader的缩写,指德国空军夜间战斗机联队),施瑙费尔曾在官方报告上提到自己自小便对军事性少年组织有浓厚兴趣,在少年团(Jungvolk)、希特勒青年团(Hitler Jugend)的经历让他产生进入纳波拉的野心。有趣的是施瑙费的纳波拉同学以及夜战部队同事,对此事的看法与他写给官方的报告截然不同,接触过施瑙费尔的人都认为他在政治上是中立的,之所以选择纳波拉并不是出于政治立场,而是被纳波拉的高规格教育吸引——他的智商决定普通学校的教育无法满足他,纳波拉则以专门为高智商男孩提供高规格教育闻名结束在卡尔夫六年制中等学校的学业后,施瑙费尔通过地区测试,进入弗腾堡的巴克南纳波拉。同年他自愿作为一个军官学校学员加入机组专业,在波茨坦的纳波拉学校他度过了最后的学年。在纳波拉里施瑙费尔依然出众,他在学术上的突出成就使他广受瞩目,亲切友善的性格为他赢得了同学的好感,同学们给他起了个施瑙佛的昵称,这是施瑙费尔的法语发音,因为海因茨•施瑙费尔喜爱法语。在波茨坦的纳波拉学校,施瑙费尔第一次接触到飞行训练,学生们不仅接受滑翔机飞行训练,还得在工厂实地学习飞机结构知识。施瑙费尔的纳波拉校友库尔特•迈尔(与W-SS那位只是同名同姓,这位后来成为德国空军轰炸机部队的军官)回忆道: “在飞行练习刚开始时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使用SG38学校用滑翔机。第一试飞时其他人能停留在空中的时间都在十二秒左右,海因茨却飞行了十八到十九秒。从最初开始他就显示出自己是一个天才飞行员,他总是远远领先众人之前。后来我们又换了其他型号的滑翔机,包括高性能滑翔机,但无论使用哪一种,海因茨都能很快上手。” 这段时期施瑙费尔并没有显示出对飞行有多么热中,倒是颇喜欢划船,曾与同学在炎夏用双人划艇泛舟Havel湖上,导致中暑虚脱被送进医院呆了好几天。未来的王牌飞行员还在电影《军校学员》里充当了一回活动背景——那部电影刚好在波茨坦拍摄,纳波拉学校应制片人之请把学生们送到电影拍摄地客串。 1939年4月20日,为庆祝希特勒50岁生日举行了一场浩大辉煌的阅兵仪式,施瑙费尔和迈尔就在观众行列之中。尽管主干线的正面看台专座几乎都分配给波茨坦的纳波拉学校,可两个孩子身材不是特别高大,看得不是很清楚,因为在路线沿途的党卫队士兵实在太高了。施瑙费尔和迈尔转移到附近的树上。半个多世纪后,年已耄耋的迈尔依然记得很清楚他和施瑙费尔是如何爬上一株椴树的树顶,从那里他们拥有所有观众中最好的视野,他们看见包括许多外国军队在内的军队行进,他们看到许多飞机组成了庞大的阵型从空中轰隆隆地飞过。仰望着天空骑士们飞驰而过,十七岁的施瑙费尔眼中迸射出恒星般明亮的光彩。迈尔回忆道:“海因茨那种眼神就好象是在说‘总有一天,我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此后不久施瑙费尔便接受战时入学考试,1939年11月15日,海因茨•施瑙费尔被征调去接受专门的飞行训练。
1939年11月15日,海茵茨·沃尔夫冈·施瑙费尔应招入伍。作为一个军官学校学生来到德国北部萨尔茨韦德尔的第42空勤人员训练团。关于施瑙费尔的早期训练,现存资料已经很少,不过可以知道当时的空军军校学生肯定会驾驶多引擎飞机。学生们通常会在学校里呆上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学习多种课程,在那之后学生可以获得他的飞行员徽章。
