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模参照评价

常模参照评价

中文名 常模参照评价
应用范围 教育心理学
目录导航

含义

根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有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之分。常模参照评价,是指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常模),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或名次)来报告评价结果 。例如,某生在数学测验中得80分,经与百分位数常模对照,发现该生的百分等级是85,85这个数字表示该生胜于其他85%的学生 。

特点

常模参照评价对学生学习成就的解释采用了相对的观点,着重于学生之间的比较,比较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主要用于 选拔(如升学考试)或编组、编班 。

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的比较

常模参照评价 标准参照评价
涵义 以个体的成绩与同一团体的平均成绩或常模相互比较,而确定其成绩的适当等级的评价方法。 以具体体现教学目标的标准作业为依据,确定学生是否达到标准以及达标的程度如何的一种评价方法。
评价内容 衡量个体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和名次,也称“相对评价”或“相对评分”。 衡量学生的实际水平,即学生掌握了什么以及能做什么,有称“绝对评价”或“绝对评分”。
评价标准 参照点:常模——团体测验的平均成绩。学生在团体中的位置就是以学生个体成绩与常模比较来确定的。 参照点:教学目标。测试题的关键是必须正确反应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是试题的难易和鉴别力。
主要用途 可以作为分类、排队、编班和选材的依据。 主要用于了解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利用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改进教学。
不足 忽视个人的努力状况及进步程度,尤其对后进者的努力缺少适当评价。 测题的编制很难充分、正确地体现教学目标。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