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业绩
宜宾市红十字会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四川省红十字会的指导关心下,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救灾赈济、急救救护培训、无偿献血、宣传传播等工作,特别是在依法理顺管理体制后,全市红十字会干部职工积极发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争创一流的精神风貌,苦干实干,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亲切关怀下,全市红十字会的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红十字事业得到较快发展,真正成为了政府在人道主义工作领域的得力助手。截至2010年,全市有红十字基层组织295个,红十字医疗机构28个,社区红十字服务站46个,会员38000余名,志愿工作者5000人。共募集救灾救助款物5000多万元,使50多万户、180多万困难群众得到救助,替政府解忧,为群众解难。特别是为“5.12”汶川地震募集2000余万元,有力地支援了重灾区和我市对口援建羊木镇灾后重建;为我市冰雪、洪涝灾害争取到上级红会和外援资金物资超过200万元,解决了部分农房重建资金和急特食品 、药品 、衣被等 ;2010年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舟曲和我省泥石流灾区共募集捐款292万元。开展对我市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救助,为市福利院老人、孤残儿童及贫困重病患者送去食品和慰问金20余万元;救助20多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共减免手术费用34万元的;救助121名贫困学生,共发放救助金16.12万元;2004年以来连续六年开展的“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为农村和社区困难群众送去救助物资100万余元。在全市一区九县118个社区开展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进行了宣传教育2200多场次,急救救护培训60000多人次,发放大米、药品等物资550万元,使社区40000人受益,2005年2月荣获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民政部授予的“全国红十字社区服务示范市”荣誉称号。参与开展新农合工作,得到上级红十字会 、社会各界大力支持,援建农村合作医疗站建设资金和援助药品148.5万元,建设了16个村卫生站,为部分卫生院站提供了免费药品。开展红十字运动知识宣传传播、急救救护培训、推动无偿献血、抓好青少年红十字工作、加强对外交流,在抗非第一线、在抢险救灾前沿、在困难群众的家里,在弱势群众的心中,到处都有红十字的旗帜在高高飘扬,宜宾红十字人正在为构建和谐美好宜宾努力工作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