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卡洛斯刚继位不久后的1890年1月11日,英国人发来最后通牒,要求葡萄牙撤出驻扎在安哥拉和莫桑比克之间的军队(实际上这些驻军少得可怜),并永远放弃“粉色地图”。随后,英国的军舰就开到了里斯本港口,大炮上着膛对准了市区。迫于压力,国王和政府无奈之下答应了英国人的要求。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国上下纷纷表示抗议,指责政府软弱无能,出卖国家利益。共和党人趁机散布舆论,说这一切都是君主制的后果,要改变这一切,就必须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国。这位喜欢出国访问的国王(这也正是他为什么叫做“外交家”o Diplomata的原因)一上台便遭遇了危机。
葡萄牙国王卡洛斯一世其实共和运动早就在葡萄牙展开了。1880年,借纪念卡蒙斯逝世三百周年的机会,一些激进的左派文人便开始了集会活动,商讨如何推翻国王,建立共和。十 年来,由于政府一直软弱无能,反对君主制的人越来越多,共和党人的势力也就不断得到发展壮大。政府迫于压力同意了英国人的要求之后,反对政府的声浪到达了一个高峰。一些共和党人认为,武装起义的时机成熟了。1891年1月31日,波尔图爆发了市民和军警参加的共和党起义,红绿两色的共和国旗和日后的国歌《葡国魂》(A Portuguesa)都在这次起义中亮了相。但是国王的势力还很强大,这次起义很快就被镇压了。随后,在广大的殖民地,大大小小的起义此起彼伏,搞得政府应接不暇。
1907年,面对内忧外患,政府愈加束手无策。卡洛斯一世再一次解散了内阁,提名若奥·弗兰克(João Franco)为新任首相。这位弗兰克是个俾斯曼式的铁腕人物,但可惜的是他仅仅是个铁腕人物而已,并没有实际的治国才干,只会搜捕共和党人。在他的任内全国上下一片人心惶惶,而现实的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许多以前本来站在国王一边的人士也在无奈和失望的心情中投奔了共和党。就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了。
国王遇刺1908年2月1日,刚刚从行宫归来的王室一家人乘坐敞篷马车行进在里斯本的大街上。在通过商业广场的时候,街道两旁欢迎国王的人群中突然爆发出几声枪响。国王卡洛斯一世当场毙命;王位继承人、国王的长子路易士·菲利普重伤,嗣后不治身亡;次子曼努埃尔被子弹打中了胳膊。凶手很快便被缉拿归案了。但是这两个人虽然有共和背景,但怎么查也查不出来他们和共和党有什么直接的联系。随后两人被处决了。现通常的看法是,共和党人并没有弑君的计划。这两个人应该是头脑发热,自己决定的弑君行为。但是正如后世奥地利斐迪南大公被刺事件一样,刺杀行为虽然是孤立的,但是却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后果。三年后,革命即推翻了布拉干萨-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末代国王曼努埃尔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