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毅

刘学毅

中文名 刘学毅
性别
职称 教授
出生日期 1962年8月
目录导航

人物经历

1979.09-1983.07 于西南交通大学铁道工程专业读大学本科,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3.09-1986.04 于西南交通大学铁道工程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2.03-1997.03 于西南交通大学铁道工程专业攻读博士,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1.05-2001.11 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去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进行为期半年的学习和工作

社会任职

1997年10月起任四川铁道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工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00年10月起任四川铁道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00年4月起任中国铁道学会高级会员。

2002年6月起任西南交通大学第五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2002年9月起任中国铁道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

2002年9月起任中国铁道学会第五届理事会“铁道学报”编辑委员会委员。

教学工作

承担本科课程2门、硕士研究生课程2门、博士研究生课程1门,先后指导了硕士生近30名、博士生6名。

授课课程
[1]序 号 课程名称 授课时间 授课对象
1 铁道工程动力学 上半年 博士研究生
2 轨道结构理论与轨道力学 上半年 工程硕士
3 线路工程基础 上半年 本科
4 铁路轨道 下半年 本科
5 列车-轨道-路基系统动力学 上半年 硕士研究生
6 轨道结构理论与轨道力学 上半年 硕士研究生
7 工务设备维护与管理 上半年 本科
8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 不定 短训班及课程讲座

科学研究

授课课程
[1]序 号 课程名称 授课时间 授课对象
1 铁道工程动力学 上半年 博士研究生
2 轨道结构理论与轨道力学 上半年 工程硕士
3 线路工程基础 上半年 本科
4 铁路轨道 下半年 本科
5 列车-轨道-路基系统动力学 上半年 硕士研究生
6 轨道结构理论与轨道力学 上半年 硕士研究生
7 工务设备维护与管理 上半年 本科
8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 不定 短训班及课程讲座

研究方向

研究成果

轮轨系统动力学及高速、重载轨道结构

荣誉称号

先后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获专利3项,在高速客运专线无碴轨道及高速道岔的研究中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其他奖项6项。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