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

中文名
总笔画 14画
拼音 xū、shī
目录导航

部首笔画

部首:口

部外笔画:11画

总笔画:14画

五笔86:khag

五笔98:khog

仓颉:rypc

四角号码:61012

郑码:jiku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618

字形结构

汉字首尾分解:口虚

汉字部件分解:口虍业

笔顺编号:25121531522431

笔顺读写:竖折横竖横折撇横折竖竖捺撇横

字义解释

基本解释

嘘 [ xū ]

  1. 慢慢地吐气,呵气:~寒问暧。
  2. 叹气:~唏(哭泣时抽噎)。仰天而~。
  3. 火或气的热力熏炙:这点菜放到锅里~~。

嘘 [ shī ]

  1. 叹词,表示反对,制止等:~,别出声!

详细解释

嘘 [ shī ]

  1. 表示制止、鄙斥例:~!别把大娘吵醒了!~!你不要胡说!
  2. 另见 xū

嘘 [ xū ]〈动〉

  1. 形声,从口,虚声。本义:缓缓吐气:呵气
  2. 同本义例:,吹也。——《说文》出气缓曰。——《声类》仰天而。——《庄子·齐物论》为雨露,噫为风雷。——唐·刘禹锡《天论下》龙气成云。——唐·韩愈《杂说》
  3. 又如:咈(呼吸;呼气与吸气);吸(吐纳呼吸);呵(形容风扬火气;呵气使暖);咻(形容喘气的样子);歙(呼吸)。
  4. 叹息例:长吸以于悒兮,涕横集而成行。——《楚辞·刘向·九叹·忧苦》言未卒,因唏服臆。——《史记·扁鹊佳》魂梦天涯无暂歇,枕上长嘘。——《敦煌曲子词》
  5. 又如;欷(哀叹抽泣声);嗟(嗟叹);叹(叹息)
  6. 〈方〉:发出“嘘”的声音来制止或驱逐。例:把他下台。
  7. 另见 shī

常用词组

【词目】寒问暖[ xū hán wèn nuǎn ]

【解释】嘘:缓缓吹气;嘘寒:呵出的热气使受冻人感到温暖;嘘寒问暖:形容对人的生活十分关切,问冷问热。

【词目】吹嘘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朽居切《集韵》《韵会》《正韵》休居切,音虚。《说文》吹也。《玉篇》吹嘘。《声类》出气急曰吹,缓曰嘘。《正韵》蹙唇吐气曰吹,虚口出气曰嘘。吹气出于肺属阴,故寒。嘘气出丹田属阳,故温。《庄子·天运篇》孰嘘吸是。

又《徐无鬼》仰天而嘘。《集韵》亦作吁。◎按正韵云:亦作句喣欨。此三字匈于切,属虞韵,嘘属鱼韵,音切各异,正韵非。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许御切,虚去声。义同。○按诸韵书作嘘。《字汇》《正字通》作嘘。附十二画,非,今攺正。

日本汉字

与在中国的使用方法不同,在日本,“嘘”字是一个会意字,意为“谎言”。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