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绍翁,南宋诗人,字嗣宗,号靖逸,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叶氏,生卒年不详。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小园不值》,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其他如《夜书所见》写儿童夜挑促织,景象鲜明,反衬出客中的孤寂;《嘉兴界》写江南水乡景色,颇饶风味;《田家三咏》写田家的生活片断,平易含蓄,词淡意远。
《游园不值》黑白插图 作者想进小园去赏花而未能如愿,但心情仍很高兴。因为他看到“一枝红杏出墙来”,凭这可想象到园中的热烈春色。
这首诗能触发人们的联想。“春色”一旦“满园”就“关不住”,“红杏”就要“出墙”向人们展现春光,这种现象使人联想到,一切美好的、生机勃勃的事物是什么力量也压制不住的道理。诗人抓住最鲜明的特点来表现春光,而且在景物的描绘中含寓着哲理,所以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
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这首诗情景交融,千古传诵。诗人去朋友家游园看花,
长满苍苔的路上遍印着诗人木屐钉齿的痕迹,敲了半天柴门,没有人来开。诗人从露在墙头的一枝杏花想象出满园的春色,说园门虽然关得紧,春色却是关不住的啊!
头两句“应嫌屐齿印苍苔,十扣柴扉九不开。”,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但写得很幽默风趣,说大概是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将主人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这是为了给下面的诗句作铺垫。由于有了“应嫌屐齿印苍苔”的设想。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游园不值》诗意图 因游赏受阻而扫兴又得兴,这应该看作是一种精神奇遇。此诗就是记录这种精神奇遇的,它是一首无法成游、却胜于成游的别具一格的记游诗。首句又作“应怜屐齿印苍苔”,这“嫌”字,它似乎在表现园主人闭门谢客、远离尘嚣的清高。“怜”字有情致,高齿的木板鞋(屐,音jī)不避苔滑路僻,去探访春天消息,其锲而不舍的精神是值得怜惜、同情,尽管它吃了“闭门羹,轻拍木编门扇(柴扉,音fēi)而久久不见打开。“嫌”是从推测园主人感情的角度落笔,“怜”则是从探访春色者的游兴的角度落笔。无缘进得园门,游赏的愿望受阻,未免有点扫兴。但扫兴之余惊喜地发现奇遇、奇兴,由一枝红杏出墙,想象着墙内满园春色灿烂夺目,这就把“屐齿游园”转化为“精神游园”了。失望后的意外精神补偿,弥足珍贵。春色在这么一“关”一“出”之间,冲破围墙,溢出园外,显示出一种蓬蓬勃勃、关锁不住的生命力度。
从某些语句上看,此诗点化了陆游的《马上作》一诗:“平桥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不过陆游此作未免平展,有点马上观花,不及叶绍翁之作那么精神专注,在深挚的精神体验和心理波折中,迸发出春光难锁、喜从天降的生命力度,以及情趣盎然的精神哲学的启悟了。可见名家之诗不一定都能省心地成为名作,非名家一旦对生命与诗进行精诚开发,也可能出现奇迹。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柴门虽然不开,满园春色却难以关住,你看一枝红杏探出墙头,不正在向人们炫耀着春天的美丽吗?“关不住”、“出墙来”,简单的几个字,写出的并不仅仅是园中美丽的春色,还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写出了一片春意盎然。尽管主人没有访到,但作者的心灵已经被这动人的早春景色完全占满了!
《游小园不值》这首七言绝句描写了作者游园未遂,红杏出墙的动人情景。表现了春天有压抑不了的生机,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这首诗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切美好的事物,一切充满生命的新鲜事物,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发展,任何外力都无法阻挡。
请看课文《游园不值》教学片断:
师:理解了诗意,诵读了诗文,你对《游园不值》还有什么补充?引发了哪些新的思考?
生:老师,我在网上读过的《游园不值》不是这样的。
师:哦?能读给大家听听吗?
生:《游小园不值》:“应嫌屐齿印苍苔,十扣柴扉九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生:(急切地)老师,编入教材时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修改呢?
师:你真善于思考。同学们来比较一下,都作了哪些修改呀?
生:题目中少了一个“小”字,“嫌”换成了“怜”。
生:还有,“十扣柴扉九不开”改成了“小扣柴扉久不开”。
师:同学们,大家对编者的修改有什么想法呢?
