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迅速壮大起来,崛起的工厂主于1832年议会改革中,在工人阶级的帮助下,从土地贵族和金融资产阶级手中取得了一定的政治地位。但是他们抛弃了工人阶级,工人阶级在议会改革中一无所得,仍然被排斥在政治生活之外,于是工人阶级自发组织起来开展了争取普选权,改善自身劳动和生活条件的运动。
1836年,为了争取自身的合法政治权利,英国工人成立了伦敦工人协会。并于1837年向国会提交了一份请愿书即《人民宪章》,提出了废除议会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的普选权要求,匿名投票,选区平等等政治诉求,请愿书公布后,英国的成年男性在请愿书上签名的就有125万人。第一次请愿活动由于发生了暴力事件而遭到英国政府镇压,请愿书本身内容没有得到英国政府的正面回应,第一次请愿活动不了了之。
1840年7月,各地的工人代表为了推动《人民宪章》的实施,在曼彻斯特成立了全国宪章派协会,协会在全国各地设有几百个分会,成为近代第一个工人政党的萌芽。
1842年5月2日,在全国宪章派协会的组织下,第二次请愿活动爆发,除了第一次请愿活动的政治诉求外,工人们还提出了改善工作环境,降低工作时长的经济诉求,第二次请愿书有300万人(约占英国成年男子的一半)签名,这次的声势更为浩大,但是由于缺乏强而有力的领导,宪章派主要领导人也被英国政府趁机逮捕,第二次的游行、罢工运动失败。
1848年,在欧洲革命的影响下,英国宪章运动再次掀起,英国主要城市如伦敦、曼彻斯特等地的工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4月10日,近15万工人集会向国会递交请愿书,但是遭到英国军警的镇压,同时国会宣布拒绝接受请愿书,英国政府强行下令解散全国宪章派协会。英国工人宪章运动彻底失败。
宪章运动彻底失败,但是宪章运动锻炼了一批工人群众,运动的参加者将民主思想进一步传播,为后来的工人运动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宪章运动标志着英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列宁指出英国的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宪章运动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以后国际工人运动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对马克思、恩格斯建立科学共产主义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宪章派的斗争虽然失败,当时工人阶级的斗争也迫使资产阶级政府工人群众作出一些让步,极大地鼓舞了各国的无产阶级为争取民主权利而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推进了欧洲民主政治的进程。
(本词条内容由搜狗四史百科编委会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