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4月14日,湖南省国民政府为保障和发展战时教育,培养抗战救亡人才,决定创办湖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张陈卿为校长;5月,湖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开始筹建;7月,张陈卿因人地生疏、毫无成果而辞职;8月29日,袁尧民继任校长;9月,袁尧民接收道县城隍庙(原私立宏道中学校址)为校址;秋,湖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正式招生。
1942年9月,湖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以道县衡州会馆为简师部校址。
1943年9月,湖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创办七师附属小学,作为教育实习基地。
1944年8月下旬,因日本侵略军压境,而决定南迁山区坚持办学;9月10日,仓促迁至道县广贤乡第七保土地塘暂避战乱;11月1日,湖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再迁宁远县九嶷山区湾井乡。
1945年,湖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因日本侵略者向中国投降,而决定迁回道县重建。
1946年11月12日,湖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在道县公共体育场举办建校5周年庆典活动,此后学校以这一天为校庆日。
湖南科技学院
1953年2月,湖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奉命搬迁到湘南行政区零陵专区行署所在地零陵[5]。
1953年8月17日,湖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更名为零陵师范学校,改由零陵专区主办,实行省地共管;9月,七师附小也从道县迁至零陵河西唐生智公馆,改称零陵师范附小。
1959年3月,成立零陵师范学院,与零陵师范学校实行一套班子、两种学制的管理体制,零陵师范学院设语文、数学两个系,学制一年,授予大专学历。
1970年12月,零陵地区革命委员会委派工作组进驻原零陵师范学校,负责零陵地区师训班的筹备工作[5]。
1971年5月,零陵地区行署在零陵师范学校基础上创办零陵地区中学师资培训班,分为高师、中师两种班级,高师班培养初中教师,中师班培养小学教师,实行大专和中专两种学制。
1975年8月21日,中共湖南省委批转省教育厅党委《关于省属高等院校到各地筹办分院(校)有关问题的报告》,决定湖南师院在岳阳、零陵两地区各办分院一所[5]。湖南科技学院周边环境示意图
1976年10月27日,湖南省委批准在零陵地区中学师资培训班基础上创办湖南师院零陵分院,开展正式的专科教育;11月,中共湖南省委批准建立“湖南师范学院零陵分院”。
1977年12月,湖南师范学院零陵分院招收了恢复高考制度后的首届新生110名,学制3年。
1978年7月,湖南师范学院零陵分院中师部迁往零陵梁木铺原湘潭大学零陵分校上课。
1979年5月12日,零陵地委同意将湘潭大学零陵分校并入湖南师范学院零陵分院;经中共零陵地委批准,湖南师范学院零陵分院与零陵师范学校正式分家,零陵师范学校搬迁至零陵县中山南路黄溪岭另建新校园,原校址交给了零陵分院。
1980年1月,湖南师范学院零陵分院开始评定专业技术职称;9月,湖南师范学院零陵分院筹办学校学报,定名为《零陵师专学报》;12月,湖南师范学院零陵分院《零陵师专学报》出刊,内部发行[1][5][6]。
1981年7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零陵师范专科学校;11月3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设立零陵师范专科学校。学校实行省地双重领导,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以湖南师范学院零陵分院为基础建校;11月6日,零陵师范专科学校正式启用“零陵师范专科学校”印章。
1982年2月19日,湖南省委任命张祖彩为零陵师范专科学校第一任党委书记;9月7日,零陵地委任命刘坚一为零陵师范专科学校第一任校长、党委副书记,赵国璋为副书记、党委委员,李邦清、周祖盛、陈雁谷为副校长。爱莲湖畔
1987年1月,湖南省委批准零陵师专由正处级建制升格为副厅级建制;12月25日,经国家教委批准,零陵师范专科学校获得举办专科函授教育的资格[5]。
1993年6月2日,零陵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6]。
1998年8月18日,《零陵师专学报》经国家出版局审核,获国内外公开发行。
1999年6月29日,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零陵师专报》转为国内正式公开出版物。
20世纪90年代,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被誉为“全国师范教育改革的一朵奇葩”。
2002年1月9日,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投票表决,零陵师专申办零陵学院获得全票通过[5]。
2002年3月6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为零陵学院,学校是师范与非师范并存的综合性地方院校,实行省市共建管理、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5月22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建立零陵学院、邵阳学院、湖南城市学院、怀化学院的通知》;10月30日,零陵学院第一届班子成立。陈建民为学院党委书记,管天球为党委副书记、院长,谷明光为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唐艳明、欧小松、邓楠为副院长[5]。
湖南科技学院校园环境(2020-2021年)
2004年7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同意零陵学院更名为湖南科技学院;9月1日,正式使用新校名“湖南科技学院”,确定校名简称“湘科院”,英文译名为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英文缩写为HUSE)。
2005年11月22日,确定湖南科技学院校训和校徽,校训为“德才兼备、自强不息”;校徽标志主体由“湖南科技学院”的拼音首写字母“H”和“K”构成“凤”的形象,同时又构成汉字“飞”的意态。
2010年7月19日,制定《湖南科技学院章程》。
2011年2月,永州市委、市政府将“支持湖南科技学院办学,创办综合性潇湘大学”写入“十二五”发展规划[5]。
2017年11月,湖南科技学院入选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第三批)[1][6]。
2019年11月,湖南科技学院高水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6]。
2020年10月30日,湖南科技学院确定生物与医药、电子信息、旅游管理三个硕士专业学位作为新增学位授权点进行申报2020年湖南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7]。
2021年2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湖南科技学院新增1个本科专业并无撤销情况,该校本科专业数量首次达到50个[8]。
校园环境
截至2021年4月,湖南科技学院共建有17个教学学院,50个普通本科专业,成人教育专业35个[1][9];本科教育中工学专业16个占32%、理学专业6个占12%、文学专业8个占16%、经济学专业3个占6%、管理学专业4个占8%、艺术学专业10个占20%、教育学专业1个占2%、法学专业2个占4%[10]。
截至2020年12月,湖南科技学院有全日制在校生总规模为15815人(普通本科生15620、普通预科生195人),夜大(业余)学生117人,函授学生3281人[10];有四批留学生共81人,学生分别来自孟加拉国、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老挝、泰国、越南、津巴布韦等1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1]。
学院名称 |
本科专业 |
---|---|
湖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金融工程、财务管理、统计学 |
湖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 |
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师范)、秘书学、法学、戏剧影视文学、预科班 |
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
湖南科技学院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师范) |
湖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
英语、英语(师范)、日语、商务英语 |
湖南科技学院传媒学院 |
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数字媒体技术、网络与新媒体 |
