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中文名 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简介 现有教职员工40余人
主管部门 华中师范大学
目录导航

简介

在10余年的创新发展过程中,历任院领导王秋来、翟天山、罗志刚、王芝、董泽芳、徐善堂、刘克顺、朱斌、张芳云等都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也凝结着诸多学者、专家的智慧和汗水。

现有教职员工4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17人,博导、硕导14人。设有两系、二所、三中心、五室,即公共管理系、人力资源管理系、行政管理学研究所、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所、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教育中心、当代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研究中心、湖北省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公共管理教研室、人力资源管理教研室、经济管理教研室、管理文化与管理现代化教研室、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教研究室。学院实行系、室抓教学,所、中心抓科研的运作机制。

“九五”以来,学院全体同仁秉持“允公允能,求实求新”的院训,励精图治,开拓创新,在学科(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院系领导

学院院长由校党委副书记吴晋生兼任,

常务副院长:张立荣

副院长:姚锐敏和徐增阳,

院办公室主任:李相庆。

院党总支书记:邓虹

副书记:马新华

专业组成

学院设有1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4个硕士研究生专业即行政管理、政府管理与电子政务、教育经济与管理、高等教育学专业,1个硕士专业学位点即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1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即政府管理与电子政务博士授予点,3个博士学位授予点研究方向即政治学理论博士点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方向、中外政治制度博士点中国政府与政治方向、教育学原理博士点教育学社会学方向。

科研成果

承担并出色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个,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100余种,在《政治学研究》、《中国法学》、《管理世界》、《中国行政管理》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0多篇。20余项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学院特色

学院不仅与政府有关部门和数十个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社会调研和管理实践基地,而且与美、英、德等国家和地区的教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学院探索和实行了"五位一体"(思想品德+人文素质+专业知识+现代技能+管理实践)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和学生素质教育的"导师制"和技能教育的"多证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专业简介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公共行政及公共经济管理)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民政、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社区管理、环境保护以及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政府职能部门、城市社区机构、大中型企业、公共事业单位和社会中介组织管理工作、政策研究咨询工作和本专业教学、科研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一般管理方法、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能从事公共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

培养对象:四年本科学历,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公共行政管理、公共经济管理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经济学、社会学、公共政策分析、社区工作概论、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财政与金融、货币银行学、公共财务管理、管理定量分析、管理信息系统及计算机应用、经济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社会调查与统计、管理文秘、专业外语。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调查,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区管理机构实习等,一般安排10-12周。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在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从事工商管理学科教学、研究工作的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技能、善创新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培养对象:四年本科学历,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经济学、工商管理

主要课程:管理学、西方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及计算机应用、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薪酬管理、劳动经济学、经济法、劳动法与劳动争议处理、人事测评理论与方法、劳动关系概论、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专业外语。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调查,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中介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实习等,一般安排10-12周。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