生:我认为还是原来的“嫌”字用得好,因为它直接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生:“怜”和“嫌”都从正面抒发作者对苔藓的情感,但“嫌”字中含着一些怨恨,与下文“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人所抒发的对春色的喜爱、向往和赞美之情不太协调。用“怜”字就不同了。
生:我认为“怜”和“嫌”用得都非常好,我觉得在诗中,诗人“嫌”的并非苔藓,而是“屐齿印苍苔”。
生:“十扣柴扉九不开”中的“十”和“九”用得毫无诗意,还让人觉得诗人敲门过于急切,显得对朋友不够礼貌。
生:对。用了“小”和“久”,可以显示出诗人是一个很有修养的人,尽管敲了很久,但仍然十分耐心。另外与上文的“怜”在表达上很协调。
生:我认为作者敲了许多下门,最后终于有“人”来了,那就是伸出墙外的红杏。它给作者带来了希望,是作者感到了希望。给人以更为强烈的“柳暗花明”之感。所以我觉得诗人用“十”和“九”还是较贴切的。
代表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
平野无山见尽天,
九分芦苇一分烟。
悠悠绿水分枝港,
撑出南邻放鸭船。
叶绍翁
平野无山见尽天,九分芦苇一分烟。
悠悠绿水分枝港,撑出南邻放鸭船。
敬陪直院右史上已后一日西斋之集 。
清时天上诏书稀,曲水从游许布衣。
插羽满浮寒食酒,倚栏同忆故山薇。
碧桃绕观春风静,柔栌摇汀夕照微。
慨想兰亭如昨日,沙鸥飞下钓钱矶。
田家三咏
叶绍翁
田因水坏秧重插,
家为蚕忙户紧关。
黄犊归来莎草阔,
绿桑采尽竹梯闲。
田家三咏
叶绍翁
抱儿更送田头饭,
画鬓浓调灶额烟。
争信春风红袖女,
绿杨庭院正秋千。
叶绍翁
殿号长秋花寂寂,
台名思子草茫茫。
尚无人世团圞乐,
枉认蓬莱作帝乡。
观里韩风子,无心似有灵。
绕廊时自语,扪虱故忘形。
午暴松檐暖,晨餐柏叶青。
客来知有馈,迎笑立中庭。
脱衣命仆洗尘埃,篱落人家未见梅。
出得城门能几步,船头便有白鸥来。
倦身只欲卧林丘,羽客知心解款留。
泉溜涓涓中夜雨,天风凛凛四时秋。
虎岩月澹迷仙路,龙洞云深透别州。
九锁青山元不锁,碧桃开后更来游。
君家灵运有山癖,平生费却几緉屐。
从人唤渠作山贼,内史风流定谁识。
西窗小憩足力疲,梦赋池塘春草诗。
只今屐朽诗不朽,五字句法谁人追。
天台览遍兴未已,天竺山前听流水。
秦人称帝鲁连耻,宁向苍苔留屐齿。
乙庵是渠几世孙,登山认得屐齿痕。
摩挲苔石坐良久,便欲老此岩之根。
吾侬劝渠且归去,请君更学遥遥祖。
遥遥之祖定阿谁,曾出东山作霖雨。
访隐者
开门迎客着山袍,井畔猕猴一树桃。
儿向草间寻落果,妻从墙角过香醪。
旧栽松子今能大,新起茅堂不甚高。
历遍贵游无此味,韭和春雨笋和糟。
访隐者
不作王门梦,来敲隐者关。
童先孤鹤化,云伴一身闲。
碍笋新移路,低墙为看山。
几回松下去,锄得茯苓还。
《赋葛天民栽苇》
叶碍渔舟入,丛分水国宽。
低回藏鹭渚,仿佛钓鱼竿。
荡户和萍送,溪翁当竹看。
所怜如许节,不耐雪霜寒。
种竹成新列,移兰即旧阴。
老铛犹有耳,古柳已无心。
得句添杯满,贪炉到夜深。
篝灯聊点校,春水没衣砧。
五陵年少尽风流,十日安排一日游。