湖南科技学院理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师范) |
湖南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通信工程、教育技术学(师范)、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湖南科技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
工程管理、土木工程、测绘工程、建筑学 |
湖南科技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
化学(师范)、材料化学、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师范)、食品质量与安全、制药工程 |
湖南科技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
音乐学、舞蹈学 |
湖南科技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
美术学、摄影、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 |
湖南科技学院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 |
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 |
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 |
汉语言文学(专修国学) |
湖南科技学院智能制造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申请中) |
湖南科技学院创新创业学院 |
详情见创新创业学院官网 |
湖南科技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
详情见教师教育学院官网 |
湖南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
详情见继续教育学院官网 |
学院名称 |
本科专业 |
---|---|
湖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金融工程、财务管理、统计学 |
湖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 |
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师范)、秘书学、法学、戏剧影视文学、预科班 |
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
湖南科技学院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师范) |
湖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
英语、英语(师范)、日语、商务英语 |
湖南科技学院传媒学院 |
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数字媒体技术、网络与新媒体 |
湖南科技学院理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师范) |
湖南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通信工程、教育技术学(师范)、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湖南科技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
工程管理、土木工程、测绘工程、建筑学 |
湖南科技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
化学(师范)、材料化学、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师范)、食品质量与安全、制药工程 |
湖南科技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
音乐学、舞蹈学 |
湖南科技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
美术学、摄影、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 |
湖南科技学院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 |
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 |
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 |
汉语言文学(专修国学) |
湖南科技学院智能制造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申请中) |
湖南科技学院创新创业学院 |
详情见创新创业学院官网 |
湖南科技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
详情见教师教育学院官网 |
湖南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
详情见继续教育学院官网 |
截至2020年12月,湖南科技学院有2个“十三五”省级双一流应用特色建设学科、8个校级应用特色学科和3个校级应用特色培育学科[1][12]。
“十三五”省级双一流应用特色建设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13]、中国语言文学[14]
湖南科技学院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打造了5个学科体系: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融合哲学、中国史、民族学、考古学、外国语言文学等学科,打造永州历史文化研究新高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融合政治学、中国史、社会学、哲学、法学等学科,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与发展新阵地;旅游管理学科融合风景园林学、地理学、工商管理、文物与博物馆、公共管理等学科,打造湖南“锦绣潇湘”全域旅游新基地;生物与医药学科融合了生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林学、中药学等众多学科,打造湘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平台;电子信息学科融合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学科,打造电子信息产业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12]。
松园食堂及松园学生公寓
师资概况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1247人,其中,专任教师934人,教授114人、博士248人,正高比12.2%、博士比26.5%。入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湖南省芙蓉学者奖励计划、“湖南省杰青”“湖南省优青”“湖湘青年英才”支持计划、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省级学科带头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近90余人次。[15]
杰出人才
院士:欧阳晓平
海外名师:冯小荣、鲁道夫·吕克曼
省级学科带头人:刘志壮、贡贵训、李钢、杨再喜、林依勤、袁先友、唐艳明、潘剑锋、魏大宽
121人才:尹业师、刘小文、刘志壮、李清泉、杨再喜、张俭民、林依勤、宫彦军、黄渊基、覃佐东、潘剑锋、魏大宽
湖湘青年英才:刘小文、黄渊基、覃佐东
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胡维
教授:王秋霞、文远竹、尹业师、尹向东、孔永红、石循忠、龙运荣、卢桂珍、付喜、乐伶俐、朱文蔚、刘卫柏、刘东升、刘志壮、刘芳、刘根发、刘腊梅、米双山、江建高、孙波、贡贵训、杜平、李仁平、李建盛、李春树、李钟麟、李钢、李常健、李清泉、杨再喜、杨军、杨金砖、杨能山、杨增和、吴海文、何永强、何建军、何智强、何福林、佘国满、余富兆、谷显明、邹林波、沈国强、宋宏福、宋振文、张卫军、张文昭、张京华、张建利、张俭民、张剑、张恒俊、张能泉、张维祥、陈仲庚、陈旭日、林和成、林依勤、林静、欧光川、欧华恩、罗映红、罗恩韬、周飞战、周甲辰、周永卫、周宇剑、周建刚、周基、周新军、周慧玲、郑山明、郑际根、郑银芳、赵雨云、赵艳辉、赵敏、柏春林、钟云萍、钟建华、钟敏、宫彦军、姚灯镇、袁先友、袁学军、聂志成、莫顺斌、夏三鳌、徐大成、徐纯先、唐华山、唐俊、唐艳明、唐森树、唐耀平、黄文、黄光文、黄华丽、彭立威、蒋亚军、曾宝成、谢双明、谢建伟、谢筱冬、谭永宏、翟满桂、潘剑锋、潘雁飞、魏大宽、Ernst Uwe Rudolf Nolting-Hauff
