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神宝,父思俨,五代时为内侍,宋初皇城使。兄神兴,左领军卫大将军致仕。神宝初为黄门,太平兴国中,从征太原,擐甲登城,中流矢,稍迁入内高品,监并州戍兵。屡出袭贼,前后破砦三十六,斩千余级,大获铠甲、牛马、橐驼,因筑三砦。诏褒之。九年,命与尹宪屯夏州,时岌伽罗腻等十四族久叛,神宝率兵大破之,焚其庐帐,斩千余级,虏获甚众。
雍熙中,朝廷遣使绥、宥、麟、府州,募边部愿攻契丹者,赐以金帛。神宝上言:「狼子野心,由此或生边隙。」乃止。俄转殿头高品。淳化中,使河东,阅视堡栅兵骑。慕容德丰自邢台徙延州,未至郡,诏神宝乘传权州事。环州近边内扰,与陈德玄讨之,破牛家族二十八部,且规度通远入灵武路,就命环庆同驻泊。牛家族复结众叛,又破之,歼余党于极泉镇,获其渠帅九人。西戎寇鄜,以援之之劳,迁供奉官,与田绍斌部送灵州刍粮,即命驻泊。
李继迁入寇,与慕容德丰袭破其堡砦,焚帐幕,获人畜数万计。连诏嘉奖,迁内殿崇班。至道初,继迁再寇灵武,神宝遣人间道告急阙下。贼围之岁余,地震二百余日,城中粮糗皆竭,潜遣人市籴河外,宵运以入。间出兵击贼,贼引去,以功拜西京作坊副使。又命于浦洛河、清远军援刍粮,与杨允恭议造小车三千,运粮至环州。三年,迁西京左藏库副使。出使灵武,还,奏对称旨,面授供备库使。
咸平中出为高阳关钤辖,徙贝、冀巡检。会原州野狸族三千余众徙帐于顺成谷,大虫堪与熟魏族接战,诏神宝和洽之,至则定其经界,遣悉还旧地。入为内侍右班副都知。真宗朝陵,留与刘承珪同掌大内事。大中祥符初,勾当三班院,又掌诸王宫事。迁西京左藏库使、领密州刺史兼掌往来国信。
神宝莅职精恪,性吝啬,畜货钜万。天禧初,以皇城使罢内职。三年,卒,年七十一。录其子守志为入内供奉官。
(转帖)
窦神宝,北宋太宗朝著名武宦官,身世不详,只知道生在一个宦官世家,顾名思义,他一家三世同堂,都姓窦,却没有一个是有血缘关系的,全是太监来的。他爹(养父)叫窦思俨,五代时期就已经入宫做了宦官,他有个哥哥叫窦神兴,也是窦思俨收的养子,窦神宝自己也收了个养子窦守志。后来窦守志在真宗朝为内供奉官,也是个宦官。如按照现在流行的算法,窦家也可算是一个贵族了。(除了窦思俨没一个真正姓窦的。)
窦神宝出身贵族,最明显的外貌特征就是肥了,中国古代的宦官因为身体有过很大的变化,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身材比较臃肿的,而且身上的肉都是异常柔软,异常白皙的。 有这么个故事,可以说明窦神宝的肥胖到了什么程度。有次白河水泛滥,宋太宗命窦神宝和名将李继隆及另外个肥哥梁迥三人负责决河,把白河水引入蔡河中。李继隆一见窦神宝和梁迥二位都是大老肥,有点先见之明,担心舟行驶到一半会出意外,就要求换舟。窦神宝也觉得和自家体型一般重的梁先生同坐一舟绝无好处,就要求和李继隆同坐了一舟,李继隆挪了挪嘴唇,似乎不大情愿和这个老肥同坐一舟,可又实在想不出什么好理由拒绝他的要求,于是只好和窦老肥同坐一舟。
结果是真出意外了,当天小舟行驶到河中央的时候突然涨起水来,窦神宝不识水性,吓的在舟中团团转,小舟哪经得起这个大老肥的摇晃,于是也跟着在河中心转了起来。李继隆只得一心安慰他让他放心,可是窦神宝就是听不进去,还是不停的摇动着他硕大的身躯。李继隆劝不过他,只得无奈的坐在舟尾,一会“欣赏”这个大老肥的卖力表演,一会幽怨的看看河水,一会悔恨的看看可怜的小舟。最后小舟终于被窦神宝折磨的“虚脱”了,吃不过窦神宝的重量,一下便翻了个底朝天。就这样,一个是名将小帅哥,一个是宦官大肥男,十分悲催的在河中洗了个“鸳鸯浴。”两人在那浑水中泡的眼睛发白之际,正巧碰上一颗枯桑树,二人连忙死死抓住了树枝,攀爬到树顶,凄凄苦苦的熬了一夜才被军兵救了下来。
窦神宝虽是肥佬,还是个被割了的残疾人,身体行动又迟钝,走起路来都慢慢吞吞的。 但说起此人带兵打仗的能力,却不逊色于中国古代任何一位名将!就是这样的残疾人加肥胖病患者,曾经在地震的灾难中坚持打过一年的战争,这在中国战争史甚至世界战争史也是极其罕见的,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试想,假如一个人置身在人祸的战争中,一年里不停的看着自己身边的战友不是饿死,就是被敌人杀害的惨剧下坚持下来,那么可以说这个人的意志已经非常坚定了。而一个人能在地震的天灾中,看着地动山摇、城壁崩坏、每天都有人被掩埋的情况下坚持一年,那么可以说这个人的勇气和意志已经脱俗与凡人了。可是我们的窦老肥呢,竟然在天灾加人祸的双重灾害下坚持一年还大难不死,看来他已不是一个平凡的人妖,而是升级成了人魔!人中之魔!
