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绿翠凤蝶

中文名 波绿翠凤蝶
命名者及年代 Boisduval,1836
亚门 六足亚门
动物界
亚纲 有翅亚纲
亚目 锤角亚目
亚科 凤蝶亚科
凤蝶属
目录导航

形态特征

成虫:翅展95—105 mm。体、翅黑色,满布翠绿色鳞片,在脉纹间更集中,已表现出翠绿带。前翅雄蝶在cu2-m3室有天鹅绒状的性标。后翅翠绿色鳞片集中在中后区的上半部形成明显的大斑;雄蝶亚外缘有1列窄而不太明显的弯月形蓝斑,雌蝶则为明显的红色斑纹;外缘波状,波谷有明显的白纹;臀角有红色环形斑纹。翅反面前翅亚外缘区有灰黄或灰白色宽带,由后缘向前缘放射,越接近前缘越宽,颜色越淡。后翅亚外缘区红色月牙形或钩形斑纹十分明显。其余与正面相似。雄性外生殖器上钩突长,末端较尖。尾突指状,末端尖。抱器瓣腹侧长,背侧短,抱器端弧形而倾斜;内突平行于抱器瓣腹侧,端半部扩大成弧形,边缘有齿突。阳茎端基环盾形,尾缘中部较凹。阳茎中等长,一般中部比两端稍细。雌性外生殖器产卵瓣半圆形;交配孔卵圆形,前阴片两侧叶片状,中间弧形波状;后阴片“U”形;囊导管细,膜质,比交配囊短;交配囊长圆;囊突长而几乎与交配囊等长,中间有纵痕呈脊椎形,还有许多横褶。

卵:略呈球形,底面浅凹。淡黄色有弱光泽。直径约1.26—1.30 mm。

幼虫:1龄幼虫头宽0.86 mm。头部黑褐色有光泽,生黑色毛。臭角淡橙色。前胸背板黄色,两侧有1对大突起。身体褐色,背面散生黄褐色的斑纹。从第2腹节侧面斜后方伸出的白带在第3、4腹节的背面左右合二为一。第7腹节背面及第8、9腹节的背面和侧面为黄色。第8腹节亚背线上的突起最大,第9腹节的突起最长,均为黄色。肛上板暗灰色有光泽,有10对黑色刚毛。2龄幼虫头宽约1.31 mm。3龄幼虫头宽约1.81 mm。4龄幼虫头宽约3.01 mm。5龄幼虫头宽约4.65 mm。头部淡绿色无光泽,稍泛黄色。臭角黄橙色。体色绿色,散生黄色小点。胸部隆起不太显著。后胸亚背线有[1]

栖息环境

寄主芸香科的花椒属Zanthoxylum spp.、柑果子L. acidissimna、野黄皮C. willdenovii。从低山到海拔2500m左右

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云南,西藏

国外分布:印度北部,锡金,不丹,缅甸,泰国,越南,老挝

资料来源

Boisduval. 1836. Unknown. Spec. Gen.Lep., I: 250-250.

武春生. 2001. 中国动物志 昆虫纲 第二十五卷 鳞翅目 凤蝶科.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367.

Igarashi. 1979. Unknown. : 143-143.[1]

Spec. Gen. Lep., I: 250.

中国动物志 昆虫纲 第二十五卷 鳞翅目 凤蝶科:161-163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