林下幽人差省事,笔床茶灶便登舟。
野塍泉自注,断岸柳空存。
雨霁云开塔,船过犬吠门。
柴扉斜着水,草迳别通村。
翻羡田家乐,盈盈老瓦盆。
门幽缘近寺,官冷未成家。
楼借山为障,风吹水作花。
诗方酬北磵,经又节南华。
闻说新雏凤,宾来解唤茶。
寄赵眉翁二首
两度驰书未报音,温陵尺纸定千金。
多应驿使曾相访,短艇烟波无处寻。
寄赵眉翁二首
君王未肯赐西湖,鸥鹭丛中借地居。
憔悴风姿今钓叟,痴心犹望故人书。
九日呈真直院
秋负吹客客思家,破帽从渠自在斜。
肠断故山归未得,借人篱落种黄花。
鹭
无事时来立葑田,几回惊去为归船。
霜姿不特他人爱,照影沧波亦自怜。
猫图
醉薄荷,扑蝉蛾。
主人家,奈鼠何。
青溪阁
江总能文土,空贻狎客名。
旧基荒草占,废圃野人耕。
古柳无多树,新蝉第一声。
青溪固亡恙,依旧与孤城。
秋日游龙井
引道烦双鹤,携囊倩一童。
竹光杯影里,人语水声中。
不雨云常湿,无霜叶自红。
我来何所事,端为听松风。
赏梅
梅花宜雪犹宜月,水畔山边更自奇。
十四字传和靖后,又传君际五言诗。
石头感古
夷甫诸人者,龟趺已故丘。
但能挥玉尘,不解冠兜鍪。
正朔从江左,经营仅石头。
中原虽可望,不忍上层楼。
送冯济川归蜀
勇唤东吴万里船,皂囊来奏九重天。
一官岂为苏洵冗,诸老宁容贾谊先。
满载月归应有命,便耕云去岂无田。
竹枝歌罢篷窗掩,到此相思倍黯然。
苔钱
家贫地上却钱流,朽贯年深不可收。
若使用之堪买爵,等闲门巷亦封侯。
题孙端甫别墅
幽居地僻少人知,野水春风枳树篱。
检历预寻移竹日,题墙闲记种花时。
堪嗤狡兔须三窟,只学鹪鹩占一枝。
净扫绿苔斟浊酒,邻家吹过野棠梨。
田舍小憩
犬驯迎且吠,儿小笑还啼。
樱熟施鱼网,桑空卧竹梯。
枯枝禽啄折,野草鹿眠低。
屋后登山路,牛栏更向西。
闻顶山徐道人改卜
先生新卜宅,只许白云知。
野蜜和峰割,岩花带蝶移。
坐谙苔石稳,醉忘木桥危。
屋后寒梅放,因风寄一枝。
西湖秋晚
爱山不买城中地,畏客长撑屋后船。
荷叶无多秋事晚,又同鸥鹭过残年。
西溪
一条横木过前溪,村女齐登采叶梯。
独立衡门春雨细,白鸡飞上树梢啼。
仙兴
金书宫殿玉阑干,雪瀑泉飞洞口寒。
日暮仙翁骑鹤去,碧桃花满石棋盘。
烟村
隐隐烟村闻犬吠,欲寻寻不见人家。
只於桥断溪回处,流出碧桃三数花。
野蝶
银为须翅粉为肌,驱役春风不解肥。
桃李上林无分到,可怜却傍菜花飞。
谒半山祠
归去田畴问老农,力行新法竟何功。
已知供佛追前过,尚惜修书谢数公。
塑像难陪夫子壁,古祠谁访觉王宫。
都来二百年间事,燕麦戎葵几度风。
宜对亭
讲罢闲来立矮阑,袈裟衣薄翠光寒。
请师莫起云屏想,只作当年面壁看。
咏先牌
相随万里途,汝岂被名驱。
挂壁疑何用,辞家不可无。
店翁先酒扫,津吏认称呼。
举子无钱刻,惟将□纸糊。
幽居书事
客开双佛塔,水绕数鱼家。
酒剩沾邻里,时平买钓车。
童闲唯伴鹤,树老自成槎。
枕上关心事,侵晨扫落花。
寓居
云补青山缺,琴销白日长。
鸥从雨外没,蛇入树间藏。
客久衣常黑,童蛮发半黄。
萤多邻舍少,此意自凄凉。
寓居
无酒难留客,借书方入城。
洗衣知水落,贪睡畏窗明。
野竹藤缠杀,枯枝草寄生。
十年林下隐,差觉世缘轻。
赞洞宾像
捻吟髭,剑在前。
心中月,天上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