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争发生在灵州,今天的宁夏地区,对手是李继迁,李继迁是谁?他孙子就是大名鼎鼎的西夏王朝开国皇帝李元昊,李继迁这个人在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才是西夏王朝实际上的建立者。 至道元年五月,李继迁对灵州发动了大规模的入侵,守城者窦神宝坚壁清野,誓死抵抗,这场战役很快演化为慢性的围城战。正如历史上守军常遇到的情况那样,灵州也陷入了粮食紧张的困境中。虽然窦神宝已经派出了信使求援,但援军到底什么时候能赶到实在是不清楚,此时的窦神宝只能挑起独自挑起抵抗的重担。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至道元年十月,也就是灵州攻防战爆发的第五个月,我国西北部发生了大规模的地震,根据《宋史·五行志》中相关记录,震区包括了从潼关往西的灵州、夏州、环庆在内的相当大的区域,号称“地震二百余日”, 大家可以想象下,在地震的情况下,攻城的一方,是在脚步发虚中进攻的,而守城的一方,也是在天旋地转中防守的,就这么艰难的环境双方还愣是干了一年多的仗,牛叉吧?! 敌军的围困和地震造成了双重的灾难,灵州的补给状况很快恶化到了“兵饥”和“城中粮糗皆竭”的地步,而城壁大面积的崩坏,则更是令守军雪上加霜。换做别的人此时大概会陷入“非我不尽心力,此天亡我也”的绝望负面情绪中。
但我们前面说过,窦神宝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个人妖,而是一个人魔!一个意志坚强到极点的人魔,他不信命运,也不信天意,他只信他自己! 我命由我不由天!我相信,这个世上没有绝对无法做成的事!李继迁,来吧!该死的天命,你也来吧!我窦神宝不怕你们! 他一方面想尽办法收集粮食,秘密的派遣人出城寻找粮食,并利用夜幕的掩护把粮食运回城中。一方面修筑倒塌的城墙,还在监守阵地的同时还不时的发起战术反突击。当第二年由太宗赵光义亲自编组的五路援军发动大反攻的时候,两军已经干了整整一年不分胜负,最后李继迁扛不住了,先行撤退,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才就此结束。
灵州的英雄窦神宝因为这次的活跃而被提拔为西京作坊副使,开始执行西北军的后勤作战任务。西北地区的粮食供应始终比较紧张,而粮草的押运也是一项充满风险的工作,曾有一只负责四十万担粮草运输工作的武装运输队被李继迁设伏全歼。窦神宝与杨允恭合作,制造了三千辆小车,战胜了种种困难后成功的将粮食送到了环州,实在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后来窦神宝被任命为为高阳关钤辖,被派遣到冀州视察。恰好此时居住在原州的野狸族三千余人迁徙到了顺成谷,和当地的熟魏族发生了武装冲突。于是窦神宝奉命进行调解,经过一系列的勘察谈判与扯皮后,总算是完满的解决了这个矛盾,窦神宝做为一个和西北的异民族作战多年的名将同时,也是一个也是个爱好和平而没陷入民族仇杀的人。 窦肥哥逝世的时候享年七十一岁,他虽体型肥胖,却谨慎小心,他虽身体残疾,却心志不残,他这一生金戈铁马,抗击外敌,奠定了北宋王朝的稳定发展。窦肥哥,您安心睡吧,灵州人民不会忘记你的,北宋人民也不会忘记你的,我相信,看完本篇的读者也不会忘记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