博士:马明、马婧、王小晖、王元生、王先岳、王志刚、王建雄、王秋霞、王高升、王海军、王晚霞、王勤滨、王福民、文远竹、尹业师、邓胜国、龙运荣、付喜、邢容、毕思远、朱文蔚、朱雪芳、刘小文、刘卫柏、刘开建、刘汉民、刘永昌、刘志壮、刘宏宇、刘春梅、刘剑平、刘新征、刘鑫、米双山、阮春晖、孙波、贡贵训、李小武、李仁平、李文艺、李百元、李志兵、李杨燕、李丽民、李其芳、李建盛、李玲、李常健、李鑫、杨再喜、杨建奇、杨晓辉、杨涛、杨频、肖玉林、肖献军、肖新生、吴小平、吴珂、吴修云、吴清华、吴超、邱小艳、何卫民、何永红、何永强、何丽萍、何建军、何建良、何循来、余富兆、谷利民、沈德康、宋燕鹏、张绍时、张能泉、张维祥、张斌、张新吾、张毅波、陆仁强、陈华海、陈善君、林云鹤、林依勤、欧光川、欧嵬、罗文华、罗成、罗恩韬、罗譞、周玉华、周立平、周永卫、周圣文、周芳检、周建刚、周孟战、周绍青、周玲、周基、周新军、周慧玲、郑志远、郎秋蕾、赵全友、赵洪涛、赵敏、胡云超、胡云霏、胡贵华、钟志宇、钟林、段志强、姜红宇、宫彦军、贺业恒、袁立、袁先友、袁志辉、袁岳驷、袁学军、袁霖、高海峡、郭开虎、唐志、唐宏刚、唐俊、唐跃龙、唐雅媛、唐锟、黄光文、黄华、黄国文、黄栋梁、黄崑威、黄渊基、曹志远、曹林艳、龚绍峰、彭立威、彭敏、蒋小平、蒋亚军、蒋恩松、韩国栋、覃佐东、曾飞、曾丽亚、谢双明、谢龙勇、谢建伟、谢智明、蔡保忠、廖云辉、廖旦、熊加全、熊联欢、暴迪、黎永红、薛帅杰、戴昌桥、魏大宽、Luniakina Viktoriia
省级青年骨干教师:王福民、付喜、乐伶俐、朱文蔚、刘小文、刘志壮、刘堃、贡贵训、杜平、杜敏、李年终、李伟、李治章、李钟麟、李常健、李清泉、杨再喜、杨军、杨增和、肖智成、吴俊平、吴清华、邱小艳、何丽萍、谷显明、张能泉、张新林、陈仲庚、陈旭日、林和成、林依勤、欧永宁、欧光川、欧阳金花、周甲辰、周基、郑际根、郑适、郑银芳、屈长青、赵全友、赵雨云、宫彦军、袁先友、袁霖、唐幼铎、唐跃龙、谢欢、谢筱冬、廖宁杰、廖阳、潘剑锋、潘雁飞
外籍教师:George Joshua Harry、Victoria Lunyakina、Moline Rivas Jose Juan、Lorena Delgado、Noel Mammen、Philip Rajesh Ninan Raju、Niwa Miki、Ernst Uwe Rudolf Nolting-Hauff、中土井裕昭、松下明美、久保加壽代、Patterson Ronald、Justin Roche、Cecil Barron Thornton II、Daniel Alderson[16]
截至2021年2月,湖南科技学院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0门省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4个省级特色专业、17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十二五”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十三五”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7个校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校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孵化)基地、1个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1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中心[1][17][18][19]。混凝土结构设计和光学入选2019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选题名单,二维动画制作和导游实务入选程暂缓认定课程名单[20]。
文化墙
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工程[21]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生物工程[22]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英语[23]
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建设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4]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英语语言学导论、数字电路、生物化学[25]
“十三五”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旅游管理[26]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第一批: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化学、生物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旅游管理、音乐学[27];第二批:英语、日语、国际经济与贸易、视觉传达设计、数学与应用数学、土木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制药工程[28]
省级特色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信息工程[21]
精品课程等级 | 名录 |
---|---|
省级(社科类) | 人力资源管理、外国文史、中国古代文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英美文学史及作品选读、导游实务 |
省级(自科类) | 高等代数、基于BIM技术的混凝土结构设计、生物化学 |
省级(艺术学) | 声乐 |
参考资料:[13][14][22][29][30][31][32][33] |
2004年至2016年,湖南科技学院获校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共73项,其中1项国家级一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3项省级二等奖,11项省级三等奖[34]。
2018年至2019年,湖南科技学院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35][36]。
截至2019年10月,湖南科技学院全体教师共出版教材260余部,其中2018年出版社科类教材2部,自科类教材6部[1][37]。
截止2019年12月,湖南科技学院专任教师获国家基金24项,15篇SCI论文进入全球高被引论文;获省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12项。
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地方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创新体系建设研究[34]
2019年,湖南科技学院学生在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办的赛事中共荣获国家级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18项、省级二等奖37项、省级三等奖64项,优秀组织奖2项,团体奖1项,团体三等奖2项,优秀辩手奖1项[10]。
获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时间 | 2006年4月 | |||||
全日制在校学生人数(人)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
14352 | 14524 | 14626 | 14856 | 15149 | ||
专任教师人(人) | 总人数 | 630 | 670 | 731 | 787 | 905 |
博士 | 59 | 62 | 77 | 122 | 240 | |
硕士 | 473 | 527 | 575 | 585 | 594 | |
科研经费(万元) | 1083 | 1209 | 1760 | 4528 | 9307 | |
学校总收入(不含贷款,万元) | 27222 | 27930 | 28634 | 32506 | 47380 | |
近四年获得的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部分) | ||||||
一等奖 | 地方本科院校“三融四促”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2019年 | 旅游管理 | |||
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2016年 | 旅游管理 | ||||
二等奖 | 以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为突破口的“三四五”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2019年 | 生物与医药 | |||
深度融合,多方协同——信息类专业应用型动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2019年 | 电子信息 | ||||
三等奖 | 地方优秀文化涵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 2019年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
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双轮驱动式”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 2019年 | 中国语言文学 | ||||
