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斑美凤蝶

玉斑美凤蝶

亚门 六足亚门
动物界
玉斑美凤蝶
中文学名 玉斑美凤蝶
亚纲 有翅亚纲
亚目 锤角亚目
亚科 凤蝶亚科
目录导航

简单介绍

分类系统: Animalia:动物界 - Arthropoda:节肢动物门 - Insecta:昆虫纲 - Lepidoptera:鳞翅目 - Papilionidae:凤蝶科 - Papilioninae:凤蝶亚科 - Papilionini:凤蝶族 -Papilio:凤蝶属 -Menelaides:美凤蝶亚属
学名: Menelaides helenusLinnaeus,1758
中文名: 玉斑美凤蝶
中文拼音: YUBANMEIFENGDIE
分类等级:
概述:  
原始属名 Papilio
模式标本产地  
模式标本保存地  
国家保护级别 不祥
CITES公约级别 未定
IUCN红色名录等级 未予评估(NE)
红皮书等级 未定
中国特有
异名信息 Papilio(Menelaides)helenus,Chou,1994-玉斑美凤蝶(YUBANMEIFENGDIE) Menelaides helenus,Igarashi,1979-玉斑美凤蝶(YUBANMEIFENGDIE)

文献

Chou. 1994. Unknown. : 138-138.

Igarashi. 1979. Unknown. : 122-122.

Linnaeus. 1758. Unknown. Syst.nat, 1: 460-460.

武春生. 2001. 中国 动物志 昆虫纲 第二十五卷 鳞翅目 凤蝶科.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367.

生物学描述

卵:略呈扁球形,底面浅凹。淡黄色,表面光滑,有弱光泽。直径约1.45—1.50mm,高约1.17—1.19 mm。   幼虫:1龄头宽0.86—0.91 mm,2龄约1.39 mm,3龄约2.28 mm,4龄约3.20mm,5龄约4.76 mm。末龄幼虫头部淡褐色无光泽,生暗褐色毛。臭角深红色。前胸背板绿色,前缘黄绿色,两侧呈钝角状突出。体色黄绿色,侧下方黄色加深。后胸有1对眼状纹和黑色的线状纹。第1 腹节后方有1条粗的褐色带。从第4腹节侧面到第5腹节背线两侧有暗褐色带,第6、7腹节和8、9 腹节也都有类似的暗褐色带。第9腹节亚背线上的1对白色突起较尖。肛上板三角形,淡绿灰色有光泽,3个顶点各有1个小黑点。第3—10腹节的基线上有1条显著的白纵线。    蛹:头部的1对突起呈V字形岔开。中胸背面的突起矮瘤状。第4—7腹节亚背线上各有1对突起,这些突起在褐色型中比绿色型中更尖。体色有绿色、褐色及中间型。绿色型在前胸背面有1个梯形的、后胸至第5腹节背面有1对三角形的黄绿色大斑。褐色型在前胸的斑为灰紫色,后胸至第5腹节的三角形斑为褐色。体长37—41 mm。   寄主 芸香科Rutaceae的黄柏及芸香属Ruta、柑橘等植物。

特征

1.生活史是经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

2.成虫有二对大而且布满鳞片的翅膀。

凤蝶

3.成虫大都具有可以收卷的虹吸式口器。

4.触角呈棍棒状,多数下翅尾端有一对尾突。

5.多半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活动。

6.凤蝶的幼虫有"臭角",受惊扰时会伸出。

多数凤蝶成虫下唇须退化(喙凤蝶属例外);触角端部逐渐加粗。前足胫节内侧具有大形中刺,端部具有对称的爪1对。

前后翅近似三角形;两翅中室均为闭式。前翅R脉5分支,R4与R5共柄;M1与R脉不共柄;大多数种类具有基横脉(cu-a),A脉有2条(2A及3A)。后翅肩区具钩状肩横脉(h);外缘呈波纹状;内缘收缩,静止时侧面明显露出腹部,A脉只有1条(2A);多数种类M3脉延伸为尾突,部分种类有2条以上尾突或者无尾突。

凤蝶科名录

巴黎翠凤蝶 Papilio paris Linnaeus

玉斑凤蝶Papilio helenus

大尾凤蝶Agehana elwesi Leech

麝凤蝶Baysa alcinous Klug

白斑麝凤蝶B. polyencteohona Oberthur

褐斑凤蝶Chilasa agestor restricta Leech

小褐斑凤蝶C.epycides agestcrides Frunhstorfer

拟青斑凤蝶Graphium chiron Wallace

同斑凤蝶G.cloanthus Westwood

木兰青凤蝶G.doson axion Felder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