学生们首先要接受两到四个月的基础训练,基础训练末期他们要学习科学理论知识,然后开始实际的飞行训练。到了1940年8月,施瑙费尔已经驾驶过多种飞机飞行,比如Klemm35和Ardo96,或许还有Bf107和Bucker181。结束这门课程后,施瑙费尔拿到了飞行员勋章和初级到中级执照,证明他有初步的飞行员资格,可以驾驶单引擎飞机。他的军衔也从下士军校学员提升为二级准尉。
这段时期里施瑙费尔遭遇到失去至亲的悲痛——他的父亲阿尔弗雷德因运输货物的汽车被政府强行征用,气愤之下脑溢血发作猝死。作为长子,海因茨•施瑙费尔本该继承家族企业支撑家庭,但他不可能从军队离开,他的母亲玛莎毅然接手家族产业并独立抚养三个孩子。无法履行对家庭的责任让施瑙费尔自觉亏欠家人良多,由此使得他对家人保护过度,无法把弟弟跟其他部下一视同仁对待或许是施瑙费尔唯一的缺点,这是后话。有了单引擎战斗机的驾驶资格后,一个飞行员的飞行生涯下一步是去接受实战单位的专业培训,但是一个将要驾驶多引擎飞机的飞行员要接受更多的基础飞行训练,合格后他将获得一张多引擎飞机驾驶执照,并提升为少尉。海因茨接受了多引擎飞机培训,在1941年4月1日晋升少尉,他驾驶过双引擎的Do17、He111、Ju87、Ju86以及三引擎的Ju52从与施瑙费尔同期的弗里茨•恩戈的回忆来看,接受多引擎飞机培训的学生们生活非常艰苦。他们住在Alteno和Pretsch的主机场及辅助机场上盖的简易营房里,周围被很多空袭战壕包围,到了夜里如果外出不带上火把就会成为一次冒险。食物贫乏,天气多雾,薄木板盖的营房通风性能良好,一到晚上学生们就冷的没处钻。学生住的营房距离食堂和机场航空控制大楼约为3千米,刚好隔着机场。每天早上5点半,学生们套上一件运动短裤就光脚高速跑到航空控制大楼,接受大队值勤军官的点名。然后全速跑回营房去积极地刷牙洗脸再跑回机场对面的食堂——早饭定在6点40分,不消说到那时候学生们必须让自己看起来仪表整齐无懈可击。
让人惊讶的是那时的飞行员训练竟然已经包括了较短时间的夜间飞行训练,学生们要在这上面花费大约8个星期,飞机主要使用Do217和Ju52。施瑙费尔进入巴伐利亚的施瓦本哈尔飞行学校学习夜间飞行,从那儿离开后他又到温斯托夫的一个驱逐机学校用十个星期学习如何驾驶。有一种观念是驱逐机联队仅仅只使用Bf110,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就象海军的驱逐舰是速度与机动性优异、负责护送主力舰的船只一样,驱逐机首先是能够长距离飞行、配备重武器的飞机,作用是护送昼间轰炸机和实施对地目标攻击。Bf110是驱逐机部队使用的主要飞机,但不是唯一。虽然在不列颠空战中Bf110碰上了速度更快更加灵敏的飓风和喷火败下阵来,但它在战斗轰炸机和对地目标攻击的角色上表现的却相当出色。然而Bf110真正的成功是在夜间空战的战场上,二战中德国空军的夜间战斗机部队广泛使用Bf110,许多夜战飞行员也认为它是最出色的,按照被Bf110击落的敌人轰炸机数目看,显然这种主张确有根据。
无论作为飞行员还是长官,施瑙费尔都给鲁姆佩尔哈特留下很好的印象,鲁姆佩尔哈特很快便达到全然信赖施瑙费尔的地步。施瑙费尔一百二十一架战果中,有一百架是在鲁姆佩尔哈特的合作下击落,两人堪称最佳搭档。施瑙费尔没有参加实战单位。直到1941年晚期,几乎是二战爆发两周年后他才被征调,那时战争已经日复一日往更残酷的方向发展。他本可以选择昼间空战部队,然而经过深思熟虑后海因茨•施瑙费尔毅然决定加入夜间空战部队。