实施“一二三四五”工程,着力打造未来卓越英语教师 | 2019年 | 外国语言文学 | ||||
转型发展导向下地方院校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与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及教学模式创新 | 2019年 | 生物与医药 | ||||
依托地方资源优势的普通高校旅游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 2019年 | 旅游管理 | ||||
依托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加强地方院校音乐学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2016年 | 音乐与舞蹈学 | ||||
参考资料: |
精品课程等级 | 名录 |
---|---|
省级(社科类) | 人力资源管理、外国文史、中国古代文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英美文学史及作品选读、导游实务 |
省级(自科类) | 高等代数、基于BIM技术的混凝土结构设计、生物化学 |
省级(艺术学) | 声乐 |
参考资料:[13][14][22][29][30][31][32][33] |
获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时间 | 2006年4月 | |||||
全日制在校学生人数(人)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
14352 | 14524 | 14626 | 14856 | 15149 | ||
专任教师人(人) | 总人数 | 630 | 670 | 731 | 787 | 905 |
博士 | 59 | 62 | 77 | 122 | 240 | |
硕士 | 473 | 527 | 575 | 585 | 594 | |
科研经费(万元) | 1083 | 1209 | 1760 | 4528 | 9307 | |
学校总收入(不含贷款,万元) | 27222 | 27930 | 28634 | 32506 | 47380 | |
近四年获得的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部分) | ||||||
一等奖 | 地方本科院校“三融四促”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2019年 | 旅游管理 | |||
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2016年 | 旅游管理 | ||||
二等奖 | 以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为突破口的“三四五”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2019年 | 生物与医药 | |||
深度融合,多方协同——信息类专业应用型动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2019年 | 电子信息 | ||||
三等奖 | 地方优秀文化涵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 2019年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
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双轮驱动式”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 2019年 | 中国语言文学 | ||||
实施“一二三四五”工程,着力打造未来卓越英语教师 | 2019年 | 外国语言文学 | ||||
转型发展导向下地方院校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与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及教学模式创新 | 2019年 | 生物与医药 | ||||
依托地方资源优势的普通高校旅游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 2019年 | 旅游管理 | ||||
依托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加强地方院校音乐学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2016年 | 音乐与舞蹈学 | ||||
参考资料: |
所获荣誉一览 | |
---|---|
全国高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 | 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 |
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 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 |
湖南省文明单位 | 2012-2013年度全国毕业生典型经验高校就业50强 |
湖南省文明高校 | 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项目 |
湖南省党建工作先进单位 | 全国第七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三等奖 |
湖南省文明标兵校园 | 湖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
湖南省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先进高校 | / |
(资料参考[1][38])
所获荣誉一览 | |
---|---|
全国高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 | 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 |
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 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 |
湖南省文明单位 | 2012-2013年度全国毕业生典型经验高校就业50强 |
湖南省文明高校 | 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项目 |
湖南省党建工作先进单位 | 全国第七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三等奖 |
湖南省文明标兵校园 | 湖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
湖南省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先进高校 | / |
湖南科技学院(18)截至2019年10月,湖南科技学院全校教师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70余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项目14项、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项目23项、国家艺术基金3项,获省级以上科研与教学成果奖20余项,全校教师发表学术论文5000余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300余篇,全球高被引ESI论文2篇,出版著作过百部。[1]
湖南科技学院专任教师近5年获得国家基金项目24项,部级科研项目18项;获得省级项目284项,厅级重大重点项目128项。在SCI、SSCI、EI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67篇,CSSCI论文近200篇,其中15篇论文进入全球高被引论文。2019年度CSSCI源刊论文40篇,在全国高校排名为第289位,湖南省同院校中排名第一。出版著作、教材260部,授权专利151项(其中发明专利62项),获省级以上科研奖励10项。
在武连书湖南省教师学术水平排行榜中,湖南科技学院从2015年湖南省排名第21位上升到2020年湖南省排名第16位;在武书连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中,湖南科技学院在湖南省高校中的排名从2016年的第22名上升到2020年的第19名,上升了3位;在校友会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中,湖南科技学院在全国高校的排名从2016年的第480名上升到2020年的407名,上升了73名[39]。
2016-2020年,湖南科技学院共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4项,其他各类省级奖励16项,永州市政府奖14项。SCI、EI论文358篇,CSSCI论文124篇,CSCD论文124篇。ESI高被引论文2019-2020年已位置二本同类同校前列;软科平台国内2019年顶尖成果统计排名中,湖南科技学院有5篇全球热点论文,在全国高校排名393位[40]。
