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第一部分为四章:婆罗门的儿子、和沙门在一起、迦泰玛、觉醒;第二部分为八章:卡玛拉、和儿童似的人在一起、僧娑洛、河边、渡船夫、儿子、喳、戈文达。作品描写一个婆罗门贵族青年寻求人生真谛的一生,他从锦衣玉食到游方为僧,又从骄奢淫逸到摆渡济世,最终悟道成“佛”。
主人公席特哈尔塔出生于一个宗教气氛浓郁,家境优越的印度婆罗门家庭。少年时,他就想冲破家庭的传统,不愿从事父亲希望他继承的宗教事业。自此,他离开家,开始闯荡世界。在这一过程中,他经历了不同的宗教学说,也尝试过世俗的生活。最终在一位渡船人的引导下,席特哈尔塔在一条小河的河水中看到了自我,他按照自己内心的声音找到了绝对的自己,最终找到了通往内心之路。
《席特哈尔塔》始写于1919年,1920年在瑞士《新论坛》杂志发表了迅速写就的第一部分,受到好评,作者自己却因对东方思想缺乏深刻理解而写不下去,除了在容格医生处接受心理治疗外,又再度到古老印度和中国的精神世界去汲取营养(包括受到罗曼·罗兰和自己的表兄日本学家威廉·龚德尔特的帮助),几近3年后才于1922年完成第二部分。
小说一出版立即引起世界范围的注意,迄至1977年,已有34种语言的译本,印度甚至出版了12种方言的译本,在美国,单行本印数也突破了300万册。在日本,除普通版本外,还出了多种廉价本,不论在50年代、60年代、还是70年代,都处于各类畅销书的领先地位,这在日本是比较罕见的。
《席特哈尔塔》中的“佛”不是单纯的宗教迷信形象,“道”也不是单纯的退避出世思想,而是一个现代欧洲人独创的、象征性的理想精神境界,它棵合了基督、佛、道的精神,超脱时间和空间,其规律是:从完全主观的追求“我”开始,历经人生的崎岖和波折,逐渐转移到绝对的客观—“我”的全部消失—为结束。作者笔下的理想境界既是一种美学世界,又是一种伦理观念,要求人们摆脱“小”我,而融于“大”我之中。海塞的理想境界虽属乌托邦,却以其不倦的追求精神闪烁出炽热的光芒。诚如海塞所说,并非人人都能成为伟大的思想家,但人人经过努力都可以成为自己所希望的“人”。
赫尔曼·黑塞(Hesse Hermann,1877-1962),原籍德国,1923年入瑞士籍,以后长期在瑞士隐居乡间。他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其代表作《荒原狼》曾轰动欧美。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了一个范例”,获诺贝尔文学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