当时飞行员和无线电员对加入夜间战斗机联队并不如何感冒,因为夜战战果很难取得。尽管官方宣传机器吹捧夜间战斗机飞行员,夜间空战王牌被派往各地的飞行训练中心参观讲学——比如温斯托夫——以此招徕新人,但总体来看成效不大。温斯托夫训练中心受训的乘务组,除了施瑙费尔和鲁姆佩尔哈特外,只有两组自愿报名加入夜战部队。根据弗里茨•鲁姆佩尔哈特回忆,在温斯托夫的训练结束后,施瑙费尔与鲁姆佩尔哈特进行了一次商谈。施瑙费尔决定报名参加夜间战斗机部队,他相信驾驶夜间战斗机将是一次伟大的挑战,会有更多机会建立功业,他认为黑夜是自己的朋友能增加自己从战斗中幸存下来的几率。
由于温斯托夫的驱逐机训练几乎都集中在白昼飞行作战上,施瑙费尔和鲁姆佩尔哈特被分配进前线部队之前先被送进夜间战斗机学校。在慕尼黑附近施莱斯海姆的夜间战斗机学校,学习重点是夜间飞行和操作,一些技巧练习尤其是射击练习,是在白天进行,用其他的飞机作目标,由机载通讯设备指引进行空中射击。夜间飞行训练使用的飞机是Arado96、FockWulf58以及Bf110。在夜间进行的训练包括夜间起飞和夜间着陆、同陆地上的探照灯合作、在无线电导航台指导下返航以及越国界飞行等等。此时机载雷达还未出现,所以不可能受到这方面的训练。这与夜间截击技术一样都得在以后的实战中实践学习1941年10末11月初,海因茨•施瑙费尔少尉带着无线电员弗里茨•鲁姆佩尔哈特代理下士,来到自己的第一个实战单位——NJG1第二大队下面的第五中队。
这一段是我发在战场军事社区的施瑙费尔传记中的第二章,然而文中有一段被引用者删除了,我认为必须要补充上这段!
Me 110作为驱逐机以及刚用做夜间战斗机时,一个Me 110的乘务组只有两个人,飞行员和无线电员。那时候无线电员除了负责无线电通信和飞机导航外,也负责安置在飞机尾部的7.9MM MG15机枪。飞行员和无线电员配套受训,一个乘务组完成所有课程成功毕业后会被一起送到实战单位。
历史没有记住谁才是最初分配给施瑙费尔的无线电员,只记录下了代替他的弗里茨•鲁姆佩尔哈特。
弗里茨•鲁姆佩尔哈特生于1920年,比施瑙费尔年长两岁。1938年年末,鲁姆佩尔哈特报名参加德国空军的高射炮单位,然而他的申请一直被挂了起来。1939年鲁姆佩尔哈特拿到中学毕业证书后服帝国劳动役,随后战争爆发,他立即被征兵到国防军建筑工程兵连。1940年2月,根据鲁姆佩尔哈特当初的申请,他被调入德国空军,然而地面防务部队已经满员,鲁姆佩尔哈特被分到通信勤务部队(笔者插花:有些文章中所说的施瑙费尔最先加入地面防务部队的错误资料,大概源自鲁姆佩尔哈特这里。鲁姆佩尔哈特兄弟三人全都加入了德国空军,但只有他活到战后)
1941年7月,鲁姆佩尔哈特在温斯托夫见到了施瑙费尔,鲁姆佩尔哈特如此叙述这次见面:
“被分配给施瑙费尔时,他是中尉,我是代理下士。我被分给他是由于他的前一个无线电员被证明没有能力处理特技飞行。施瑙费尔不想同样的事情再发生一次,他给我的见面礼就是一次很彻底的应付特技飞行的测试,先是在一架Bucker 131上,然后是 Me110。测试结果为:‘让我们试着共事吧’”
头号夜间空战王牌-——海茵茨·沃尔夫冈·施瑙费尔
海茵茨·沃尔夫冈·施瑙费尔是典型的水瓶座人。都说水瓶座净出怪人,施瑙费尔就是一个。他虽然后来成为夜间空战王牌,拥有击落121架英国皇家空军重型轰炸机的骄人战单,但刚刚参加空军的大半年里只击落了几架而已,属于“慢热型”。他的月亮和火星同落入天蝎座,月亮与天王、冥王构成和谐大三角,火星则与太阳构成四分象。又是一个月冥互容的例子,又是一起火星事件,冥王的内在改造力量和火星激发的外在行为冒险,足以组成一个军人特有的坐标轴,而在这个坐标轴上,无论他能走多远,始终无法比战争走得更远。在那个时代,行星的格局注定了某些人必须进行战斗。施瑙费尔只不过是时代舞台上被选定的角色,他扮演得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