2018年度,湖南科技学院全校教师共在核心期刊发表科研论文48篇,省级期刊发表论文447篇;出版著作25部,古籍整理1部,辑录整理1部,总校1部,合著1部;科研作品在核心刊物发表11处,省级刊物48处;科技成果获市厅级奖励9项[37]。
2018年度,湖南科技学院全校教师共在SCI上发表科研论文60篇,EI4篇,CSCD32篇,北大核心4篇;出刊著作5部,专著6部;申请专利35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37]。
奖励类别 | 获奖等级 | 项目名称 | 获奖人 | 获奖时间 | 支撑学科 |
---|---|---|---|---|---|
农业农村部2016-2018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 | 二等奖 | 湘南丘陵地区毁灭性土传病害综合防控技术示范与推广 | 刘小文 | 2019年 | 生物与医药 |
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农村土地流转理论、机制与方法创新及应用 | 刘卫柏 | 2019年 | 旅游管理 |
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三等奖 | 生态环保和绿色制造产业及其供应链决策优化、技术创新与应用 | 黄渊基 | 2018年 | 旅游管理 |
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三等奖 | 湘南重要经济作物毁灭性土传病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与推广 | 刘小文 | 2018年 | 生物与医药 |
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三等奖 | 银杏叶黄酮和内酯提取技术及其应用 | 何福林 | 2015年 | 生物与医药 |
湖南省自然科学奖 | 三等奖 | 新型多体纠缠态的基础理论及其在量子信息技术中的应用 | 刘春梅 | 2018年 | 电子信息 |
全国古籍出版社年度百佳图书 | 一等奖 | 点校《新元史》(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 | 张京华 | 2019年 | 旅游管理 |
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 | 二等奖 | 点校《庄子义海纂微》 | 张京华 | 2015年 | 旅游管理 |
湖南省第四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 二等奖 | 虚假与真实:大学师生交往关系研究 | 张俭民 | 2019年 | 旅游管理 |
湖南省第四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 三等奖 | 哲学咨询、生命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 黄渊基 | 2019年 | 旅游管理 |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三等奖 | 对话与建构——和谐社会构建中文化与文学热点问题探析 | 邓楠 | 2015年 | 中国语言文学 |
永州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一等奖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传播研究 | 宋振文 | 2015年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永州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二等奖 | 唐宋柳宗元传播接受史研究 | 杨再喜 | 2015年 | 旅游管理 |
永州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二等奖 | 马克思主义东方农民问题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研究 | 谢双明 | 2015年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永州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二等奖 | 周敦颐思想的影响研究 | 周欣 | 2015年 | 旅游管理 |
参考资料: |
名称 | 来源 | 类别 | 时间 | 负责人 | 到账经费 |
---|---|---|---|---|---|
亲水性晶体海绵的设计合成及其在分子结构测定中的应用研究 | 国家自科基金项目 | 面上项目 | 201801-202112 | 欧光川 | 60万 |
密码布尔函数若干前沿问题研究 | 国家自科基金项目 | 面上项目 | 201601-201912 | 王启春 | 64万 |
文化传播视阈下新时代南岭走廊民族 交融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一般项目 | 201907-202312 | 龙运荣 | 20万 |
朝鲜时代《近思录》著述整理与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一般项目 | 201907-202312 | 周欣 | 20万 |
基于与中国文化之关系的佐藤春夫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一般项目 | 201806-202012 | 张剑 | 20万 |
《玉篇》疑难字考释与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后期资助项目 | 201809-201912 | 熊加全 | 20万 |
《四库全书考证》整理与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一般项目 | 201706-201912 | 李花蕾 | 20万 |
东亚濂溪学文献整理与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一般项目 | 201706-201912 | 王晚霞 | 20万 |
大数据时代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 治理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一般项目 | 201706-201912 | 周芳检 | 20万 |
三维线弹性问题自适应弱Galerkin有限元方法 | 国家自科基金项目 | 青年项目 | 201909-202312 | 刘春梅 | 21万 |
肠道分节丝状菌(SFB)鞭毛蛋白FliC3影响宿主特异性黏附机制研究 | 国家自科基金项目 | 青年基金 | 201901-202112 | 陈华海 | 25万 |
基于环丁酮与环丁烯称酮的光诱导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 | 国家自科基金项目 | 青年基金 | 201901-202112 | 李杨燕 | 27.5万 |
二维高频声散射问题中奇异高振荡积 分方程的数值算法研究 | 国家自科基金项目 | 青年基金 | 201801-202012 | 吴清华 | 18万 |
假臭草应答气候变暖的响应机制研究 | 国家自科基金项目 | 青年基金 | 201701-201912 | 刘小文 | 20万 |
抗菌肽Temporin-PTa的改造及其抑菌机理的研究 | 国家自科基金项目 | 青年基金 | 201701-201912 | 覃佐东 | 12万 |
基于三蝶烯结构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及 其在离子传感中的应用 | 国家自科基金项目 | 青年基金 | 201701-201912 | 曾飞 | 20万 |
双线性抛物最优控制问题有限元方法的超收敛性研究 | 国家自科基金项目 | 青年基金 | 201501-201712 | 唐跃龙 | 23万 |
银杏内生青霉菌Gbh217抑制姜瘟病原菌的活性物质分离与鉴定 | 国家自科基金项目 | 应急管理项目 | 201801-201812 | 何福林 | 15万 |
低共熔溶剂/金属协同催化合成杂环及其官能化反应的研究 | 省自科基金项目 | 省杰青 | 201901-202112 | 何卫民 | 50万 |
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实现机制的湖南实践研究 | 省自科基金项目 | 省杰青 | 201901-202112 | 刘卫柏 | 50万 |
参考资料: |
奖励类别 | 获奖等级 | 项目名称 | 获奖人 | 获奖时间 | 支撑学科 |
---|---|---|---|---|---|
农业农村部2016-2018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 | 二等奖 | 湘南丘陵地区毁灭性土传病害综合防控技术示范与推广 | 刘小文 | 2019年 | 生物与医药 |
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农村土地流转理论、机制与方法创新及应用 | 刘卫柏 | 2019年 | 旅游管理 |
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三等奖 | 生态环保和绿色制造产业及其供应链决策优化、技术创新与应用 | 黄渊基 | 2018年 | 旅游管理 |
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三等奖 | 湘南重要经济作物毁灭性土传病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与推广 | 刘小文 | 2018年 | 生物与医药 |
