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许地山在逝世前一年于《大公报》连载的13篇议论文章,涵盖宗教、文物、语文三个领域。宗教部分主要论述儒、儒学、儒教之间的关系;医学和道教的关系;宗教对妇女的态度等问题。文物部分既有对器物、制度等的考证,对礼俗的议论,也有对香港考古工作的记述。语文部分除《国粹与国学》这篇文章外,主要讨论的是汉字改革问题。《国粹与国学》则提出了作者对"国粹"的定义,并讨论了国学的价值和路向等问题。
许地山所著的《国粹与国学》收录了许地山在逝世前一年于《大公报》连载的13篇议论文章,涵盖宗教、文物、语文三个领域。宗教部分主要论述儒、儒学、儒教之间的关系;医学和道教的关系;宗教对妇女的态度等问题。文物部分既有对器物、制度等的考证,对礼俗的议论,也有对香港考古工作的记述。语文部分除《国粹与国学》这篇文章外,主要讨论的是作者受到当时汉字拼音化运动的影响,认为汉字应该改革的问题。《国粹与国学》提出了作者对“国粹”的定义,强调要区分“粹”和“渣”,并讨论了国学的价值和路向等问题。
周序
宗教
原始的儒、儒家与儒教
医学与道教
宗教底妇女观
文物
大中磬刻文时代管见
清代文考制度
香港考古述略
礼俗与民生
猫乘
语文
中国文字底命运
青年节对青年讲话
拼音字和象形字的比较
国粹与国学
中国文字底将来
许地山把有没有功用和国粹联系了起来,而且侧重物化的文明型态方面;《国粹与国学》就是他逝世的前年所写,《大公报》为之连载。许对国粹问题发言,他讲的肯定不是外行的意见。他没有完全否定“国粹”词,但学理和事实上的保留态度昭然可见。他强调要把“粹”和“渣”分别开来,再把“粹”和“学”分别开来……许地山也许说对了,是否仍然活着还真的是构成“国粹”的一个要件。
——刘梦溪