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三等奖 | 银杏叶黄酮和内酯提取技术及其应用 | 何福林 | 2015年 | 生物与医药 |
湖南省自然科学奖 | 三等奖 | 新型多体纠缠态的基础理论及其在量子信息技术中的应用 | 刘春梅 | 2018年 | 电子信息 |
全国古籍出版社年度百佳图书 | 一等奖 | 点校《新元史》(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 | 张京华 | 2019年 | 旅游管理 |
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 | 二等奖 | 点校《庄子义海纂微》 | 张京华 | 2015年 | 旅游管理 |
湖南省第四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 二等奖 | 虚假与真实:大学师生交往关系研究 | 张俭民 | 2019年 | 旅游管理 |
湖南省第四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 三等奖 | 哲学咨询、生命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 黄渊基 | 2019年 | 旅游管理 |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三等奖 | 对话与建构——和谐社会构建中文化与文学热点问题探析 | 邓楠 | 2015年 | 中国语言文学 |
永州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一等奖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传播研究 | 宋振文 | 2015年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永州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二等奖 | 唐宋柳宗元传播接受史研究 | 杨再喜 | 2015年 | 旅游管理 |
永州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二等奖 | 马克思主义东方农民问题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研究 | 谢双明 | 2015年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永州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二等奖 | 周敦颐思想的影响研究 | 周欣 | 2015年 | 旅游管理 |
参考资料: |
名称 | 来源 | 类别 | 时间 | 负责人 | 到账经费 |
---|---|---|---|---|---|
亲水性晶体海绵的设计合成及其在分子结构测定中的应用研究 | 国家自科基金项目 | 面上项目 | 201801-202112 | 欧光川 | 60万 |
密码布尔函数若干前沿问题研究 | 国家自科基金项目 | 面上项目 | 201601-201912 | 王启春 | 64万 |
文化传播视阈下新时代南岭走廊民族 交融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一般项目 | 201907-202312 | 龙运荣 | 20万 |
朝鲜时代《近思录》著述整理与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一般项目 | 201907-202312 | 周欣 | 20万 |
基于与中国文化之关系的佐藤春夫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一般项目 | 201806-202012 | 张剑 | 20万 |
《玉篇》疑难字考释与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后期资助项目 | 201809-201912 | 熊加全 | 20万 |
《四库全书考证》整理与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一般项目 | 201706-201912 | 李花蕾 | 20万 |
东亚濂溪学文献整理与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一般项目 | 201706-201912 | 王晚霞 | 20万 |
大数据时代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 治理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一般项目 | 201706-201912 | 周芳检 | 20万 |
三维线弹性问题自适应弱Galerkin有限元方法 | 国家自科基金项目 | 青年项目 | 201909-202312 | 刘春梅 | 21万 |
肠道分节丝状菌(SFB)鞭毛蛋白FliC3影响宿主特异性黏附机制研究 | 国家自科基金项目 | 青年基金 | 201901-202112 | 陈华海 | 25万 |
基于环丁酮与环丁烯称酮的光诱导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 | 国家自科基金项目 | 青年基金 | 201901-202112 | 李杨燕 | 27.5万 |
二维高频声散射问题中奇异高振荡积 分方程的数值算法研究 | 国家自科基金项目 | 青年基金 | 201801-202012 | 吴清华 | 18万 |
假臭草应答气候变暖的响应机制研究 | 国家自科基金项目 | 青年基金 | 201701-201912 | 刘小文 | 20万 |
抗菌肽Temporin-PTa的改造及其抑菌机理的研究 | 国家自科基金项目 | 青年基金 | 201701-201912 | 覃佐东 | 12万 |
基于三蝶烯结构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及 其在离子传感中的应用 | 国家自科基金项目 | 青年基金 | 201701-201912 | 曾飞 | 20万 |
双线性抛物最优控制问题有限元方法的超收敛性研究 | 国家自科基金项目 | 青年基金 | 201501-201712 | 唐跃龙 | 23万 |
银杏内生青霉菌Gbh217抑制姜瘟病原菌的活性物质分离与鉴定 | 国家自科基金项目 | 应急管理项目 | 201801-201812 | 何福林 | 15万 |
低共熔溶剂/金属协同催化合成杂环及其官能化反应的研究 | 省自科基金项目 | 省杰青 | 201901-202112 | 何卫民 | 50万 |
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实现机制的湖南实践研究 | 省自科基金项目 | 省杰青 | 201901-202112 | 刘卫柏 | 50万 |
参考资料: |
截至2021年3月,湖南科技学院有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8个省市级创新创业平台、13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和基地、1个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2个省科技创新团队、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中心)、3个省科普基地[1][41]。2019年12月27日,湖南省旅游青年专家委员会在湖南科技学院成立[42]。2020年1月2日,中国首个现代农业服务业研究中心在湖南科技学院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揭牌成立[43][44]。
湖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湖南科技学院国学研究所 | 湖南省思想教育与道德文化研究基地 |
湖南省教育科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基地 | 湖南省油茶籽油深加工及油茶林低改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 |
湖南省舜文化研究基地 | 湖南省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 |
湖南省天然有机物精细化与催化合成科技创新团队 | 农业农村部现代农业服务业研究中心 |
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永州市掌望生态农业星创天地 | 湖南省湘南优势植物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
湖南省濂溪学研究基地 | 湖南省李达与马克思主义“三化”研究基地 |
湖南省生物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承接研究中心 |
南岭走廊与潇湘文化研究基地 | 永州市异蛇新型制品开发与利用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 |
湖南科技学院信息技术科普基地 | / |
(截至2020年1月的省级以上机构,资料参考[45])
潇水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 湘南优势植物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
太阳能利用与系统控制协同创新中心 | 计算数学研究所 |
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 电子研究所 |
思想教育与道德文化研究所 | 新农村建设研究所 |
永州方言与女书研究所 | 永州民间文化与瑶文化研究所 |
柳宗元研究所 | 绘画与设计艺术研究所 |
新媒体与社会发展研究所 | 濂溪学研究所 |
高等教育研究所 | 潇湘文旅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所 |
(截至2020年1月,资料参考[45])
湖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湖南科技学院国学研究所 | 湖南省思想教育与道德文化研究基地 |
湖南省教育科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基地 | 湖南省油茶籽油深加工及油茶林低改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 |
湖南省舜文化研究基地 | 湖南省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 |
湖南省天然有机物精细化与催化合成科技创新团队 | 农业农村部现代农业服务业研究中心 |
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永州市掌望生态农业星创天地 | 湖南省湘南优势植物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
湖南省濂溪学研究基地 | 湖南省李达与马克思主义“三化”研究基地 |
湖南省生物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承接研究中心 |
南岭走廊与潇湘文化研究基地 | 永州市异蛇新型制品开发与利用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 |
湖南科技学院信息技术科普基地 | / |
潇水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 湘南优势植物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
太阳能利用与系统控制协同创新中心 | 计算数学研究所 |
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 电子研究所 |
思想教育与道德文化研究所 | 新农村建设研究所 |
永州方言与女书研究所 | 永州民间文化与瑶文化研究所 |
柳宗元研究所 | 绘画与设计艺术研究所 |
新媒体与社会发展研究所 | 濂溪学研究所 |
高等教育研究所 | 潇湘文旅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所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被评为“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柳宗元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特色栏目”。[1]
学报社会科学类常设栏目有文学、政治学、法学、教育学、语言学、艺术等栏目;自然科学类开设数学、物理与电子学、生物与化学、机械与工程、计算机与网络、经济与管理、体育等栏目。该刊突出“地方文化研究与传承”的办刊特色,开设经学·国学研究、舜文化研究、濂溪学研究、柳宗元研究、湖湘稽古、潇湘八景研究、摩崖石刻研究、九疑琴派研究、印度文化研究、民国学术文献存真等栏目。[46]
图书馆(前旧馆、后新馆)截至2020年9月,湖南科技学院图书馆馆藏纸本图书总计114.38万册[10],其中有《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等全套完整的大型古籍丛书。订购中文期刊467种,报纸52种,交流学报及赠阅报刊600余种。购买中国知网、超星读秀知识库、爱迪克森网上报告厅、国道数据特色专题外文数据库、博看移动云阅读平台、方正地方志6种电子资源。此外,还有湖南省高校数图中心团购电子资源28种,包括EBSCO综合学科学术文献数据库-ASP/BSP、新华在线道琼斯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自建永州地方文化特色数据库“潇湘文化专题网”,涵盖舜文化、柳文化、理学文化、瑶文化与女书文化、潇湘讲坛、古籍与碑刻等主题。[47]
2018年5月21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一级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应邀至湖南科技学院交流座谈并为该校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师生作学术报告[48]。
2019年12月27日至29日,湖南省旅游学会、湖南科技学院、《经济地理》杂志社在湖南科技学院举办“潇湘文旅论坛”湖南省旅游学会青年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经济地理》优秀青年作者发展论坛[42]。
会议名称 | 时间 | 参会人数(境外人数) |
---|---|---|
全国有机超分子化学学术研讨会 | 2019年3月 | 40人(3人) |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文化育人高端论坛 | 2018年12月 | 130人 |
第四届湘语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8年11月 | 60人(10人) |
湘漓文化研讨会 | 2018年10月 | 60人 |
湖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二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研讨会 | 2018年11月 | 60人 |
第二届南方官话学术研讨会 | 2017年11月 | 80人(12人) |
周敦颐诞辰10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7年6月 | 200人(10人) |
南岭走廊论坛会议 | 2016年12月 | 70人(3人) |
中国永州第二届湘漓文化学术研讨会 | 2016年1月 | 260人(3人) |
依法治国与舜文化研讨会 | 2015年10月 | 100人(5人) |
参考资料: |
报告名称 | 会议名称及地点 | 报告人 | 报告类型 | 报告时间 |
---|---|---|---|---|
Effect of Batchelor Flow on Caffeine and Maleic Acid Stoichiometrically Diverse Cocrystallization | 12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f the Crystal Growth of Organic Material(英国利兹大学) | 李尊华 | 大会报告 | 2016年6月 |
环境友好介质催化/促进的有机合成反应 | 第十七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甘肃兰州) | 何卫民 | 分会报告 | 2018年8月 |
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与居民减贫关联研究——基于民族八省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 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甘肃兰州) | 黄渊基 | 大会报告 | 2018年10月 |
以土壤熏蒸处理技术为核心的综合治理技术体系 | 第九届土壤与基质消毒国际研讨会(IX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oil and Substrate Disinfestation)(希腊) | 何福林 刘小文 袁志辉 | 分会报告 | 2018年9月 |
周敦颐思想的特色及其在湘学史上的地位 | 周敦颐诞辰10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湖南永州) | 张京华 | 大会报告 | 2017年6月 |
永州方言“晓了”的语法化 | 第四届湘语国际学术研讨会(湖南永州) | 贡贵训 | 大会报告 | 2018年11月 |
“舜帝南巡”影响下的家国情怀与担当精神——湘漓文化特质再谈 | 第二届湘漓文化研讨会(湖南江华) | 陈仲庚 | 大会报告 | 2016年1月 |
柳宗元散文与骈文论略 | 中国唐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广西桂林) | 翟满桂 | 大会报告 | 2016年9月 |
论《孝经》的孝道养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 第2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山东曲阜) | 潘剑锋 | 分会报告 | 2018年4月 |
研究南岭走廊文化特点,助力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6年年会(山东烟台) | 潘雁飞 | 分会报告 | 2016年10月 |
参考资料: |
会议名称 | 时间 | 参会人数(境外人数) |
---|---|---|
全国有机超分子化学学术研讨会 | 2019年3月 | 40人(3人) |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文化育人高端论坛 | 2018年12月 | 130人 |
第四届湘语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8年11月 | 60人(10人) |
湘漓文化研讨会 | 2018年10月 | 60人 |
湖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二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研讨会 | 2018年11月 | 60人 |
第二届南方官话学术研讨会 | 2017年11月 | 80人(12人) |
周敦颐诞辰10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7年6月 | 200人(10人) |
南岭走廊论坛会议 | 2016年12月 | 70人(3人) |
中国永州第二届湘漓文化学术研讨会 | 2016年1月 | 260人(3人) |
依法治国与舜文化研讨会 | 2015年10月 | 100人(5人) |
参考资料: |
报告名称 | 会议名称及地点 | 报告人 | 报告类型 | 报告时间 |
---|---|---|---|---|
Effect of Batchelor Flow on Caffeine and Maleic Acid Stoichiometrically Diverse Cocrystallization | 12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f the Crystal Growth of Organic Material(英国利兹大学) | 李尊华 | 大会报告 | 2016年6月 |
环境友好介质催化/促进的有机合成反应 | 第十七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甘肃兰州) | 何卫民 | 分会报告 | 2018年8月 |
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与居民减贫关联研究——基于民族八省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 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甘肃兰州) | 黄渊基 | 大会报告 | 2018年10月 |
以土壤熏蒸处理技术为核心的综合治理技术体系 | 第九届土壤与基质消毒国际研讨会(IX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oil and Substrate Disinfestation)(希腊) | 何福林 刘小文 袁志辉 | 分会报告 | 2018年9月 |
周敦颐思想的特色及其在湘学史上的地位 | 周敦颐诞辰10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湖南永州) | 张京华 | 大会报告 | 2017年6月 |
永州方言“晓了”的语法化 | 第四届湘语国际学术研讨会(湖南永州) | 贡贵训 | 大会报告 | 2018年11月 |
“舜帝南巡”影响下的家国情怀与担当精神——湘漓文化特质再谈 | 第二届湘漓文化研讨会(湖南江华) | 陈仲庚 | 大会报告 | 2016年1月 |
柳宗元散文与骈文论略 | 中国唐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广西桂林) | 翟满桂 | 大会报告 | 2016年9月 |
论《孝经》的孝道养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 第2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山东曲阜) | 潘剑锋 | 分会报告 | 2018年4月 |
研究南岭走廊文化特点,助力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6年年会(山东烟台) | 潘雁飞 | 分会报告 | 2016年10月 |
参考资料: |
湖南科教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人文交流经世项目”首批“经世国际学院”入选院校;与永州市共同举办国台办立项的两岸青年大学生文化交流项目,与菲律宾莱西姆大学共同举办“中菲高校国际文化周”项目入选为湖南省教育对外开放的典型案例[11]。
截至2021年3月,湖南科技学院已与美国、德国、英国、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澳大利亚等32所国(境)外高校开展教育合作[1],有8位外籍专家在校任教[1]。2016-2020年,湖南科技学院招收留学生81人,学生分别来自孟加拉国、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老挝、泰国、越南、津巴布韦等1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依培养层次分为学历生和语言生两类,以语言生为主[11];另有赴境外交流访问学生人数为153人。
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名称 | 合作对象 | 合作时间 |
---|---|---|
软件工程专业教师培训项目 | 美国芳邦大学 | 201708-201710 |
委托培养博士项目 | 菲律宾莱西姆大学 | 201803-202103 |
创新创业教育合作项目 | 英国南安普顿索伦特大学 | 201503-201506 |
计算机专业教师培训项目 | 美国尼亚加拉大学 | 201605-201710 |
“一带一路”交流生项目 | 马来西亚城市大学 | 201807-202307 |
校际学生交流项目 | 美国佛罗斯堡州立大学 | 201512-201812 |
中韩学生交流项目 | 韩国亚洲大学 | 201604-202104 |
日语专业学生交流项目 | 日本亚细亚友之会日本语学院 | 201209-202012 |
校际学生交流项目 | 日本长崎外国语大学 | 201209-202006 |
校际日语专业学生交流项目 | 日本福冈学院 | 201810-202310 |
参考资料: |
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名称 | 合作对象 | 合作时间 |
---|---|---|
软件工程专业教师培训项目 | 美国芳邦大学 | 201708-201710 |
委托培养博士项目 | 菲律宾莱西姆大学 | 201803-202103 |
创新创业教育合作项目 | 英国南安普顿索伦特大学 | 201503-201506 |
计算机专业教师培训项目 | 美国尼亚加拉大学 | 201605-201710 |
“一带一路”交流生项目 | 马来西亚城市大学 | 201807-202307 |
校际学生交流项目 | 美国佛罗斯堡州立大学 | 201512-201812 |
中韩学生交流项目 | 韩国亚洲大学 | 201604-202104 |
日语专业学生交流项目 | 日本亚细亚友之会日本语学院 | 201209-202012 |
校际学生交流项目 | 日本长崎外国语大学 | 201209-202006 |
校际日语专业学生交流项目 | 日本福冈学院 | 201810-202310 |
参考资料: |
2018年10月18日至21日,湖南科技学院承办了2018“猎豹汽车杯”首届中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大赛暨第九届亚洲机器人锦标赛VEX中国选拔赛,大赛共有来自北京、广东、湖南等21个省市自治区425支队伍参加,参赛人数达1673人[49]。
截至2019年11月,湖南科技学院已与湖南师范大学建立战略合作框架[50],与湖南农业大学建立合作发展关系[51],与湘潭大学建立对口支援关系[52];与零陵区人民政府共建永州市第九中学和杨梓塘小学两所实验学校[53]。
2020年6月23日,湖南科技学院与永州市零陵区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共建芙蓉学校(杨梓塘小学),该小学位于湖南科技学院与永州市工商职业中专之间,总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设计规模30个教学班,1350个学位,预计2021年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54]。
2020年11月19日至11月25日,湖南科技学院承办了由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体育局主办的“2020年湖南省大中学生武术与跆拳道比赛”;大赛包括武术和跆拳道2项赛事,共94支代表队894名运动员参加比赛[55]。
湖南科技学院3D示意图
详细资料查阅[56]
校园标识
湖南科技学院校徽为圆形图案,上方是毛体学校中文名称,下方是学校英文名称,中央主体由凤凰、书籍和“K”字母元素构成的图案组成。[57]
湖南科技学院校旗为蓝底白字,校徽和学校中英文名称位于旗面中间位置。[57]
湖南科技学院是“德才兼备,自强不息”。[56]
校训校歌
《潇湘之歌》
群力词
唐孟冲曲
肩负时代重任胸怀青春信念
群英荟萃在潇湘校园永远永远是春天
德才兼备自强不息学无止境气有浩然
无论潮起潮落千回百转潇湘总是奔流在发展的前沿
舜德薪火相传柳学流长源远
地灵人杰育英才潇湘为我为我展新颜
科教创新敢为人先春华秋实饮水思源
无论海角天涯星移斗转潇湘总是我们永恒的眷恋[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